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毛姆《刀锋》:这本书对青年人意义几何?

有些书是适合一辈子读的,它会在你人生的不同阶段唤起你不同的感受。正因了这些不断重现的时刻,我们得以在这漫长的旅途中不至于失掉前进的光。

一把刀的锋刃是不容易越过的; 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奥义书》

再读毛姆《刀锋》:这本书对青年人意义几何?_第1张图片

《刀锋》这本书,在我迄今三年多的大学生活中起了重大的作用。

每当我迷茫了、不解了,就看看这本书,看看当初受启发而写下的只言片语,就会感到一股力量。

有些书是适合一辈子读的,它会在你人生的不同阶段唤起你不同的感受。正因了这些不断重现的时刻,我们得以在这漫长的旅途中不至于失掉前进的光。

我渴望能像拉里·达雷尔那样潇洒自如地踏上四处求索的旅程,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人能够得到如此奢侈的自由。拉里的所谓自由,是抛弃未婚妻,抛弃家庭的承诺,乃至抛弃整个世俗社会的准则。

说实话,我在没有完成自己的一些承诺之前,绝不会选择拉里的那种方式。

那么,读这本书,再冷眼旁观主人公的这段令旁人匪夷所思的旅程,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再读毛姆《刀锋》:这本书对青年人意义几何?_第2张图片

01 意义是深层次而长久的

我个人觉得,细细品味这本书,其间意义是深层次而长久的。而且很有可能这本书的普适性会让我们吃惊——形形色色的人都能在其中的人物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或多或少。

对于我自己来说,为求职奔走、为未来拼杀、为青春嗟叹,这是我当下生活的主旋律。但是有时候也会感到孤立无援,拉里算是给我立了一个标杆,他明明选择了一条比我还困难的路,他遭遇的质疑、打击难道会比我少吗?

其次,最初拉里是因为亲眼目睹战友的死去而对人生意义产生怀疑。他最初大量读书、四处游历、甚至甘愿去挖煤做苦工的时候,其实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他究竟在追寻着什么,书中这样描述他那时的状态——

“这孩子的灵魂好像隐隐约约在追求这什么,只是我不清楚,那究竟是某种未成型的念头,还是某种朦胧的情怀?这份追求让他整个人不得安宁,迫使他去寻找,却又不知该去哪儿寻找。”

但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拉里十分主动,他选择直面这种迷惑,并采取行动,他并没有十足的把握自己的行动会带来答案,但是他还是去做了。

这可能恰恰是现在的我所缺乏的,徒有彷徨,不知行动,难道答案会自己找上门吗?

不容忽视的一点是,虽然他的行为我暂时无法追随,但无妨我把这个理想当做一个高高在上的供奉。

康德说人是自由的,但也要受到某种因果律的约束。康德接着宣称,人只有在确信自己奉行着内心的道德准则而去行动时,他的行动才是真正自由的。

所以即便有些东西我暂时无法触摸,但“心向往之”的力量是巨大的、甚至可能超乎我自己的想象的。

《刀锋》没有向谁宣扬什么,它只是讲了几个人的故事,这几个人各有各的人生­­——沉迷于上流社交场的艾略特,想及时行乐的伊莎贝尔,最终走上自我毁灭的索菲,陷入与上帝的抗争的考斯第,循规蹈矩地追求世俗成功的格雷……

我们只要知道,原来人生还有很多不同的活法,原来只要狠一下心,去跳脱出原本生活的藩篱,外面还有这样一个也令人悲极了哭、也令人乐极了笑的世界,那就够了。

正如毛姆在书的最后所说——“我忽然恍悟,尽管丝毫没有意思要这样做,我不多不少恰恰写了一部以‘成功’为题材的小说,因为书中和我有关的人物无不如愿以偿。”

再读毛姆《刀锋》:这本书对青年人意义几何?_第3张图片

02 人物的结局

因为时间相隔得有点久,小说的有些细节记得不是特别清楚了,所以次要人物的结局只好简单点一下,主要的还是聊聊主人公拉里·达雷尔的结局。

艾略特最后孤独地死去,一辈子在社交场上如鱼得水,看似广交天下知己,但最后的葬礼却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但毕竟在晚年他给教堂和慈善投了大把的钱,除了最后艾德娜没有为他这个过气的交际花准备宴会请帖让他生了一阵子闷气,他这一生以他的角度来看,也不算失败。

格雷和伊莎贝尔两夫妇因为艾略特舅舅留下的遗产,以及拉里的瑜伽修道之术让格雷的头痛神奇好转,最后安然度过了金融危机,他们两人也就继续过着小资生活,没有太多波澜,但也丰衣足食。虽然物质、庸俗、市侩注定将他们的人生包围,但谁又不能说平凡即是福呢?

