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向量机-SVM

引言

文章根据 udacity 的机器学习视频 进行整理,提供给初学者进行参考,为了降低学习门槛,文中尽量避免了复杂的数学公式,使用比较简单的例子叙述相关原理。如发现错误欢迎指正。

相关参考学习视频:

udacity--机器学习(PS:国外导师视频课程,中文字幕。课程简洁易懂、生动形象。具有项目实战、导师项目审核特色。比较推荐入门。点击此处可获得课程优惠券)

coursera--吴恩达机器学习(PS:  吴恩达的机器学习一直备受入门的欢迎。内容详细、由浅入深。)

书籍:吴恩达机器学习笔记

1. 简介 

   支持向量机(SVM) 是一种强大的分类算法,它的目标不仅仅是分类数据。更重要的是找到点点之间的最佳界线。让我们来开它具体的实现方法吧!

2. 基本原理

在开始之前,我们先看一下划分数据的方法。下图有两个数据集,分别是蓝点和红点。现在用一条直线将它们进行划分,如下图:

支持向量机-SVM_第1张图片
划分数据集图

如果这是选择题,让你选择是左边的好,还是右边的比较好? 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左边,因为左边的黄色线距离红点和蓝点适当,而右边的蓝线则对于两边的某些的点比较近。这个怎么能看出来呢?可以通过点到线的距离,如下图。很明显左边的蓝点到线的距离明显要比右边蓝点到线的距离要长,所以左边的分类方法将胜出。但其实就是SVM所做的事。

支持向量机-SVM_第2张图片
划分数据集

2.1  误差

在有监督学习中,我们都会用到误差函数,误差函数结合梯度下降算法才能更好的训练模型。在支持向量机中,误差函数与其他误差函数有不一样的地方,现在来看看支持向量机中的误差函数。

2.1.1 误差函数

回想一下什么是分类?分类简单来说其实就是用一条线将不同的两个数据集进行分开。如下图所示:

支持向量机-SVM_第3张图片
划分数据集

但是现在,我们将不仅仅是划分数据集,还需要做到让线尽可能的原理这些数据集。怎么实现?我们需要增加额外的两条线,这两条线(代指下图中的虚线)与主线等距且平行。然后我们尝试将这两条线间的距离间隔最大化。如图:

支持向量机-SVM_第4张图片
划分数据集

同样来看一个复杂的数据集,比如下图这个数据集。

支持向量机-SVM_第5张图片

使用一条横线进行划分,但我们的要求还需要主线到点的距离尽量的宽。如何评测这个划分:一是查看误分类了多少个点、二是查看间距有多宽,同时保证间距内没有点。查看误分类的点:即查看红色区域有几个蓝色的点;蓝色区域有几个红色的点。查看间距:要保证间距尽量的宽,同时不能有点,在间距内存在点需要进行惩罚,作为误差。所以根据上图的划分即存在如下图的误差(画圈的点即为误差):

支持向量机-SVM_第6张图片

总结可以知道误差函数等于分类误差加边际误差。即:

ERROR = CLASSIFICATION ERROR (分类误差) +  MARGIN ERROR (边际误差)

2.1.2 分类误差

现在来看分类误差。在下图中,我们用一条直线,假设这条线为 Wx + b = 0  划分数据集。但是需要的不仅仅这条线,还需要两条与之平行且等距离的线形成间隔。这两条线的假设为 Wx + b = 1 和  Wx + b = -1 。

支持向量机-SVM_第7张图片

现在需要对误分类的点进行操作。误分类的点:一个是红色区域内的蓝点、一个是蓝色区域内的红点。同时保证间距内没有任何点,如果存在点将作为误差加入。这样一来就有了如下图所示的误差。一个是以 Wx + b = -1 直线划分的误差,存在 3 个分类错误的红点。 一个是以 Wx + b = 1 划分的误差,存在 3 个划分错误的蓝点。

支持向量机-SVM_第8张图片

为了建立误差,我们选取绝对值,假设为 1 。 那么在蓝色区域从底线 Wx + b = -1 起,误差分别为 0、1、2、3、4、5 。 同样红色区域,以Wx + b = 1 起。误差分别为 0、1、2、3、4、5。如下图

支持向量机-SVM_第9张图片

如此,可以看到对应的蓝色区域红点误差分别为:0.5 、1.5、3.5 。红色区域内蓝点误差:2、3、0.3 。所以分类误差等于:

Classification Error  = 0.5 + 1.5 + 3.5 + 2 + 3 + 0.3

2.1.3 边际误差

现在看边际误差。如下图同样的两组数据集,包含主线和间距。唯一不同的是左边的间距比较大;右边的间距比较小。

支持向量机-SVM_第10张图片

现在需要将间隔转化为误差,转化为误差就可以使用梯度下降最小化。我们需要实现在间隔最大的时候,误差最小。间隔最小的时候,误差最大。这是因为我们需要一个拥有最大间隔的模型。

