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酒;酒如人生(连载二)

...接上。。。

酒,乃至性至情之物,无酒不成诗,所谓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于酒,更能品得人生真味,与诗与人与此种种,皆在酒之况味。  史载中国最早的酿酒师为仪狄,古籍《世本》与《战国策》均有所提及。三国时杜康同为造酒先贤,魏武帝曹操在其《短歌行》中便曾吟道: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商时设专司酒事之酒正。周朝代商,设更为繁多的司酒职务,酒正、大酋、浆人等。至秦汉,酿造技术进一步发展,酒种也更为繁多,菊花酒、糜钦酒、梅酒、兰英酒、桂酒等,饮酒之风愈盛。


酒分多类,大体分之,为黄酒,葡萄酒,果酒露酒,药酒等。黄酒又称老酒、陈酒,糯米制成,酒度低微,色泽红褐或金黄,宋朝诗人陆游赞之曰:一杯放手已薰然。葡萄酒,以葡萄酿成,在唐代得以大规模酿造,民间甚为喜爱。唐刘禹锡作诗曰:有客汾阳至,临堂瞠双目。自言我晋人,种此如种玉。酿之成美酒,令人饮不足。刘复《春游曲》:细酌蒲桃酒,娇歌玉树花。众多赞誉诗词中,则王翰《凉州词》最为有名,诗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酒与文学有不解之缘。早在汉代,酒便逐渐成为文学艺术的主题。邹阳、扬雄各自作有《酒赋》。汉代乐府诗以酒为题的也不乏其例,《杂曲歌辞.饮酒乐》、《四厢乐歌.上寿酒歌》等,都有歌酒咏饮的诗句。如《鼓吹曲辞.将进酒》诗云:“将进酒,乘大白。”《杂曲歌辞.乐府歌》词云:“春酒甘如醴,秋醴清如华。”借助于咏酒之作,人们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悟,对社会的忧思,对历史的慨叹。酒深深潜入人们心灵深处,从而使酒的内涵随之广为扩展。

汉末以后,酒成为诗词歌赋的永恒主题。魏晋南北朝时期即有大量诗歌与饮酒有关。晋代陶渊明咏酒的诗很多,以酒或饮为题的有《饮酒十二首》、《连雨独饮》、《述酒》等。这十二首诗,题为饮酒,实为咏怀。他常言酒、多言酒而意却不在酒,其中既有绝意仕途的铮骨豪气,也有感慨人生多舛的恬静物语,还有归隐田园的开阔与旷达。

到了诗歌大盛的唐代,咏酒的诗更是蔚为大观。李白、杜甫孟浩然等著名诗人均有许多相关诗歌传世。唐末五代以来以词咏酒的篇章大量出现,五代李珣的词中有:“兰棹举,水纹开,竟携藤笼采莲来。惠塘深处遥相见,邀同宴,渌酒一卮红上面。”“春酒香熟鲈鱼美,谁同醉,缆却扁舟篷底睡。”

宋代词人咏酒更多,黄庭坚《西江月.戒酒》:“花病等闲瘦恶,春来没个遮拦。杯行到手莫留残,不道月明人散。”南宋辛弃疾不嗜酒,但爱酒,常以酒为词,抒发爱国热情:“醉里重指西望眼,惟有孤鸿明灭。万事从教,浮云来去,枉了冲冠发。故人何在,长庚应伴残月。”

宋代词人中苏轼是集爱酒、品酒、酿酒、咏酒于一身的佼佼者。他在诗词书画方面均有造诣,尤以词高,传唱至今,历久不衰。苏轼谪居黄州时试图通过酒来寻求解脱:“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江城子》),“夜饮东坡醉复醒,归来仿佛三更。……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夜归临皋》)。苏轼被奉为豪放词派的魁首,酒既能引发他委婉沉郁的情感,同样也能激发他万丈豪情。“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借酒感悟人生是苏轼的独到之处,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也善于借酒抒情。她早期作品如“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等等,皆体现了名门淑女优雅闲适的生活及多愁善感的情怀。南渡以后,词人饮酒别有一番凄凉滋味。在《声声慢》中她吟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风来急。”字里行间弥漫着凄苦北望的戚戚之情。

(连载,敬请关注,明天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生如酒;酒如人生(连载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