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黑即白or连续的》听后感

这是一节关于处事模式的课,可是当我看到这个标题时,实在没有办法把标题的内容与人的处事模式连在一起。唉,到底有什么关连呢?

看到这篇的你不妨回忆一下自己在孩童时期,老师是否拿着黑色的纸问你这是什么颜色?你答:“黑色”甚至在生活中当妈妈给你穿一件白色衣服时问你这件衣服是什么颜色?你回答说白色。当老师在黑板上写下:高、远、胖。问你它们的反义词是什么?你答:“矮、近、瘦”。你是否想过这些训练对你意味着什么呢?它其实是在训练我们的思维模式哦,是不是很惊讶?那这些训练什么样的思维模式呢?

这些其实是在训练我们能对生活中每个当下发生的事做出清晰明确的判断,并快速决定并采取行动。这种思维模式就是非黑即白模式。比如,你在一家服装店看到一件自己喜欢的衣服并当即买下,这就是采用了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也是这种模式的正面应用。又比如你想去逛超市,你的两三岁的娃娃要跟你一起去,可是无论孩子怎样眼泪泪汪汪甚至在地上打滚求你带他去,你依然坚决不带。这也是你启用了非黑即白思维模式,但这个模式是被你负面的使用了。也就变成了固执。

那怎样的模式会让“固执”得以转变呢?那就要借助另外一种思维模式:连续性的。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哪些是在训练我们连续性的思维模式呢?比如我们按照黑、深灰、浅灰、白又或粉红、梅红、大红这种顺序认识颜色时即是在训练我们连续性的思维模式。应用在生活中,比如你和孩子打算乘高铁去某一个地方,当孩子问你如何去时,你若直接回答坐高铁。那是在固化孩子的非黑即白思维模式。而如果你反问孩子:我们除了坐高铁还可以怎样去?孩子若回答:坐飞机、坐长途大巴等等。就拓展了孩子的连续性思维模式。

由此看来人是不等同于模式的。模式其实就像我们手边的工具,用非黑即白,还是是连续性的是由人来决定的。要想灵活的使用这两种模式人应该从这些模中跳出来。比如我们让孩子给我们洗一件衣服,当我们拿到这件衣服时,发现有一个地方没洗干净,如果我们启用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去责备孩子没洗干净,孩子就会觉得我们不讲情理,很难处。而如果我启用连续性的思维模式,跟孩子说这一点没干净没关系不影响穿,而且很喜悦的穿上这件衣服,孩子就会觉得我们很包容。


《非黑即白or连续的》听后感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非黑即白or连续的》听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