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爱钱,怎么了?

下午看水清亦有鱼的知识星球,发现一个点让我触动很深。

即:2013年他(水清亦有鱼)提现到银行卡的钱,几乎是自己几块几块地攒出来的(那时候他兼职写2、3块钱的软文)。

回顾我自己,从学校毕业后到如今近十年的时间里,除了最初工作时攒过钱,我便再没有把钱当过钱。

我就是爱钱,怎么了?_第1张图片

2015年,我接触网络知识付费后,凡是认为有必要学习的课程都会付费学习。并且每次付费时都会产生一种错觉:交完这钱,我一定能学有所成,且一夜暴富。

事实上,学有所成和一夜暴富都没有成真,反而钱越花越多成了事实。

2016年,因为认识三五好友,出于女孩子之间的攀比,我渐渐迷上网络购物。

1、买衣服,从不思考是否需要,只管好看不好看;

2、买化妆品,从不看梳妆台上的库存量,只认为自己化不好妆就是缺这一样神器;

3、买生活用品,向来不管能否用上,只顾买回家一定会让自己的生活更便利。

除此之外,我还爱吃。奶茶、烤肉、火锅等等一系列的吃食,消费时从不看价格,只觉得自己没吃过,一定要尝一尝。

在这毫无节制的消费下,最终我得到的结果是银行卡的余额为0。

我就是爱钱,怎么了?_第2张图片

从前我一度很天真地认为,钱不是攒出来的,而是挣出来的。

可在去年经历我妈骨折事件后,我才意识到,如果真的发生急需用钱的情况,我根本拿不出一分钱。

人在年轻的时候,都会轻狂,不知天高,不知地厚。只有经历过痛苦之后,才会懂现实的悲凉。

我妈的手骨折让我明白钱的重要性,鱼哥几块几块地攒钱的经历让我深深反思自己的行为。

为了控制自己无节制的消费欲,因此我做了4条应对方案:

1、制定消费记录清单,将每日的消费情况及时记录,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做一次总结,圈出不必要的消费。这样我就可以在下次遇见类似的消费内容时,能够有效控制自己消费行为。

2、消费之前做心理暗示,时刻提醒自己“这个东西自己真的需要吗?买了不会浪费钱吗?”

3、将公众号的打赏、头条和百家号的收益攒起来。

我从2020年初开始写作,至今所有收益加起来已超过3000+(单位:元),可我从未感觉拥有过。

我知道,之所以没感觉拥有过这些钱,是因为它们全被我拿去买奶茶、买菜一点一点地花掉了。

      4、为自己创造赚钱的机会,比如投稿,深度研究某一领域的账号玩法,还有试着同鱼哥一样写软文。

我就是爱钱,怎么了?_第3张图片

知识星球的某一天分享中,有位朋友在写“阅读反思”时提到一个问题:“我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我在这个问题底下划线备注:“成为有钱人”。

以前我一直认为提钱很俗,而如果告诉别人自己很爱钱,会显得更俗。

可是最近我看一直特立独行的猫、看《朋友圈的尖子生》里的人他们从不避讳谈钱,甚至都很大方地承认“我就是爱钱,怎么了吧?”

其坦诚的态度非但没有让人觉得俗,反而还感觉很可爱。

于是,我也开始很坦诚地承认自己爱钱,并且我的微信签名也改成了“有什么事情是比赚钱重要的?有的话,让它等一等,我先赚个钱。”


我就是爱钱,怎么了?_第4张图片

当然,在此之前,我很爱把“穷”“没钱”挂在嘴边,但是《松浦弥太郎的100个基本》却告诉我:

在忍不住要说的时候,要强行咽回去。因为在有限的时间和金钱内推进事物的前进,是自己的责任。两者都不够用的原因,说不定在于自己的生活添堵。如果将其归咎为“社会的错,世人的错”,那你永远都不会有够用的时间和金钱。

总结之后,就是你穷是你活该,但你不能怪别人。

而一直特立独行的猫也在很多文章中说过为什么不能哭穷:

当你觉得自己没钱,自己买不起任何贵点的东西的时候,其实你在不断地暗示自己,你就是个穷鬼,并且永远不可能有钱,所以你就真的会穷下去。

而这,其实就是“吸引力法则”。

关于“吸引力法则”,我想插一句,今年我一直哭诉“不想写文章”,结果,从大年初一到前天为止,我就真的没有写出一个字。

而昨晚我写的一篇文章,还是被几位老师逼着催出来的。

当我写完之后才发现,其实我能写,只是由于自己一直说“不想写”,才导致写不出来。

回到“吸引力法则上”,根据“吸引力法则”所说,亲爱的,千万不要再为了“低调”,而在他人面前哭穷啦。亲爱的,千万不要再为了“低调”,而在他人面前哭穷啦。


我就是爱钱,怎么了?_第5张图片

最后,我想总结一下今天的观点:

1、钱,是一点一点攒出来的,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控制自己的消费欲,多攒钱;

2、大方承认自己爱钱,这样不但不会引起他人的反感,反而能得到他人的欣赏;

3、不要哭穷,根据“吸引力法则”,你越说自己穷,就会变得越穷。


        希望你,变得越来越有钱!晚安~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就是爱钱,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