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练习类APP分析报告

在现有的教育类的APP中,语言类学习APP是比较多也是做得比较好的,背单词、口语、听力等学习行为都很容易和手机应用相结合。相比较于语言类的APP,数学学习类的APP还是比较少的,多数都是在线课程,练习可能更多会在纸上。对理科学习类的APP来说来说,计算练习是一个比较好的突破口,一方面确实是刚需,小学数学的核心之一就是计算,另一方面知识体系清晰且独立,答题形式相对标准,比较容易入手。下面研究了四款比较独立的计算类APP,包括小猿口算、爱作业、魔力娃口算和斑马速算。


一、功能分析

这四款APP的功能都不复杂,核心功能是分级练习和拍照检查,下表对比了一下他们功能。


计算练习类APP分析报告_第1张图片

1.拍照批改功能

小猿口算和爱作业都把拍照批改作为核心功能放在了APP的第一个页面,就像作业帮和学霸君把拍照搜题作为核心页面,因为学生主要的学习行为还是在纸质的练习册上,而且很多家长会担心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会影响孩子的视力,所以用APP批改的需求比用APP练习的需求更高一些。而且学校会布置大量的计算练习,这个功能能帮助老师和家长节省了大量帮孩子批改计算题的时间,还是很有需求的。


计算练习类APP分析报告_第2张图片
小猿口算
计算练习类APP分析报告_第3张图片
爱作业


能够识别的题型种类以及准确度是这个功能的关键,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很多题型,如果能识别的种类很少,那用户量以及用户的留存率必然不会高。

下面的图中是两款APP可以识别的题型,可以看出来现在的拍照识别技术已经日渐成熟,能支持的题型越来越多,除了简单的四则运算的口算外,脱式运算、竖式运算和解方程也都能识别。我体验了一下,准确率还是非常高的。爱作业甚至在新的版本还能支持小学数学填空题、选择题和应用题。

计算练习类APP分析报告_第4张图片
小猿口算
计算练习类APP分析报告_第5张图片
爱作业

拍照批改完之后,小猿口算会把用户引导到在线练习,而爱作业做了一个比较好的功能,会根据批改的内容和作答结果,直接生成一套在线的练习,减少了用户的操作成本。

小猿口算提供了一个反馈入口,当用户使用时发现识别错误和题型不支持的问题时可以及时反馈,这对于初期还在不断迭代优化的识别技术非常有帮助。

2.分级练习

四款APP都按照小学的课程大纲提供了分年级、分知识点的在线练习,每次选择好知识点与题量之后都会随机出现相应的题目。

除了魔力娃口算之外的APP在交互上都是手写输入答案,输入停止以后自动识别并判别对错,答对自动进入下一题,手写识别的准确率都比较高,体验也很流畅。魔力娃在这方面的体验就比较差,一是点击按键输入数字这个操作不如手写识别方便,二是输入完以后必须点击下一题才能进入下一题,体验不够流畅,三是答完所有题才会告知我成绩,不如答一道题就立刻告知结果,反馈这个事越快越好。

考虑到家长对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时长的担忧,除斑马速算外,其他三款APP都同时提供了练习题打印的功能。

3.PK比赛

斑马速算提供了“随机配对”和”组局PK” 两种模式,随机匹配是每天晚上固定时段实时对战,我试了一下,同时在线的用户只有二十多人,配对了好几次也没匹配到。组局PK是输入相同数字,邀请身边的同学进入同一个房间,但是两个小学生各有一个手机的时候,会想到要比一比计算题谁做的好,这样的学生应该不多。所以整体感觉这两种机制都比较鸡肋。

互动比赛这个角度不错,但是能吸引学生持续来玩还是得设计一个非常牛的比赛机制。

魔力娃口算的擂台机制就会好一些,用户可以发起擂台赛,也可以参加别人发起的擂台赛,不需要实时PK,而是记录大家的作答正确率和作答时间,最后给参与过的用户一个排名。


二、改进建议

计算练习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如何让学生能够坚持练习,这些APP在下面的两个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

1.及时反馈

不能只让学生做题,一定要给学生反馈,而且不是只反馈每一次做题的对错,一定要告知他们计算能力如何,通过练习有没有进步,在同龄人中的水平如何,把这些量化显示出来,学生会更有动力坚持下去。

2.游戏化

单纯的做题做多了学生肯定会厌倦的,所以形式上可以再加入一些有趣的元素进来,做更多的游戏化,形式上有更多的变化和惊喜,学生会更喜欢使用,也更容易坚持使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计算练习类APP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