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 之我说

        第四季《奇葩说》上周全部结束了(“完美收官”这种官方新闻层面的褒义词我都懒得用,也许真的是心理预期太高)。

         没有第三季时的意犹未尽、依依不舍。这一季,从开始到结束,都让人觉得欠点儿意思。甚至对于下一季都隐隐担心那种如《康熙来了》般的每况愈下……

《奇葩说》 之我说_第1张图片
最有趣的导师组合

          先说导师。明明个个单拎出来都是能独挡一面的人物,超强配置的大卡司到一起却有点儿尴尬。每个话题最后的导师结辩都发力了,却不痛痒。比起高晓松和蔡康永对垒时那种或针锋相对、或惺惺相惜,妙语连珠的幽默、毫无底线的污污污,真的差了不少。(后面我会有“人物篇”,单写对每个导师、学员的评价)

            再说辩题。本季的辩题,多为脑洞题、情景题。也就是不存在的虚幻假设。比如:奇葩村如何了、外星人如何了……然后开始辩论。这种题目不是不好,因为最后的落点还是社会和生活、是人与人的关系。但这种题目的立论点要先设置在不存在的虚构上,对于我等空间思维能力有限的普通群众展开想象再回归实际,路径有点儿长。我本来反射弧就长,如果辩手再撂一个精彩观点,他嘴比我脑子快,就会错过共鸣点。

         我比较喜欢简单明了的职场问题辩论、或是现实新闻事件探讨。这类题目我们看时更有带入感,也有助于自己发散思维。通常看完不仅是别人的表演,更会让自己多些现实生活行为处事的启迪。

          既然《奇葩说》是网络节目,又可以消音。自然我最喜欢的话题还是正规电视台不能播、不敢播的奇葩话题。印象中,以前讨论过:配偶出轨要不要跟小三撕X、同性恋者要不要“出柜”跟父母坦白……此类话题让受传统教育的父母一代看一定是瞋目结舌。而且辩手们为了效果也会频出敏感字眼,这些都是主流正统文化所不能容忍的。但这些社会话题其实不是广电总局禁播一下就能掩盖住的。盖不住还不如找个途径来疏导,认知也会更客观。其实,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马东说《奇葩说》是一个“严肃的”辩论节目。那么下面我就说说我对辩论的看法和喜欢辩论的渊源。

          我上中学时,正是华语辩论方兴未艾的大时代。有一届印象特别深:主席杨澜、北大代表队的姜丰、蒋昌建…一个个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如今姜丰是一对混血龙凤胎的妈妈,在英国做主妇,时常有儿童教育文章发表;蒋老师已是满头白发的大叔,在主持《最强大脑》)

         看完他们打比赛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后来还专门买了国际大专辩论会的书、订了一本叫《演讲与口才》的杂志(类似于现在教人说话之道,都是些没用的P理论)。那时候总想找谁辩一下,说明白个道理,好像天底下就自己能BB……中学时也在学校辩论过,还得了个最佳辩手,发了个盖红章的笔记本。

         长大后,明白语言上的锋芒毕露只会让自己看起来“咄咄逼人”。老子曾经曰过“大便钠盐”哈哈,罪过,是“大辨讷言”。再加上干的工作就是说话,伶牙俐齿是主持人的优势,但不是最首要的条件。所以在生活中更要懂得给别人表达的机会,“说话”从来都没有胜负之说。也不需要压倒别人,彰显自己的能耐。

         而辩论吧,从实质上看就是用哲学的思维方法来证明矛盾的普遍性,只是个看问题的角度问题,没绝对的输赢。所以,大概有十多年没关注过辩论的发展。

        直到去年初,因为《康熙来了》关节目,才知道蔡康永一直在内地参加一个网络辩论节目。然后,才开始抱着随便看看的态度开始了解《奇葩说》。

        爱看《奇葩说》不是因为爱辩论,而是因为它让我从另一个角度看世界。(以下一段是引用哈)———《人民日报》在一篇赞扬节目的文章中,引述了主持人马东对于节目的愿景:“希望这档节目通过节目传达年轻人的语言方式、内心世界和价值主张,并通过娱乐的形式来传递价值、沉淀文化”。

         而在我看来,它告诉我们,没有任何人可以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思考别人的立场;也没有任何一种价值观是具有优越性的!当你开始站在道德制高点去俯瞰或评价别人,其实正是自己世界观的狭隘。


这些也正是我看《奇葩说》最大的收获!

以上

还有好多感想,比如节目亮点的回忆,对选手和导师的想法等等。

写的有点儿累了,未完待续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奇葩说》 之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