而两位让人印象深刻的女性(准确地说是妓女),索菲获得了她的死(被歹人杀害,且死状凄惨),心满意足挥别这个残酷的生的世界,去另一个世界同丈夫和儿子重逢;苏珊则完成了从情妇到画家的华丽转变,活成了她梦想中的样子。

回到主人公这儿。拉里认为,人类能够追求的最高理想就是自我的完善。这让我想起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的一层就是自我实现。

那么拉里是不是这个意思?如果简单就这么接受了,没有深思,我觉得肯定会误解他的意思。

拉里最后彻悟后,没有选择隐居修道(这通常是中国古人的做法),而是回到了美国社会生活,当了一个自食其力的出租车司机,只是因为这个职业能够带他走遍美国的广袤国土、见识人间更多的冷暖情仇——他“爱这个世界的万物,并非是因为它们自身的缘故,而是为了寓于它们当中的无限”。

我用自己的话总结为——“入世即遁世”。

所以他在实现“自我的完善”之后,其实是回到了现实生活的,他希望籍此优势而产生一些有益的影响,就算没有人在这种势单力薄的影响下获得与他一样的“彻悟”,那也不必苛求。

我们所珍视的这个世界上的德行是否也许只能跟邪恶相伴共生?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当我们断定某件事情是不可避免时,我们所能做到的似乎也只有尽力而为,然后随遇而安了。

再读毛姆《刀锋》:这本书对青年人意义几何?_第4张图片

03 几点小困惑的探讨

当然,在第一次读完之后,我也产生了一些疑问,并与朋友进行了交流。

比如,在拉里游历世界,与伊莎贝尔等人重逢后,用一种瑜伽修道之术医治了格雷的头痛。这样一种东方神秘精神力量的演示,是只要深入了自己的灵魂,就能够通天,从而获得特异功能吗?

在此之前,虽然毛姆也花费大篇幅讲了哲学,并且借助醉酒的考斯第(谁也不知道他是真醉还是假醉)之口大谈神秘主义,但没有出现如此灵异、脱离人类基本认知的场景描述。

时隔一年重读之后,我总算对这个疑惑有了自己的一些理解。

现实中究竟有什么这样神奇的秘术,我们不得而知。但毛姆着力渲染了拉里的这种能力,我只能理解为这是毛姆试图去外显主人公的蜕变——主人公从游历、修道中获得的思想蜕变,也是让故事能够按照他设计的方向进行下去,似乎也冥冥中注定了拉里的结局。

世界上所有的哲学,都指出了一件事实:探索终极意义有两种方式,或是向内深究人的灵魂,或是向外探索无限的宇宙。

最后的“天人合一”,是一种极难达到的境界。很有可能,拉里·达雷尔已经做到了。

所谓的“疑问”还有,毛姆为什么要安排拉里拥有每年三千美元的固定收入,他不是要追求单纯的精神生活吗?

这件事也在书中的不同阶段谈到过。私以为,最初的时候,拉里并不确定自己究竟想寻找的是什么,所以三千美元顶多是个陪护,让他能够心无旁骛地阅读、游历,而不用担心吃饭、睡觉(当然,也有钱花光饿肚子的时候)。作为对比,梭罗也不是完全自食其力的。

当然,在小说的最后,在拉里“彻悟”后,他散尽家财,只凭赤手空拳、以及前所未有充盈的头脑,便只身闯天下。到达这样的阶段,金钱已经成为一种纯粹的工具,或者更极端了说,简直是一种累赘。

再读毛姆《刀锋》:这本书对青年人意义几何?_第5张图片

04 最后的最后

2018年9月23日,中秋节的前一天,我完成《刀锋》的重读。那晚,我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在这层层迷雾的阻隔中,我籍由《刀锋》愈真切地看见了自己的灵魂,我的内心也就愈痛苦、愈无助。但不可否认的是,偶然邂逅到的,即便只是奋力突破进来的一丝丝光,终归还是美好灿烂的。即便这美好灿烂转瞬即逝,我也稳稳地保有了那份微小而确实的幸福。

感谢《刀锋》,感谢毛姆,感谢我自己。

写于2018年底。

我是西铭。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人,说着自己的话,写着自己的文,走着自己的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再读毛姆《刀锋》:这本书对青年人意义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