变态杀人狂也有“巨婴”心理

“”中国人的情感模式都是在找妈,而我们90%的爱与痛,都和一个基本事实有关——大多数成年人,心理水平是婴儿。”

最近,一则新闻着实震惊到了我:上海一名29岁的丈夫杀妻藏尸3个月,并每天若无其事地掩饰,甚至每天按时下楼遛狗。

变态杀人狂也有“巨婴”心理_第1张图片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剧照

凶手看似俊朗的外表下,却隐藏着一颗冰冷毒辣的心,不少人想问: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能够在杀妻之后依然保持冷静,正常生活?

01 杀戮带来的情感体验

杀人者杀人也许是一时冲动,也许是蓄谋已久。但都是心理崎岖和病态的表现。

新闻里的凶手和被害女子结婚将近一年,其间表现给外界的感觉一直都是携手相依,显得非常恩爱。

在家庭琐事的纠纷中,凶手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杀害了妻子。随后,不仅没有认罪伏法,反而假扮活人和妻子的亲人朋友继续联系。

凶手的杀人之初是愤怒,而当愤怒平息后,也渐渐演化为情感淡漠,而这种感情通常表现为对常人的痛苦和悲伤无动于衷,言语声调平淡。

1994年的卢旺达大屠杀中,三个月的时间胡图族人杀死了近100万的图西族人,凶器是一些大砍刀跟狼牙棒。

这场屠杀手段残忍,其中有一位凶手回忆了她是怎么样杀死一个小女孩的。她说既然她的父母都死光了,我也只好把她解决了,要不然留下她会更痛苦,这也是为她好。在这场屠杀中,还有大量的轮暴和违背伦理的事件。

也就是说,在凶手的充血的眼中,并不会顾及死者家属的感受,因为杀戮的行为能够带来宣泄式的快感,就像你坐过山车、蹦极一样,身体会得到极大的释放和满足。而满足和释放之后,留下的就是无尽的空虚和冷漠。

02 良知功能退化或未发育

按照心理学的说法,通常认为这群人属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也叫病理型人格障碍。也就是他们的“良知功能”发育不好。

良知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人体的功能,它的发育起点始于3岁左右,你的父母、你的老师会教导你什么叫做伦理道德,要学会诚实守信明理,将来学会做个对国家有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等等。

这让我想起了那个经典的故事: 刑场上,儿子有一个最后的愿望,要和母亲说句话。母亲走上前来,凑近儿子身边。儿子一伸嘴,咬掉了母亲的耳朵,说:“当初要不是你的溺爱纵容,我也不会有今天!”

所以,正常人因为受到了良知教育,杀人后一般会产生内疚和痛苦的情绪,这也是为什么战争在开始前都会有战前动员,也就是给你足够的理由,克服心理障碍,从而轻而易举地接受杀人这件事。

而对于偏激的杀人犯来说,他们本身缺乏良知教育,因此杀人后很难产生内疚和罪恶感。

03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巨婴”

有一些反社会型人格的人,甚至更像是心理退化的“巨婴”。

童年时,为了获得父母的关爱,肆意的摔打物品和大声吵闹;

成年后,一旦情感的需求得不到足够的满足,稍有不满就会怒言行暴,要求别人对自己的意见绝对服从,在生活上需要别人处处照顾自己。

巨婴心理就是病态的自恋人格,《巨婴国》的作者武志红也认为,我国“巨婴遍地”的事实,正是传销、邪教和各种稀奇古怪组织能够轻松成功的基础。

如果按照成人的标准去看小孩子,所有的小孩子都是变态的。

比如1岁以内的小孩子,他们最快乐的事情就是不断地吃东西,无论这个东西能吃还是不能吃,他都会塞到嘴里去,他会把喜欢的东西吞掉、消灭掉,他才觉得自己拥有了这样的东西,而成人不是。成人看到喜欢的东西不一定选择毁灭才能拥有。

在杀人中宣泄愤怒和获得快感的人,其心理状态都停留在了人类原始的发展阶段,这种人就像是“侏儒”,虽然年龄在长大,但内心始终和侏儒患者的身体一样,像个小婴儿。

说白了就是,他觉得自己才是实实在在的宝宝。

你可能感兴趣的:(变态杀人狂也有“巨婴”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