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终为始(感赏日志43)

        听了《不指定不认定达到目标的途径》,颇受启发。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真可谓是一语点醒梦中人。

    在这期指导中,锦明老师指出《课程》只是学习资源的一小部分,后续的学习环境占80%的重要性。这一点,我今天是深有体会的。每一种课程,无论写得多正确多详细,无论我们学得多认真多仔细,在我们的实践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死结,这样那样的盲点,如何走出这些困境是课程中不曾点出的。如果,我们能把这些死结在学习环境中展示出来,有老师指点,有群友指引,我们就会很快从困境中走出来。而且在我们的问题得到解决之后,我们会带着成功的喜悦,信心满满继续前行。如果没有人来一句话点醒梦中人,自己一个人死学,我们很可能因为重重困难而罢休。

      我们常常听说"条条大路通罗马”,然而我们却经常是认死理,一条道走到黑。主要原因可能是我们思想不开放,思路不开阔。

      也正是在今天听了锦明老师的指导,我才明白,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并不是只有做好家务一件事,才能让孩子有责任感。有好多途径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的。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做到别人拜托的事等等,这些都可以看作是有责任心的表现。这就要求我们开拓思路,寻找突破点,找到好的途径。不只在培养责任感上是这样,其他的方面也应如此。

  在实现目标上,以始为终。我们要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在这当中,我们要做到不指定不认定达到目前的途径。原因是,我们认定的途径不一定正确,或者说不一定适用于孩子;走这条路径,孩子的阻力会更大。因此,我们要做的是,开拓思路,帮助孩子找到他的优势,用他的优势来对付实现目标中困难,而不是用他的不足来以卵击石;帮助孩子找到适合他的,轻松可行的途径,而不是给他指定途径。

    在孩子处于瓶颈期的时候,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更要找孩子的亮点优点,鼓励孩子,感赏孩子,家长和孩子有好的感觉基调,有丰盛的感觉源点,在好上去追求好。而不是从匮乏的感觉源点出发,这样可能费力而得不到好。这就是锦明老师的"走曲不走直"的一种解释吧。绕过差的,先拣好的关注;放任不要的,聚焦想要的。

“走曲不走直”的另一种意义就是,孩子的困难,在孩子的语境中,是孩子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要带孩子走适宜于孩子走的路,而不是大人自以为的捷径。就像锦明老师举的非洲大象的例子,当大象不带小象的时候,他可以走捷径,走直路,但这条路充满危险和阻力。当大象带着小象的时候就宁愿绕远路,走相对来说更安全更容易的路。所以我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他的难处,理解孩子体谅孩子。

  其实好多时候我是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不知道我的盲点所在;不知道孩子问题的本质是什么。这就要我静下心来,好好思索分析,多咨询。问题的症结找到了,根据老师提供的思路和做法,一切都会迎刃而解的。

感赏锦明老师的智慧和热情。

投射我能把学到的用在实践当中,且熟练应用,进而形成稳定的状态。

你可能感兴趣的:(以终为始(感赏日志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