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职场高手是怎样炼成的?做更少但更好的事!

作者 | 双儿读书屋

来源 |双双说(ID:shuangshuangshuo)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职场高手是怎样炼成的?做更少但更好的事!_第1张图片

小娜是一名33岁的俩宝妈,最近心情很不好,非常迷茫。毕业十年发现自己无一技之长,考了自考,因为现在单位招聘的条件要求全日制本科。想考研,白天上班,晚上带孩子根本不能全身心的学习,好多人又说考了也没用,马上就到35岁职场瓶颈期,等念完毕业好多单位都不要了。


上有老下有小,不敢盲目跳槽,但是现在的工作岗位做的心累。看到身边的朋友同学发展得好,感觉自己太失败了。


“35岁职场危机”是很多人正在经历或即将面临的一大难题。其实陷入这一职场危机的关键在于我们不懂职场规划,不知道晋级为职场高手所必备的技能和品质,不知道如何打造自己的职场竞争力。


《你的生活有什么可能》是一本特别适合像小娜这样在职场中迷茫和无方向感的人读的书,书中有很多职场高手成长的故事以及成为职场高手的方法和理论。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职场高手是怎样炼成的?做更少但更好的事!_第2张图片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作者古典,著名生涯规划师,新精英生涯创始人。



成为职场高手是有一整套方法的,普通人也可以通过学习、练习来升级,下面就开启我们今天的升级之旅吧!


01

 

高手有哪些特征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中职场高手的定义是:在高价值区持续做正确的事,找到‘更少但是更好的事’。


那么什么是“在高价值区持续做正确的事”呢?湛庐文化创始人韩焱老师讲述自己修炼能力的故事能给我们想要的答案:


我在大三实习的时候加入了世界上最大的出版集团,也是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国际出版公司-Simon&Schuster公司。当时Simon&Schuster公司在中国,只有一个半员工,我算那半个。


当时我要到北大清华去拜访教授,要去和各大出版社谈判版权,同时,公司前台和办公室小妹也是我。


那段时间很辛苦但也是我成长最快的一个阶段。公司会教我们一些当时很难学到又非常重要的软技能,比如:如何接电话、如何写商务信件、怎么谈判,甚至是商务礼仪等。


公司会安排美国的签约作者、美国总部的著名编辑们来给中国同事做培训,传授的都是我所欠缺的东西,比如编辑素养、出版通识、设计审美等。短短几年,我和国内500多家出版社的社长、总编都接触到了。


最初的“打杂”工作经历,为韩焱老师成为国内最专业的商业图书出版公司创始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进入职场后,要把眼光放长远些,注重在工作中积累经验、磨炼技能,《远见》一书中提到,在职业的初期我们要尽快找到自己的甜蜜区,培养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可迁移的技能,为今后成为职场高手积蓄燃料。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职场高手是怎样炼成的?做更少但更好的事!_第3张图片


02

为什么普通人想要成为高手那么难?



在职场中成为独挡一面的高手,在公司裁员、降薪时没有涉及到我们自己,这样的机会想想都令人激动,可是为什么大多数人迈不进高手的行列呢?我觉得可以总结成以下三点:


1、心浮气燥,做事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小刚大学毕业来到一家单位,他决心积极表现一番,以给领导和同事们留下非常好的印象。于是,他每天提前到单位打水扫地,节假日主动要求加班,领导布置的任务有些他明明有很大的困难,也硬着头皮一概承揽下来。


本来,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人积极表现一下自我是无可厚议的。但问题是小刚的此时表现与其真正的思想觉悟、为人处世的一贯态度和行为模式相差甚远,夹杂着“过分表演”的成分。


因而就难以有长久的坚持性。还没过一个月,小刚水也不打了,地也不拖了,还经常迟到,对领导布置的任务更是挑肥拣瘦。结果,领导和同事们对他的印象由好转坏,甚至比那些刚开始来的时候表现不佳的青年所持的印象还不好。


这就是典型的“阿伦森效应”,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小刚由于自己的表现不当造成了他人对自己印象不良方向的逆转。这不仅影响同事之间的关系,更增加了他成长的的阻力。失败往往不是因为你不够努力,而是因为你不够坚持,当你放弃了坚持的时候,生活也放弃了你。


2、工作中不敢承担责任


“我不会啊”“我不知道”这是工作中小于的口头禅,小于平常工作也算尽心尽力,但就是一点不敢承担责任,生怕老板、同事指责她一句。工作5年的她,至今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向领导请示,自己不敢拿一点主意。最近公司裁员,小于成了其中的一员。


像小于这种工作中没有担当的人,不仅自己累,老板也觉得累。


3、常怨,工作中消极情绪太多


工作中遇到一点事,就不停地抱怨,觉得对自己不公平。这些人就是负面情绪的制造机,老板当然对你不会有好印象,你就会觉得更不公平,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自己不高兴,老板对你不满意,升职加薪无望不说,随时面临被裁的风险。


03

成为高手的方法

 


我们羡慕高手的游刃有余,想要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究竟需要怎么做呢?


