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第十八愿”和“第十九愿”之体用关系

略谈“第十八愿”和“第十九愿”之体用关系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文|净宗法师

本体与化用

这一点隐含得更深一些。“本体”和“化用”也是我们学法经常用到的名词,一般称为“体用”——体就是本体,用就是化用,或者叫功用、作用等等。

任何物品都有体、用、相这几方面。比如说一尊佛像,它的体是铜的,这种体质;因为它是一尊佛像,它的相就显示佛的这种形象、相状。如果是一个铜疙瘩、一个铜球或者一个铜罐子,虽然它的体质也是铜的,但是它的相不一样,那么它起的作用就不一样:做成一个罐儿,就可以装东西;做成佛像,我们就可以恭敬礼拜。

所以,体、相不同,它的用就不一样。比如一盏灯,灯就是体,它的相就是光明,它的用就是可以普照周围,让我们能看得见、能分辨。这就是体、相、用的关系。世间万法都如此。

佛法修行,就这方面来讲,弘愿和要门是体和用的关系。

净土宗以第十八愿为根本。此前龙树、昙鸾、道绰三祖师正是站在弥陀本愿的立场,作难易二道、自他二力、圣净二门之判,显明净土教总以第十八愿为体。至于化用方面,于教判中付之阙如。

这三种教判没涉及更多,直接就拈出第十八愿,把这个体抓住,因为有体一定有用,用是随着体来走的。比如一盏灯,你把它移到哪里,光就跟你走到哪里。你把这盏灯的体拿走了,但要把光留在这里,那是不可能的。所以用随着体走。

“至于化用方面,于教判中付之阙如”,在化用方面,这三位祖师于教判当中就没有说出来。龙树菩萨、昙鸾大师和道绰大师的判教,是粗放的、概略性的判教,首先把体拈出来。

有了体之后,有智慧的人就知道在体里面有用;但是愚浅的人就不知道,所以善导大师把用进一步显明出来。

如今大师要弘二门判,一方面以“弘愿”继承前三祖师本愿为体之判,明“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无一例外,故是本体。同时立“要门”显明化用,摄化一切定散二善行人,由回愿求生、归入弥陀弘愿之用。

“弘愿”就直接承接龙树的“本愿称名”。龙树菩萨说“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而善导大师说“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本愿称名”衔接得很好。

昙鸾大师说“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善导大师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乘佛愿力”衔接得很好。

道绰大师说“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善导大师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一切善恶凡夫”也包含“纵令一生造恶”的凡夫,“得生者”对应“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所以,善导大师的这一句话,在体上和前面三位祖师的判教一脉相承,无一例外,是用“弘愿”来承续前面三位祖师教判之体。

“同时立‘要门’显明化用”,“化”就是摄化,“化用”就是摄化众生的功用。因为要门是定散二行回愿求生,既然开了要门,不管原来修定善的还是修散善的,都可以通过要门回向求往生,所以“有回愿求生、归入弥陀弘愿之用”。这就是能入与所入的体、用关系。

从体出用,摄用归体。

“从体出用”,用,一定是从体上出来的。比如说给你一个苹果,苹果有什么作用呢?能让你吃饱,有营养,苹果的营养总是从体出来的。如果别人把苹果的体收走了,对你说:“我给你营养”。那么苹果的用——它的营养从哪儿来呢?所以“从体出用”。

“摄用归体”,用,要讲究它的根本来源,它是从体来的,这个道理很明显。

这两句话是要说明,从第十八愿本愿之体,而出要门第十九愿摄化之用;第十九愿摄化定散二善之用,要归到第十八愿之体,它才能达到效果,用一定要归体。

对比《大经》,从体出用者,从第十八愿开出第十九愿;摄用归体者,导诸行之人归入一向专念,其旨见于三辈往生文。然三辈、九品开合之异,诸行之中也含定善,故《观经》要门正明第十九愿属于化用一边之事。

“从体出用者”,就是从体里面开出用途来。“摄用归体者”,“摄”就是摄归,把诸行的行人摄归入一向专念,这就是摄用归体,把用归到体这一方面来。

“其宗旨见于三辈往生文”,如果看《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文和第十九愿文,我们还分不清楚,或者很难理解:这怎么是从第十八愿开出第十九愿呢?

