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有儿女》到《请回答1988》:每个孩子都不应该是“受气包”

前段日子,因为剧荒,我重新打开了我的童年回忆——《家有儿女》。这一部童年经典,承包了我童年的欢乐。

然后现在看着看着,对整天调皮捣蛋、嘻嘻哈哈的刘星突然心疼了起来。

我们都知道,刚开始的时候,三个孩子中最大的夏雪不太接受刘梅这个后妈,然后刘梅就竭尽所能地去讨好夏雪,在生活起居上很照顾小雪的感受,甚至一度为了迎合小雪的爱好,她开始研究起了大猩猩,特意把小雪的房间装饰成猩猩主题。她的努力没有白费,小雪也终于接受了刘梅。

从《家有儿女》到《请回答1988》:每个孩子都不应该是“受气包”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在之后的日子里,对小雪和小雨也是非常的照顾,反而对刘星慢慢地忽略了。常常对他非打即骂、常常误会。以至于,刘星自己都说:“我看您倒像是小雨小雪的亲妈,对我就是后妈”。

从《家有儿女》到《请回答1988》:每个孩子都不应该是“受气包”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可能对刘梅来说,刘星毕竟是自己亲生的,打打骂骂也没啥,但是小雪小雨不行。正是因为她这种态度,以至于在生活中,多少让刘星成为了“受气包”。当他的历史考了第一名的时候,刘梅首先想到的是是不是作弊了。当小雨在刘星的床单上撒尿,夏东海让他洗床单。结果,床单没洗成,反倒把自己搞得一塌糊涂。刘梅回来,知道事情原委后,反倒把刘星批评了一顿,说他不懂得让着弟弟。

从《家有儿女》到《请回答1988》:每个孩子都不应该是“受气包”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从《家有儿女》到《请回答1988》:每个孩子都不应该是“受气包”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还有一次,刘星在放假回家路上把受欺负的邻居家的孩子救了。当孩子的父母上门致谢时,刘梅的第一反应是刘星又惹祸了吧!然后,在饭桌上,殷切希望能够得到表扬,没想到刘梅的态度依然是“以后别打架”这般生冷。日积月累的不被重视,不被看好,也导致了他之后的一段“极端式”的闹剧——把自己关进了柜子里,玩失踪。所以,孩子不应该是“受气包”,“批评式教育”,久而久之,会使一个孩子失去自信,失去对爱的感知,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从《家有儿女》到《请回答1988》:每个孩子都不应该是“受气包”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同样,韩剧《请回答1988》里,德善一家也有这种问题,也是三个孩子。对大女儿和小儿子“富养”,则对二女儿德善“穷养”。德善跟刘星一样,都是学渣型的孩子。德善想买个白球鞋,也不能如愿,反而父母会竭尽所能地满足大女儿宝拉的愿望。德善从没有单独过过生日,都是和姐姐一起过,先是姐姐许完愿,然后拔出两根蜡烛,重新给德善过一次;还有一次,家里就剩两个鸡蛋了!母亲犹豫之下还是给了宝拉和小儿子余晖。这一刻,宝拉再也忍不住了,爆发了,控诉了她这两年,在家中受到的不公平的待遇。这段,我看得很心酸。可能这种感受,像我们这种孩子一个两个的家庭中很少见,但那一刻,还是没忍住。

从《家有儿女》到《请回答1988》:每个孩子都不应该是“受气包”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都是父母贴心的小棉袄。很多时候,父母包容着孩子的玩闹、不懂事;但是孩子,又何尝不是在包容着父母。父母爱孩子,反观孩子也爱父母。而且每一个爱都是要有回应的,就是让她知道你也爱她。

从《家有儿女》到《请回答1988》:每个孩子都不应该是“受气包”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不管是刘梅,还是德善的父母,都不是不爱刘星和德善。只是不懂得表达或者是不屑于表达。

所以,借此文章,我想跟大伙说,无论是父母和孩子,都不要吝惜你爱的表达。更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后妈的儿子”。家庭关系的和谐不只是各司其职、合理分工,更应该是成员之间的沟通与了解。父母应该是孩子最重视的观众,更是孩子心中最理想的观众。所以父母应该扮演好“观众”这个角色,让孩子成为你眼中耀眼的星星。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家有儿女》到《请回答1988》:每个孩子都不应该是“受气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