这其实很简单。如下图所示,用 Wx + b = 0 表示主线、其中 Wx + b = 1 和 Wx+ b = -1 表示虚线。两条虚线之间的距离为间距(间距) 。 

支持向量机-SVM_第11张图片

那么其间距等于:(PS:关于公式的相关资料可查看:https://www.cnblogs.com/paulonetwo/p/9971010.html)

误差等于:

根据公式,假设 W = (3, 4) 和 W = (6, 8)的两个例子 。如下图计算:

Example 1 :

支持向量机-SVM_第12张图片

Example 2 :

支持向量机-SVM_第13张图片

Example 1 中: margin = 2/5 、Error = 25 。  Example 2 中: margin = 2/10 = 1/5、Error = 100 。

即实现 间距大的情况下、误差小。 间距小的情况小、误差大。

2.2 C 参数

什么是C参数 ?从概念上讲 C 参数是让SVM算法更加具有灵活性。来看一个例子:

有这样的两组数据集。以一条直线进行划分,如下图所示,那一条更好?

支持向量机-SVM_第14张图片

可能有的会认为左边的更好,有的可能会认为右边好。事实上这并没有标准答案,只是在不同的情况下,需要选择不同模型。例如: 在医学角度上,通常会选择右边的模型,因为右边的模型正确分类,没有错误。然后在其他情况下,通常会选择左边的模型,因为左边的模型,因为左边的模型有更大的间距。对此,SVM 算法通过 C 参数来增加灵活性,保证在不同的场景下选择不同的模型。

C 参数只是分类误差之前的一个常数项。如下图:

Error  = C * Classification Error + Margin Error

我们将 C 参数乘以分类误差,如果 C 参数比较大。那么大部分都是分类误差,那么模型将更注重数据的分类,而不是寻找合适的间距。如果 C 参数比较小,那么模型将更注重合适的间距,而不是正确的数据分类。

C 参数是一个常量,为了寻找合适的值。实际应用中可通过网格搜索等技巧寻找合适的值。

2.3 多项式内核

什么是多相式内核? 这听起来比较复杂。但并非如此,来看一个简单例子。让我们快速理解多项式内核。

2.3.1 多项式内核(一)

数据分类。简单的描述就是通过一条直线将数据进行分开,然而SVM算法出来将数据划分,还会找到最合适间距。如果是复杂的情况下,无法使用一条直线将数据进行划分,如下图的数据:

在这样的一维平面下,无法使用一条直线将数据进行划分,这该怎么操作? 一个方法就是,将一维数据映射到二维平面上。只需要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一个 y 轴,绘制  函数曲线。如图:

支持向量机-SVM_第15张图片

然后将对应 x 轴上的数据进行映射到  曲线上,如下图:

支持向量机-SVM_第16张图片

如此,便可以使用 SVM 算法进行划分了,假设这条线是 y = 4 。如下图:

支持向量机-SVM_第17张图片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回到原来的一维直线上,并划分边界。很简单,结合  和  求解  。可得到  和  两个解。接下来就是将  和  带入到原来模型中,这两个解就是模型的分界线。

支持向量机-SVM_第18张图片

如此便很好的划分了数据集。这种方法被称为核技巧,广泛用于支持向量机以及其他机器学习算法中。

2.3.2 多项式内核(二)

核方法非常有趣,但用在更高维度中将更加有趣。现在一起来看看。

假设有这样的一个数据集,无法通过一条直线进行划分。如下图所示,我们将再次使用核方法进行完成。

支持向量机-SVM_第19张图片

完成这个的划分,一种方法是使用一个圆将红点和蓝点分开。如下图所示:

支持向量机-SVM_第20张图片

一种方法是引进第三维度,脱离水平面去思考。将红点和蓝点分别映射到不同的平面上。如下图:

支持向量机-SVM_第21张图片

使用圆形的方法牺牲了线性度,不在使用线性维度,而是使用多次项方程式。使用第三维度的方法,牺牲了数据的维度,不在是二维层面,而是三维。其实两种方法事实上都是一样的。这就是核方法。

2.3.1 多项式内核一 中我们使用  很好的解决了一维数据的划分。再次我们将使用类似的方法,只不过这次是二维数据集,但方法同样,只不过这次可能是  、 、 ... 其中一种。

将 、 、 代入数据进行计算,来观察下列中,那种能更好的划分数集。

支持向量机-SVM_第22张图片

观察上图,似乎  能更好的进行划分数据集。为什么呢? 可将数据集放到一个轴上查看。如下图:

支持向量机-SVM_第23张图片

其中蓝色数字 2 表示原来二维平面上的点、红色数字 18 表示原来二维平面上的点。两点之间有较大的间距,且可以用一条直线很好的划分。

相比  和  。简单看一下  对应的在一维轴上的点,如图:

可以看出蓝色 1 和 -1 可代表原来二维轴上蓝色的点、红色的 9 和 -9 代表原来二维轴的红点。但是它们之间无法通过一条直线进行划分。同理  也是如此。

根据结论得到了   能更好的表示数据。其中   表示红点、 表示蓝点。怎么分开呢?