一、做事极致


不论做什么事、干什么工作,我们不能只想着做完就OK了,我们要做就做到极致,做事极致才能让你在行业内、领域中脱颖而出。那么怎样才算做事极致呢?


《墨菲定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很好地诠释了“做事极致”:


1943年,约翰逊创办了美国的《黑人文摘》,他为了扩大杂志的发行量,想要邀请罗斯福总统的夫人——埃莉诺帮忙写宣传文章。他给埃莉诺写了无数封诚恳的信,每次得到的回复都是“很忙,没有时间。”


约翰逊一直坚持写,每一封信都比上一封言辞更诚恳。直到罗斯福夫人因公出差到约翰逊所在的芝加哥市,约翰逊听说后,连忙给罗斯福夫人发了一份电报,请她在芝加可逗留期间,给《黑人文摘》撰写文章。罗斯福夫人终于答应了邀请。


这个消息一传出,《黑人文摘》的发行量骤增,从过去的一个月两万份增加到15万份。后来,约翰逊开始经营书籍出版、广播电台和妇女化妆品等事业,成为远近闻名的企业家。


正如《法华经》中“功不唐捐”所言:“你付出的努力和功德,从来不会白白地付出,终有一天,会回到你身上来。”通俗地说:“如果你不知道要去哪里,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手头事情做到最好,因为现在连接着未来。”


拿到一项工作任务,我们先不要急急忙忙去做,先想一想如何才能把它做好,领导想要什么效果,你要达成什么目标。有了这些思考后,你就会把每个细节、问题处理好,会去不断地解决问题,得到更好的结果。


没有人的成功是光靠简单的重复就能实现的,认准一件事,努力做到更好,在一次次更高要求下你成长的速度会不断累加。种下做事极致的因,才能收获极致硕果。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职场高手是怎样炼成的?做更少但更好的事!_第4张图片

 

二、整合资源,是成为高手的重要能力

 

整合这个词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但是真正会用的人却很少。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是如何整合各种资源,成为管理领域高手的。


彼得﹡德鲁克是一个典型的终生学习者,一辈子做咨询、教书和写作.1946年之前,他是一名哲学和商学院的教授,在很多公司和银行任顾问。他把自己的经验整理成一本书发表,引起了当时美国最核心、成长最快的大企业-通用公司的关注。通用邀请他做了两年的咨询。


他在通用一边做咨询,一边在商学院继续讲课,把自己在咨询中获得的是非题思路讲出来。他把这些讲稿汇集成书,开创了管理学派,写了《管理的实践》,此书一出版,就帮彼得﹡德鲁克吸引了一个更大的咨询方-美国政府。德鲁克开始帮很多政府组织、更大的机构去解决他们的管理问题。


彼得﹡德鲁克就是不断地用咨询-讲课-写作整合自己的感悟和人脉,迁移到更大的圈子渐渐形成了一通百通之势,奠定了自己在管理学派无人可比的地位。


通过不断地修炼、迁移和组合,在最适合自己的领域,形成独特的竞争力,这就是整合能力的最佳体现。


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我们总表现的自己完全就是个新手。事实未必如此,上一份工作的许多宝贵经验完全能够为你所用。把新旧经验整合在一起,不断向更高的方向努力,你也可以成为更有能力的人。



三、坚守能力圈,“少即是多”



“股神”巴菲特有一条重要的投资准则,就是“不懂的不碰”,通俗的讲就是坚守能力圈,只去投资那些他能看得懂的公司。这一点在职场中也同样适用,把那些自己熟悉的、会干的工作做好,再去寻求向上发展,你的职业之路才能越走越宽。


中国有句古话说“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我们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时间用在哪里,决定了你是谁


这就是坚守能力圈的精髓所在,不在多而在于精。各领域的高手成长之所以快,也是因为他们深谙此道,坚持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


04

总结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对于高手做事的评价非常讨喜:


什么都不想,全力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做到更好,做到极致的好,然后总有一天会有回报。或者回报也不重要,当你全心投入,这过程就值回票价,回报只是个惊喜。


高手总是在对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与时间做朋友。晋级高手之路可能是荆棘密布的,但这一过程中的成长、成就感会让我们愿意前行。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职场高手是怎样炼成的?做更少但更好的事!_第5张图片

愿每一个奋力前行的你,都能在高手之路上越走越稳!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如果你觉得文章不错,动动小手关注+转发让我看到哦!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职场高手是怎样炼成的?做更少但更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