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把购物车一次性清空了,为什么没有想象中高兴

双十一双十二都已经落下帷幕,要看的直播一个没少,该买的口红一支没落。

马上又要采购年货了,购物车又被挤满了。

每次清空购物车后,都怀着又期待又心急的心情等待着宝贝的降临。想象着自己拆包时的手麻脚利,拿到宝贝时的欣喜若狂。消费使我快乐,物质使我满足,仿佛人生巅峰就此来临!

可一次又一次,要拆的都拆完了,想用的也用上了,却总会发现自己好像也没有那么的高兴呀。心情很快重回平静,生活也归于常态,并没有因为一台新iphone或者一件新裙子,就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实,大家可能陷入了被称为适应性偏差的心理误区。

大多数人都遇到过类似的心路历程,对新奇事物满怀期待,可当真正拥有过后,幸福感爆棚的体验却并不像之前设想的那样持久,反而很快又回到了平常的状态。

适应性偏差指出,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都是短暂的

对于新事物,无论我们多么热衷或兴奋,我们的新鲜感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退。新东西带给我们的喜悦不管是什么都很难维持长久。

同样,沮丧情绪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淡化,也并不像我们常常担忧的,会带来持续影响。

一石可以激起千层浪,但总会落下。人的心境就像这一池清水,有起伏,有波澜,但平静才是常态。

可以说,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幸福标杆,不论怎样大起大落、大悲大喜,都终归会回到它的附近。


我又把购物车一次性清空了,为什么没有想象中高兴_第1张图片
 每个人都有一个基本的幸福标杆

然而现实情况却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通常都会错误地估计愉快和失望的持续时长。

当好事发生时,我们会预感自己将一生幸福;而遭遇挫折时,则倾向于认为自己将深陷其中而难以自拔。每个人都很难逃出这一心理局限性,如果错误地被其左右,就可能会对未来的前景盲目乐观,抑或是对今后的未知更加恐惧,这些都不利于自我的成长。


我又把购物车一次性清空了,为什么没有想象中高兴_第2张图片


我又把购物车一次性清空了,为什么没有想象中高兴_第3张图片

总有人说,自己要是中了彩票就一生无忧了,可真正拿到巨款的人,那种狂喜依然不会长久,生活也没有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也有人常常陷入对失业的恐惧,想象着自己凄苦

为了防止被适应性偏差牵着鼻子走,我们应该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它,利用它来最大限度地提升自身幸福感,并减少挫折引发的苦恼。

既然幸福感并不能长久维持,那我们就想办法为生活制造更多的新鲜感,持续输入愉悦的体验。

这里分享一个村上春树的故事。33岁以前的村上春树是一家酒吧老板,做着与他以后成名毫无关联的事情。在33岁这年,他决定去当一名长跑者和作家。可这两种选择很难说有什么联系。然而,村上春树睿智地找到了二者的契合点,达到了相辅相成的效果。

村上春树在跑步的时候,即使状态正佳,也不会趁此多跑几公里。到目前为止,跑步对他来说是一次愉快的经历,果断地在此中断,会在脑海中形成对这项活动愉快的印象,进而会期待下一次开始,以此来延展跑步带来的幸福感。这样,坚持跑步变得容易而轻松,甚至是一个享受的过程。

对于写作同样如此,他会在似乎可以继续的地方果断搁笔,那么第二天便很容易进入状态。

相反,如果一口气就耗尽体力和灵感的话,事件带来的幸福感也会消耗殆尽,我们对事件的印象便是疲劳而消极的,不愿意再次从事。

人的实际心理机制就是这样有趣。我想大多数人的常规操作都不是这样的,而常常是怎么都凌晨了还不困,反而越来越清醒,状态正好继续干!恨不得把今年总结后年总结十年总结都一块儿写了。硬是要把自己榨干到最后一刻,达到一辈子也不愿意再用电脑的癫狂状态,产生极度厌恶的情绪后才肯罢休。

总是认为趁着状态好,就应该多做一些,因为下次指不定就是猴年马月了。却没想到,见好就收才是明智的做法。

所以呢,当下次你绞尽脑汁,黄金周加周末加年假,给自己铺排一个环球旅行的时候,不如把长假期拆成多个小假期,从每次小假期中获取愉悦的感受,更能提升自己的幸福感,减少工作中的丧气。

而另一方面,对于令自己烦恼的事情,就不要一拖再拖了,所谓快刀斩乱麻。当你觉得一件事情做不下去,拖延症上身的时候,一定告诉自己,现在停下来只会让自己更痛苦,因为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焦躁会每天定时骚扰你,而你也会时刻担心着它。最好的方法就是一鼓作气,一次完事儿。

让我们再来看看最初的话题,你大可不必一次性清空自己的购物车去贪那点小便宜。反而是增加自己的购物次数,减少一次性购买的数量,或许更能让你在买买买中,体会到现代社会消费至上的乐趣。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又把购物车一次性清空了,为什么没有想象中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