当然,第十八愿不只是开出第十九愿,整个四十八愿都是从第十八愿开出来的,如果我们看第十八愿的成就文就很清楚了: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这是总地讲,“诸有众生”,念佛往生,住不退转,这就是一个体。体就是它的根本、本质。

我们接着看经文:

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

这就是从体出用,用三辈来摄化众生。它的文句“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就是前面所讲的“诸有众生”。“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对应上面的“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接下来是“凡有三辈”,第十八愿不讲几辈,而是笼统地说,因为它是体,它直接就说出来了。

用就要展开得细致,所以它有三辈。这样就展开了三辈,从体里面出用。

是哪三辈呢?

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此等众生临寿终时,无量寿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彼佛往生其国,便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转,智慧勇猛,神通自在。

……

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燃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

……

其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

“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其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国”,还是从第十八愿“至心回向,愿生彼国”接过来的。这样就把十方众生总地分为上辈、中辈和下辈,所以说“凡有三辈”,从体展开它的用。

在这三辈当中,不是单单讲一向专念,而是摄用归体。

这三辈是讲什么呢?

上辈的人,“舍家弃欲而作沙门,修诸功德,发菩提心”,在“一向专念”之外,还立了这三个德目;中辈的呢,“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燃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也列了几个德目。

当然,这两辈都有“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些内容和定善十三观、散善三福业是同样的意趣。那么这里没有说到定善吗?这里也说到定善,比如说“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这“诸功德”里面就有定善,六度万行,第五度是禅定度,所以一定是有定善的。

那是怎么“摄用归体”的呢?

把这三辈展开,摄化上辈、中辈、下辈的众生,但不是停留在这里,不是停在“舍家弃欲,行作沙门”“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燃灯,散华烧香”这些地方。那它们归结在哪里呢?“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归到第十八愿,这就是摄用归体。

所以,整个三辈往生文的作用,就是显明第十八愿与第十九愿的从体出用、摄用归体。

第十八愿跟第十九愿的关系是很密切的。我们知道三辈和九品是开合之异,三辈文展开就成为九品,定善也包含在“修诸功德”当中。所以下面就说“《观经》要门正明第十九愿属于化用一边之事”,这就非常明显了。

有此要弘二门判,体用不滞,能令一切善恶凡夫乘愿往生。

如果没有要弘二门判,我们可能就滞碍在那个地方。当然,有智慧的人,比如祖师,他们知道有体就有用。

“体用不滞”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体和用互相之间非常通达,没有滞碍。

也是因为有了要弘二门判,体是如何,用是如何,就非常清楚了。比如说,释迦牟尼佛讲《无量寿经》,第十八愿讲完之后,第十九愿如果没有开出三辈往生文,我们哪有智慧理解呢?三辈往生文一开出来,它的体用就非常清楚、非常透达了。

所以,我们不能把十八愿和十九愿混为一愿,那是不可以的;但如果说这两个愿互相之间绝对没有关系,那也是不可以的。

我们当然不能把弘愿和要门说成是一门,说成是一门,那等于说十八愿就是十九愿、十九愿就是十八愿,这样谁能听得懂呢?

祖师解释经文非常透彻,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的。我们读《观经疏》,以凡夫的浊眼,老眼昏花,不容易看懂。“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是有这种说法,但要看读的是什么书。如果读《观经四帖疏》,没有人指导,就是读一万遍还是不懂。以法然上人这种智慧和资格,他《观经疏》读过八遍。

他是什么样的智慧呢?《大藏经》他读过五遍;不管是学三论、唯识还是天台、华严,各宗各派的修行都达到了最高的智慧,在当时的日本他是顶尖级的,是各宗各派都非常景仰、崇拜的人物。

法然上人读《观经疏》,感觉这里面有东西,再读几遍他才悟到善导大师开宗的宗旨所在,看出“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这个地方。那我们这么随便一读就能了解吗?还是要依据前人的指导。

摘自:《观经教眼》讲记

你可能感兴趣的:(略谈“第十八愿”和“第十九愿”之体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