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真相:为什么拼命学习,却依然没有变厉害?

01

        生活中,是不是有这样一类人,看起来非常努力、非常拼命,像海绵一样吸收外界知识,经常晒购书单、在朋友圈分享干货文章、挑灯夜读备考各类证书、参加各界大佬的学习营课程,如此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态度感动了所有人,收获了一大波夸赞和钦佩。

       可是,我们看到了学习的身影,却似乎未见到结果产出。时间流逝,他还是原来的他。


        盘点一下最近两个月,我不知不觉竟然加入了六个社群,除了两个是付费课程组建的之外,其他还有关于文案写作交流群、个人品牌研讨群、职业能力提升群、思维逻辑训练群,都是不错的高质量社群,每天都有各种有价值的干货分享。再加上6.18活动下单的书、阅读APP囤的书也越来越多,每天都保持至少半小时的文字阅读和一小时的上下班途中听书。

        可以说,两个月的时间里,接触到的学习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了。

        然而,学习内容的数量与学习成果的质量却没有完全匹配。比如至少有50%的内容我直接放入了收藏夹还没有来得及看,至少有25%的内容看完之后还没有认真理解、消化,至少还有10%的内容没有深入思考接下来如何运用。也就是说,真正消化、吸收并且让我有所改变的部分,大概仅仅15%。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通过剖析自己,尝试找找真相是什么。

02

        学习的本质是信息的处理,可以简单归纳为“输入-处理-输出”的过程。

        首先,来说说输入。

        过去,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来源于书本、报纸、广播电视,知识传播的渠道有限、效率较低、信息量匮乏;而如今,在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动动手指就能在0.1秒内获取你想知道的一切,往头脑中输入内容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也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甚至有人会有一种错觉:买了书、报了课、收藏了文章,就已经掌握了知识,沉迷在这种自我麻痹的愉悦里。有一个形象比喻,叫做“把大脑变成了一只爱屯粮的仓鼠”。

        正 因为获取知识太简单,因而知识数量也能够迅速占领大脑,应接不暇,很多时候来不及思考就被下一条信息所吸引,甚至不需要思考就已经有人呈现了答案。因此,大脑的惰性让人久而久之懒于思考、不愿意劳神费力去处理信息,造成一种“我已学会”的心理假象。

       那么,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输出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累啊!生产比消费的难度可大多了。

        输出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总结对于输入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把碎片化的信息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呈现为一个整体。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可能源自于某一个课程片段、某一篇文章的金句、某一位大佬的发言、某一个生活小细节,如何把这些零星片段收集在一起,并且像拼图一样组成一幅完美的画面,这是一个烧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浅层了解变成深层理解。

        所以凡是有价值的事情都不简单。


03

       怎样做到有效输出?有哪些方法?结合自己这两个月15%的学有成效部分的经验,分享三种方法。 

1、说给别人听

        学生时代,老师检验学生对知识点是否理解,会点名让学生来讲解题思路。作为培训师,在工作中我也常常用到这样的方法,让学员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概念的理解。

        当知识停留在脑海里时,可能是混乱的、似懂非懂的,而当我们需要表达给别人听时,大脑的语言功能可以促进思维的条理化,越讲越清晰。

        另外,美国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出了“学习金字塔”表明: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是不一样的,而保持率最高的是“教授他人”,达到90%。

          以前,我是个喜欢闷声学习的人,脑子里有千万个想法,完全不表达,而现在我乐于和身边的朋友分享和探讨,常常又能有新的认知和理解,并且印象非常深刻。


2、用文字写下来

        相比于语言表达,写作是一种更高强度的输出,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对于信息整合、措辞表达、逻辑结构、思想观点要求更全面、更严格,同时也意味着自己必须对知识理解更深刻、更透彻,不断训练自己的学习力、思考深度、总结能力、触类旁通的能力。而且,文字记录能够留下来,今后随时可以回看、复盘、迭代思考。

       刚开始开公众号写作,我心里很忐忑,一是担心自己写不出来,二是害怕写不好让人笑话,三是没有信心坚持下去。

        事实是,如今我已经写了46篇原创文章,近8万字;收获了很多夸赞,也许有人笑话但没有告诉我,就当做没有吧;前37篇都是日更,每天一篇,后来根据现实状况,调整为每周3-4篇。

         期间也有过消极情绪,关注量增长缓慢,阅读量也不高。可是转念一想,我的初衷不仅仅是获得外部评价,更重要的是自我成长,而且能够带给我的读者们一些启发,就是一件利人利己的有价值的事。认清了这一点,再考虑后期怎样提升文案写作能力,写出更有吸引力的文章来。 

3、用到实际目标中

        知道、做到、方能得到。如果你说学习只是为了增长见识,那么这一条可以忽略,而我相信大多数成人学习都是想要提升自己、改变生活,变得更好,也就是现在流行的一种说法——“功利性学习”。 

        知识太多、学海无涯,对什么都感兴趣的学习积极分子们,必须好好筛选,你想要改变什么,就学习什么,然后学以致用,不能学完之后忘了为什么而学。

        我的六个社群、囤的几十本书,随着这个月我的学习目标细化之后,也在筛选。不是所有社群的每一条信息和每一份资料都看、不是每一本书都从头读到尾,而是聚焦在我想要着力提升的那一小部分,先着力学习,努力达成小目标。


        只有通过大量的学习、接触到丰富的信息才能为输出带来源源不断的素材和灵感,只有给自己定一个输出的任务,才能让自己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和对信息的敏感度,随时思考、随时总结。

       输入驱动输出、输出倒逼输入——这就是我这两个月来的学习心得。这句话不是我的原创,而是很多高效学习研究者揭露的真相。

你可能感兴趣的:(认清真相:为什么拼命学习,却依然没有变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