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与“联”,悟出句子意与理——四下《25挑山工》教学叙事

“画”与“联”,悟出句子意与理——四下《25挑山工》教学叙事_第1张图片

“画”与“联”,悟出句子意与理——四下《25挑山工》教学叙事_第2张图片

“画”与“联”,悟出句子意与理——四下《25挑山工》教学叙事_第3张图片




上课伊始,我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什么是挑山工呢?”我展示了几张挑山工形象的照片,“像这样,挑着重担,以爬上山送货物为工作的人就是挑山工,挑山工是一种职业。”


我向同学们介绍作者冯骥才:“ 冯骥才,1942年出生于天津,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民间文艺家,画家。他创作了大量优秀散文、小说和绘画作品,有多篇文章入选中小学、大学课本,如散文《珍珠鸟》。”



我出示本课生字词,这是第一个学习任务。同学们自由朗读。葛灵菲第一个读,中间一排没读清。徐馨语再读第二排,我强调了“沉甸甸”、“黑黝黝”的读音。同学们齐读。


我出示“学习任务二”:《挑山工》这篇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请拟小标题。我带着同学们明确第一至二自然段是第一部分,第三至六自然段是第二部分,同学们是根据关键句“有一次,我同几个画友去泰山写生”划分出第一、二两部分的,第七自然段是第三部分。


关于第一部分,有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说:“作者看到挑山工走路很快,心里感到很奇怪。”我问:“那概括成小标题呢?”同学们回答:“心里疑惑。”我出示答案:心生疑惑。我告诉同学们:“用‘生’这个动词更加准确,因为作者是看到挑山工爬山比游客快产生的疑惑,所以是产生疑惑,不是一直有疑惑。”


第二部分标题,联系第一部分的小标题,就变得简单了。杜佳泽说出了准确的答案:“解开疑惑。”


第三部分标题,我说:“如果你说‘画了一幅画’,就说明你没抓住最主要的意思。”刘濮阳举手回答:“作者画画鼓励自己勇往直前,因为挑山工不怕辛苦。”她为我们解释了课文内容,分析得对,我表扬她最近很爱动脑筋。“那怎样用四字概括呢?”沈业峻回答:“画图激励。”史书鸿说:“画图赞美。”两个同学用的词语不一样,我建议文抓住“因为我需要它”中“需要”一词再想想,大家思考认为用激励更好。陈恺睿说:“画工激励。”同学的答案也很正确,我出示答案:自我激励。


我请同学们齐读三个标题。



我出示第一自然段,同学们再读一读,体会作者心生疑惑的主要原因。大家说一说,我出示图片,强调“沉甸甸的货物”和“光溜溜的扁担”是产生疑惑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出示“学习任务三”:画一画,挑山工登山走的路线。议一议,为什么挑山工要走这样的路线?


我请陶哲昊和朱俊熙上黑板画一画。他们根据文字,画出了路线图,看来大致意思明白了,但是没画台阶。我强调“折尺形”,“这个词就很形象地概括了他们行走的路线。”我在黑板上演示一遍,我画的线路跟同学们不一样,我首先画了七级阶梯,我一边画一边强调挑山工从台阶一侧,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才到了台阶另一侧,这才算一条线。到了一侧,扁担还要换一次肩。这两点同学们没有注意到。我们合作朗读,我读“他们的路线是折尺形的”,同学们往下读。


我出示挑山工行走的路线动画和游客的路线,两者一对比,大家就明白挑山工登一次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


我用蓝色标出挑山工这样走的原因的句子,请同学们读一读,总结原因。“挑山工这样走是因为?”我让葛灵菲模仿我的句式往下说,“挑山工这样走,一是因为东西不碰在台阶,二是因为省些力气,三是因为膝盖减少弯曲。”我帮助她总结得更简练:“一是货物不碰台阶,二是省力,三是护膝。”


我朗读第二自然段,用不同颜色标出挑山工和游客登山的文字。




我出示“学习任务四”:快速阅读第三自然段,完成下列表格。同学们要填:相遇次数、相遇地点、看见挑山工在干什么。答案都能在文中找到,我带着同学们边找边总结:“第一次相遇地点山下,挑山工挑东西上山。第二次相遇地点回马岭,挑山工坐在草地上抽烟。第三次相遇地点五松亭,挑山工整理挑子。”


我抓住“我们跟你们不一样”,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挑山工和游人有什么不一样?我出示两者对比的表格,作为示范填了第一格:沉甸甸的挑子、没有挑子。我带着同学们再读一读挑山工的话。鲍馨月回答:“挑山工一个劲往前走,游客走走停停。”同学们根据这段对话,总结出来了。我请大家联系前文,大家总结出:“走折尺形的,路长;走直线形,路短。”我出示梳理好的三点不同,再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记忆挑山工的话,随后,我请朱靖宇上台,我演作者,她演挑山工。我讲出自己的疑惑,她有条理地为我解惑。我们的对话,得到了大家的赞美。


此刻,我出示课文内容填空,我和同学们一起说一说:挑山工的一番话让我(  ),让我明白了他们的登山速度并不比游人慢的原因。虽然他们(  ),虽然他们(  ),但是他们(  )、(  )、(  );可不像我们游人(  )、(  ),一路上时而饱览壮丽的山色,时而(  ),时而(  ),怎能不被落在后面的挑山工赶上、超过?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挑山工说着原因,游客却悟出了道理。”同学们齐读:“我心悦诚服地点着头,感到这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沈业峻回答:“游人悟出了做事要一心一意,认准目标,不要随便浪费时间。”


我出示句子“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重点指导大家理解“它”。有了之前的分析,同学们不难理解“它”指什么。大家一起回答填空:“‘它’不仅指这幅画,还指挑山工的精神,作者需要‘它’是用来激励自己。”


此刻,我总结作者悟出的道理:“朝着明确的目标坚持不懈的努力,脚踏实地地前进。”


我出示填空:作者需要挑山工的精神,你需要它吗?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吧!


在学习上,我退步了,我应该___________。


在学习上,我遇到了难题,我应该________。


在__________时,我应该_____________。


大家积极地交流。徐媛曦回答:“在做作业时,要一心一意,坚持不懈。”后来,还有同学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当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来表达对哲理的理解,理解就变得活泼、生动起来。


    我推荐大家阅读冯骥才先生的散文《珍珠鸟》。


“画”与“联”,能够帮助同学理解句子的意思、哲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画”与“联”,悟出句子意与理——四下《25挑山工》教学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