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6条

《伤寒论》第6条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伤寒论》第6条: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之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睡眠,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本条是论述温病与太阳伤寒、太阳中风的区别,治则、禁忌。


这里指出了温病的特征,“发热而渴,不恶寒”。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这里的“太阳病”,是指脉象是浮脉,头痛项强等太阳病类似症状,很象是太阳病,实际上不是太阳病。不要一见浮脉就认为是太阳病,马上发其发,还要进一步审证,脉证并治。太阳病有恶寒,而温病是不恶寒。

要从“体内有热,耗费津液”去解读。

体内有热,耗费津液,发热,口渴,但是与太阳病不同点是不恶寒。要区分开来。

体内有热,耗费津液,不能使用下法,这也是定法,如用下法,更是耗费津液,体内更热,小便少,不利。


体内有热,耗费津液,不能用火攻。如用火攻,乃热上加热,更耗费津液。

条文中说的“风温”是温病经过错误的治疗后的坏病,并不是温病之外又有个病叫风温,更与风无关。

这里仲景列举了温病误下,误汗,误火之后的反应。其实这只是举例,误治后的反应不止这些。

温病本身是体内有热,治法是要清内热,如白虎汤等。

条文未讲治疗方法,湿病治疗散布于六经条文之中。

经典选读

《灵枢经·论疾诊尺》“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

(本条的温病与内经,不尽相同。本条以“发热而渴,不恶寒”为重点)

条文背诵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    )。风温之为病,脉(    ),(    ),( ),多(    ),(      ),(    )。若被下者,(    ),(。    ),若被火者,(    ),剧则如(惊痫),时(  ),若火熏之。一逆(  ),再逆(    )。

你可能感兴趣的:(《伤寒论》第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