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

通过书写,会发现自己面对弱点、黑暗面, 时常会用头脑层面的道理、灵性道理掩盖真相,这样掩盖过去是好受,是舒服,可是是欺骗,不真实,掩盖不等于解决问题。感受到真的是掩盖过去了,那如何解决问题呢,看见内心的空洞,允许内心是空洞的,不抵抗,仅仅是诚实的观察,再对症下药,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就像狙击手,先是找到制高点,等通讯兵报告准确方位信息,而后一枪毙命。狙击手也为在前线的人打掩护。

发现每当别人说我时,内心的抵触特别大,就像他最近说我,其实应该是感谢他,他启示我回到自身看看自己有没有这样的问题,可以舒适地表达自己,而不是甩开一切走开。批判,要禁得起别人对自己的批判,同时自我批判,这都是很好的成长馈赠。一件事情,不同的面向,多尝试去看到不同的面向。

生活真的是一个万花筒,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刻就会投入一颗石子,激起内心的波澜,都是认识自心、纠偏与校正的机会。

昨天抄经,抄的时候升起上扬的愉悦的感觉。之前几天抄经内心颇有些动荡,不用心,浮光掠影。做一件事情不仅仅是完成,而且心是完全专注在那件事情上,是心锚在那件事情上,但又是流动的。仅仅是表面的完成,内心的品质完全得不到提升。练习用心做每一件事情,用心说话、用心走路、用心吃饭……借日常之事打磨、锻造用心投入的品质,怎么可以收获踏实呢,一步一步地夯实基础。内核提升,相应的显化自然不会差。

就像书写,有些文字是在很放松的状态下自然地流淌出来的,这种状态很上瘾。以前读过的、听过的突然浮现出来,再通过笔尖表达用书面的形式呈现,这种得来全不费功夫或者以前的积累有了发酵,潜移默化地形成了自己的一部分,通过输出体会到流动与放松的畅快。

借一件持之以恒在做的事情,在这过程中观察自己的心性,看自己是用心了,还是杂念丛生的浮躁状态,还是只是走头脑层面了,还是有怎样的感觉产生,这一切都是映照,对待身边物品、对待家居空间的态度也是映照。惜物、惜人,待一切有如一期一会,由随便与漫不经心变得珍重与珍惜,对身边的暂得与暂遇都会发自内心的喜欢。

晚上看了一部电影《看不见的客人》,一部悬疑片,真相层层剥开,剧情虚实交加,峰回路转,再三反转。水落石出之际,全篇戛然而止,一气呵成。悬疑叠起,比如电影开头,假律师进入电梯,镜头是聚焦在律师的包上,原来是律师在电梯整理衣衫彰显局促不安,电影细节的铺垫很到位。犹如一辆疾驰的列车,一旦开始观看,就全然进入剧情之流,向前驶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