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的生活建议 ——读《人生的智慧》

叔本华的生活建议 ——读《人生的智慧》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只写下我所想到的,似乎值得传达给读者的东西; 还有那些在我的记忆所及还不曾被别人说过的、起码不完全是别人说过的思想。——叔本华

近日,读到叔本华先生的《人生的智慧》,初读几行,便热泪盈眶,顿生相见恨晚之感。

读罢,又欲读其成名之作《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奈何本人非哲学专业,对于西方哲学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政治课本里的马列毛与《苏菲的世界》、罗素先生的《西方哲学史》的浅显层面,因此虽满怀兴趣,但作为一个仅仅浏览过西方哲学史大概的医学生,专业书籍未免过于晦涩艰深。

而此书则取自叔本华的《附录与补遗》,其中探讨的问题与世俗生活甚为接近,如幸福、孤独、快乐与痛苦、处事原则等。

我也曾看到许多人摘录过此书的许多格言,其中大部分是关于幸福、快乐与痛苦、孤独此类,如:“幸福的两大天敌,一是痛苦,二是无聊。”想必读者也已熟知,所以我便不再赘述。

此篇文章,我想记录下来的是叔本华给出的一些生活建议,即我们应采取怎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中如何行动。

下面,我将按时间划分,将生活分为三个阶段来讲述叔本华的建议,即过去、现在、未来。


一、过去

1.思想

在遭遇到已经发生的、不可更改的不幸的时候,我们甚至不可以允许自己这样想:事情 本来可以有另外的一个结局;更加不可以设想我们本来可以阻止这一 不幸的发生。 因为这种想法只能加剧痛苦至难以忍受的程度,我们因此也就是在折磨自己了。

我们的记忆中不仅存放欢乐,还会埋葬痛苦。

对于过去的痛苦,叔本华告诉我们应以命运论的观点安慰自己,因为命运论告诉我们:所有发生的事情,都必然发生,是不可避免的。

当然,叔本华也承认了这种想法的片面性,那就是如果过去的不幸确实是可是避免的话,这种想法未免有逃脱责任之嫌。而对于这类不幸,我们应该把它当做经验的一部分,也就是吸取教训、做好反思。

2.行动

要过一种深思熟虑的生活, 并且能从生活经验中汲取一切有益的教训,我们就必须勤于反省, 经常回顾做过的事情和曾经有过的感觉和体验。这是为获得人生经验所做的单独的反复温习。


叔本华的生活建议 ——读《人生的智慧》_第2张图片
痛苦与反思

对于过去的生活经历,叔本华将其比作一本书的正文,对其的反思与总结则是对正文做出的解释。

如果一个人反省和总结很多,但经历却很少,就好比正文只有两行,而注释却有几十行之多;相反,如果一个人见多识广,但反省甚少,那就如一本晦涩的古汉语巨著,正文的许多意思反而读不懂了。

所以,对于过去的生活经历,叔本华提出要及时总结与反省,而毕达哥拉斯也有过相似的论述:“一个人在晚上睡觉前,应该详细地逐一检查自己在白天的所做所为。”其实,这些观点都与我国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十分类似。

对于总结与反思,归结到行动上,日记就是一个很好的表现。

二、现在

1.思想

如果人要享受现时,乃至整个一生, 精神的安宁是必不可少的。为着实现这一目标, 我们应该永远记住今天只有 一次,它永远不会再来。 但是在我们的想象里,今天又将在明天重现。其实,明天已是另外的一天,它也只来一次。

常常有人会计划过多,担忧过多,忘记了享受此刻的安宁,忘记了此刻拥有之物的珍贵,却在失去后开始痛苦与惋惜。

当我们看到某个自己并不拥有的东西时,经常会想:“如果我有这个东西就好了!”我们因此而出现一种缺失感。

叔本华先生则说:“我们更应该这样想:如果我失去了某样东西会怎样?”

用相反的思考方式,则会产生一种满足与欣慰感,从而更加珍惜现在所有的,而不再会为了自己所没有的东西唉声叹气。

2.行动

如果你想把一切都纳入你的控制,那么,你就把自己纳入理性的控制吧!

关于现在,我们除了要有关注眼前事物、珍惜已有事物的思想,叔本华还提到了自我约束的重要性。

叔本华认为自我约束是一个人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因为如果一个人想要自如地支配自己,自我约束是必不可少的。

叔本华给出了如何自我约束的方法,为了达到自我约束的目的,我们必须强化一个想法,或者说了解一个事实:

从出生起,每一个人都必须承受许许多多来自外在的艰难制约,大的制约比如道德、法律,小的有父母老师的教诲等。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了这些制约,生活也就不再是生活了。而对自己适时的小小约束会在以后的日子里避免许多外在的桎梏。

这正如无数个同心圆,自我约束就是里面最小的那个圆圈,而它的存在则比其他任何手段都更有效地使我们避免了外面大圆圈的约束。


叔本华的生活建议 ——读《人生的智慧》_第3张图片
约束的同心圆

而且自我约束是我们自身可控的,当情况苦不堪言时,我们尚可将它抛弃,但是来自外在的束缚却是冷酷无情的,我们对它束手无策。

因此通过自我约束以避免外界桎梏无疑是一个明智之举。


三、未来

人生智慧的重要一点就是在关注现在和计划将来这两者之间达致恰到好处的平衡,这样,现在与将来才不至于互相干扰

有人享乐当下、无忧无虑,也有人杞人忧天、谨小慎微。

很少有人能在现在与未来之间找到平衡点。

叔本华对于过度计划未来持批判态度,他将那些始终活在未来的人比作意大利的一种驴子:在驴子的头上插一根系着干草的棍子,这样就加快了驴子的步伐,因为驴子看到干草近在眼前,总希望向前得到这束干草。

这些人终其一生都是在欺骗自己,因为直到他们死去为止,他们都是暂时地活着。


我们的步伐是否也像那匹驴一般匆匆?

不妨时而停下脚步,

望一望天边的浮云游动,

听一听耳边的泉水叮咚,

毕竟我们所拥有的只有现在。


白云浮动 绿水叮咚

整理后发布于微信公众号:书影寻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叔本华的生活建议 ——读《人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