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产品化,你要懂得“三不主义”

从当老师开始,我就有一个这样的念头,要形成属于自己的品牌,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产品。

成为产品?一个活生生的人怎么会是一个产品呢?

你没有看错,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个产品,我们在用自己的价值给这个社会传递一个信号:我这个产品还不错,你要不要跟我产生联系啊?

可能是做培训机构老师的缘故,我们经常会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能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呢?即老师这个产品要做成什么样子,用户才会满意呢?

答案很简单:满足家长和学生的需求。学生成绩能提高或者学习习惯、兴趣能提升,这就是家长的需求,而当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并且真的比以前更有自信,成绩也得到了进步,学生的需求也满足了。

但问题是:怎么做呢?

我曾经看到这样的做法,你看一下是否可行:

老师听孩子说喜欢吃雪糕,于是每天都给孩子买雪糕。孩子可开心了,于是就会继续上这个老师的课。

你会不会觉得这个老师在迎合这个学生呢?如果孩子家长知道了这件事情,他会满意吗?

显然不会!

所以这不是长期地把自己产品化的思维方式。

罗振宇老师在《知识就是力量》的节目里面,介绍了微信的创始人张小龙的产品逻辑:三不主义:

三不主义:不骚扰,不感动,不迎合

把自己产品化,你要懂得“三不主义”_第1张图片
三不主义

在产品化时代,你不要去骚扰、感动和迎合用户,你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形象雕塑好,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个靠谱的人,一旦你的价值被发现,就会存在传播链条,你的价值就能让更多的人知道。

罗胖举了一个例子:

有一个设计师,每次罗胖的逻辑思维节目播出之后,他就会把节目做成一个脑图,然后发出来,每一期节目都坚持。这样的事情被罗胖发现了,于是邀请这位设计师成为他们最紧密的合作伙伴,甚至支持他创业。


回到我们上面关于老师的案例,如何才能把老师产品化呢?

答案就是:不断地去提升自己的专业实力,给学生更好的教学,帮助学生成长。当学生不懂时,提点他;当学生习惯不好时,改正它;当学生有进步时,赞赏他。如此,老师用真心实意对待学生,你的能力与用心就会得到家长的许可,并帮老师传播。

看到这里,你一定会有所触动,不妨思考一个问题:

你打算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产品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把自己产品化,你要懂得“三不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