其实这个方程式就是  为数学中圆的方程式。

支持向量机-SVM_第24张图片

同样对于增加第三维度的方法(也叫建楼法), 和  。在中间划分一个层  绘制出一个理想的面。对于一个圆,则是  。即如下图:

支持向量机-SVM_第25张图片

2.3.3 总结

假设在一个二维的平面中,有一组数据无法通过线性进行分开,我们通过把数据嵌入到一个五维的世界中,假设点为 , 在五维的世界中则是  。现在数据处于一个高纬度中,我们可以分为一个四维超平面,之后返回到二维世界中,得到一个二次多项式,这会很好的划分数据集。这被称做多项式核函数。总之,多项式核函数是一个超参数,可以有更高次项数,比如三次()。可以通过训练找到最佳函数。

支持向量机-SVM_第26张图片

2.4 RBF 核函数

RBF 也叫 径向基函数,高斯核函数。RBF 核函数与多项式不同,具体有什么样的不同,来看看!

和之前一样,需要分离数据点,同样的不能使用一条直线可以做到。在这里不使用多项式,而是画这样的一条线,如下图

支持向量机-SVM_第27张图片

然后把每个点转移到线上,巧的是红点刚好在山顶、蓝点刚好在山脚。这样就可以通过一条线很容易的分开。

支持向量机-SVM_第28张图片

再把所有点还原到原来的线上,就得到了分界线

支持向量机-SVM_第29张图片

很神奇,但这好像太简单了,不可信。但如何构建一个这样的山,让红点位于山顶,蓝点位于山底,这将是实现的技巧。

2.4.1 RBF 核函数一

在这里,我们不妨在每个点上画一座山,用术语来说就是径向基函数。如下图:

支持向量机-SVM_第30张图片

那如何对数据进行划分呢?办法就是翻转中间的红点对应的山(函数),可以将它乘以 -1 (也可以是其他数)。如下图:

支持向量机-SVM_第31张图片

之后再把三个函数进行相加。得到了这样的一个函数:

支持向量机-SVM_第32张图片

现在把对应的红点和蓝点投影到对应的山顶和山底,很容易就能画出一条线,将这些点进行区分。假设这条线的高度是 0.5 。我们将这条线与山脉的相交点进行分割。就可以得到分割线。(图中:+1 、-1、+1 可看在权重)

支持向量机-SVM_第33张图片

分割线恰好将红点和蓝点分开,这就是我们所要的模型。

支持向量机-SVM_第34张图片

现在的问题,如何确定权重,权重即上述图中的山底和山脚的点?有一种方法,现在假设有三个点,分别对应了三个函数,每个点对应的最高点为1 ,其他的则小于1。 如下图:

支持向量机-SVM_第35张图片

现在如何找到绿色、黄色、棕色的函数的线性组合来区分红点和蓝点? 可以将三个矢量映射到一个三维度空间中,然后运用SVM算法很容易的划分一个水平面来进行区分。如下图:

支持向量机-SVM_第36张图片

假设水平面的方程式是   。根据这个方程式,方程式中的常数项即对应的每个点最高和最低点,即:

支持向量机-SVM_第37张图片

如此便能确定分割线,也就是方程式中的结果值 -1 高度,如图:

支持向量机-SVM_第38张图片

2.4.2 RBF 核函数二

在三维模式下,如下图,这座山就是一个高斯抛物面,把点升起来。我们可以利用一个水平面来进行切割,这个水平面和抛物面相交成一个圆,这个圆就是边界。

支持向量机-SVM_第39张图片


2.4.3  参数

在 RBF 中,选山顶是陡峭还是平缓。这要怎么决定?这是在训练模型时需要指定的超参数, 参数。

简单来说: 越大,曲线越陡。 越小 ,曲线越平缓。

支持向量机-SVM_第40张图片

在高纬模式下也是这样:

支持向量机-SVM_第41张图片

在算法中  选择比较重要。 过大会导致过拟合、  过小会导致欠拟合。

支持向量机-SVM_第42张图片


2.5 使用 sklearn 中的支持向量机

参考 sklearn 官方手册:https://scikit-learn.org/stable/modules/generated/sklearn.svm.SVC.html

在 sklearn 中提供了支持向量机的模型,对于支持向量机模型,可使用 scikit-learn 的 SVC 类。该类提供了定义模型并将模型与数据进行拟合的函数。

支持向量机-SVM_第43张图片

model 变量是一个拟合到数据 x_values 和 y_values 的支持向量机模型。拟合模型是指寻找拟合训练数据的最佳界线。我们使用模型的 predict() 函数进行两项预测。

你可能感兴趣的:(支持向量机-SV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