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书大概是为了不在朋友圈转发心灵鸡汤

前段时间读了一些书,有了一些感悟,迫切的想与人分享,于是加了一个群。

里面的小伙伴都挺有意思的,聊天的内容从琴棋书画到诗词歌赋,从佛家道家到康德尼采,还夹杂着各类小说。

能够有条件在描述自己思想的同时,吸取别人的人生经验、读书总结,委实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

某天下午,一位群友突然发问:“你们是为什么读书呀?”

是呀,读书是为了什么呢?

小时候,父母送我去读书,是因为周围的小朋友都去读书了,因为读书可以考大学,因为读书在以后可以找到好的工作。

可是现在,我长大了,从大学毕业了,也找到了不错的工作,那么,现在的读书是为什么呢?我打开书本的动机是什么呢?

不得不说,这个看似很简单问题难倒了我,想了一下午,头脑还是一片空白。

吃晚饭的时候也是恍恍惚惚的,满脑袋的“为什么读书”像小蜜蜂一样飞来飞去,不让人停歇。

吃着吃着,母上大人突然开始发笑,盯着我说:“你谈恋爱了呀?怎么这样心不在焉?”

我茫然的看着她,满满的不解。

她笑得差点岔气了,上气不接下气的,让我自己去看镜子。

我走进洗手间,打开灯的一瞬间,一个满脸汤汁的姑娘出现在镜子中。

我无奈的笑笑,一边拿过毛巾开始擦拭脸上的污渍,一边自嘲这是谁家的脏姑娘。

我总不应该一直纠结这个问题的,我想,于是决定将它放在一边,做一些其他的事情。

看了一会儿书,乏了,滑开手机屏幕,刷新微信朋友圈,准备找找乐子,看看八卦。

看着看着,一条朋友圈映入我的眼帘。

内容是:

“老人对他的孩子说:‘攥紧你的拳头,告诉我什么感觉?’孩子攥紧拳头:‘有些累!’老人:‘试着再用些力!’孩子:‘更累了!有些憋气!’老人:‘那你就放开它!’孩子长出一口气:‘轻松多了!’老人:‘当你感到累的时候,你攥得越紧就越累,放了它,就能释然许多!’多简单的道理,放手才轻松!”

这个段子,我看过很多次,之前并未在意,如今细想之下,才惊觉这是一碗毒鸡汤。

这个段子的初衷可能是为了告诉人们,在生活中觉得累的时候,不要勉强自己让自己更累,放手就好,轻松就好。

对于段子如何,我不予置评,毕竟是别人辛苦写出来的。但是其中有一些问题,我则不得不辩驳一二。

人在很累的时候也不愿意放手,往往因为对前方有期盼或者是对后方有畏惧。

对前方有期待:

一个农村孩子,读书很棒,但是家境贫寒。我们都知道(当然她的父母也知道),读书是改变这个孩子,改变一家人命运的独木桥,于是父母外出打工,将挣的所有钱全部汇给孩子,让她能够安心上学。

他俩苦不苦?当然苦!

他俩累不累?当然累!

可是对未来的期盼,对前方的期待,让他们即使再苦再累,也不愿意放手。

对后方的畏惧:

一个人不小心失足落下悬崖,万幸的是在慌忙中,他抓住了一根藤蔓。

时间长了,他精疲力竭了,是真的累,两只手和藤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让他不至于很快落下去,但是整个手都是麻木的,那种被撕扯着,摩擦着的疼让他痛不欲生。

可是明明已经这么累了,但是他不能放手,因为他知道,放开能解放自己双手,让自己轻松,付出的代价却可能是自己的生命。

当然,更多的时候则是,对前方的期望,夹杂着对后方的畏惧,即使再苦再累,也没有办法放手,也不愿意放手。

一旦放手,就将被光明摒弃,落入无边的黑暗之中。

这个段子在本质上是类似于“何不食肉糜”的。(微信公众号回复“1”,查看“何不食肉糜”典故)

不吃肉,不是不想吃肉,而是肚皮都不能填饱,何来多余的钱财买肉。

不放手,不是不想放手,不想轻松,而是有不能放手、不想放手的原因。

编故事的人站着说话不腰疼,听故事的则是别人说啥就是啥,一点点思考也不愿意,真真说不出是编故事的人更应该被谴责,还是听故事的更应该被批评。

此时,我又想到了群里那个朋友提到的问题:“你们是为什么读书呀?”

我觉得现在想明白了,读书大概就是为了让自己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学会不人云亦云的独立思考。

大概就是为了不在朋友圈发心灵鸡汤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读书大概是为了不在朋友圈转发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