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功停用抗抑郁药物?《转》

做到这四点,成功停用抗抑郁药 | 答读者问

原创: JN  医脉通精神科  2017-08-16

医脉通导读

8月15日,医脉通精神科推送了《图表:精神科药物停药症状一览》一文。以下应读者要求,结合近年来的研究证据,对停用抗抑郁药的相关事宜进行简要论述。

临床工作中,停用抗抑郁药是很多抑郁患者的核心诉求。然而,并非所有患者均适合停药或得以成功停药。简言之,成功停用抗抑郁药的要点包括:

持续、规范、有效的治疗是前提;

把握停药时机,做好充分准备;

科学防治停药症状;

观察随访,巩固胜利果实。

一、持续、规范、有效的治疗是前提

首先,与按需服用的药物不同,抗抑郁药在症状消失、痛苦解除后并不能立即停用。抑郁症的复发率高达50-85%,其中50%的患者在2年内复发。为尽可能降低复发风险,改善总体转归,目前倡导进行全病程治疗,包括急性期治疗、巩固期治疗及维持期治疗:

1. 首先进行8-12周的急性期治疗,旨在控制症状,尽量达到临床治愈,促进功能恢复到病前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 随后是4-9个月的巩固期治疗,此阶段患者病情不稳定,复燃风险较大,原则上应继续使用急性期治疗有效的药物,且治疗方案、药物剂量、使用方法保持不变。

3.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仅发作一次,症状轻,间歇期长(≥5 年)者,一般可不维持治疗,否则建议继续进行2-3年的维持期治疗;多次复发(≥3次)以及有明显残留症状者主张长期治疗。

换言之,抑郁症患者至少需要接受半年到一年的规范化抗抑郁治疗(急性期+巩固期),部分患者疗程更长(急性期+巩固期+维持期)。除治疗时长之外,还需保证良好的服药依从性,如坚持服药的天数占服药疗程的比例≥80%,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服药并不「算数」。

然而在临床实践中,真正使用抗抑郁药达到半年的患者并不多。今年发表的一项纳入527,907名美国抑郁症患者的研究显示,起始治疗6个月时,对抗抑郁药治疗仍保持较高依从性(≥80%)的患者仅占35%,未出现连续30天未用药的患者仅占36%,且大部分治疗脱落发生在最初3个月内。基于上述数据,大部分患者并没有接受持续规范的抗抑郁治疗即尝试停药;这些患者即便在短期内没有复燃/复发,也面临着较高的风险。

抑郁症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残留症状持续存在;之前多次抑郁发作史;首次发作及后续发作症状重;起病年龄早;共病其他精神障碍;慢性躯体疾病;精神障碍家族史,尤其是情感障碍;持续的心理社会应激或功能缺陷;负性的认知观念;持续的睡眠障碍。

巩固/维持治疗结束后,若病情稳定,可考虑终止治疗。然而,基于《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其证据及推荐分级标准仅为4/C,提示此观点的证据及推荐强度尚不高。事实上,精神科疾病的复发风险可能比很多人想象得更高。如2015年的一项针对初发精神病患者的自然观察性研究显示,那些使用抗精神病药至少18个月、症状消失至少12个月、功能恢复至少6个月的初发精神病患者中,每3人中仍有2人在停药后3年内复发。

总而言之,停药一定不是为了迎接下一次复发。作为治疗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停药前应充分评估治疗过程,否则不建议贸然行动:抑郁每多发作一次,日后复发风险增加16%,进而可能发展为需要长期维持治疗,得不偿失。

二、把握停药时机,做好充分准备

即便患者已接受了持续规范的抗抑郁治疗,且当前状况平稳,也建议尽量不在假期前、重大事件(如结婚)及应激性事件发生时结束治疗。

另外,患者在停药前应充分了解停药的基本原则(下文将介绍),复发的潜在危险及常见征象,并提前规划复发后的治疗计划。

三、科学防治停药反应

抗抑郁药停药反应的生物学机制尚存争议;但可以明确的是,其发生率较高且表现多样,如头晕、平衡感受损、头痛、恶心、失眠、生动梦境、感觉麻木、过电感、人格解体、易激惹、幻觉等。有研究者指出了53种抗抑郁药停药症状,其中最常见的是头晕;还有研究者将SSRIs的常见停药反应分为六大类:感觉症状,平衡失调,一般躯体症状,情感症状,胃肠道症状及睡眠紊乱,足见其复杂程度。

大部分患者的停药反应仅持续1-2周,通常程度轻微,但也有长期持续存在的个案。发生抗抑郁药停药反应的高危因素如下:

半衰期较短的抗抑郁药更易发生停药反应。氟西汀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去甲氟西汀的半衰期较长,停药反应发生率低。

停药速度过快(常见于年轻人)时,发生停药反应的风险更高。

有研究者发现,治疗早期不良反应突出的患者更有可能出现停药反应。

若患者缺乏停药反应相关知识,其停药症状可能更严重。

为预防抗抑郁药停药反应,应在停药前即开展患者宣教,告知停药副作用可防可控。另外,研究者均推荐不宜骤停抗抑郁药,而应在相对较长的时间段内逐渐减停,但具体时长仍无定论。相对激进的研究者指出,一些患者可在3天内减量50%并观察,若可耐受,则在随后3天内完全减停。有两项研究指出,每周减停25%的剂量即足以避免停药反应的发生,相当于4周内完全减停。然而,更谨慎的意见为6-8周甚至更长。

对于部分对停药反应较敏感的患者,在停药前先换用氟西汀可能是明智的选择。

若已经出现停药反应,但程度不重,可予以宣教、安抚及支持,症状通常可耐受并逐渐消失。对于中重度停药反应病例,可考虑以下处理方法:

停药过程中联用氟西汀,减停原药物后再缓慢减停氟西汀。

可短期联用其他药物对症治疗,如使用苯二氮䓬改善焦虑及助眠,抗胆碱药对抗胃肠道反应,抗精神病药治疗类精神病及躁狂症状。

重新使用减停药物的初始剂量,再以更慢的速度减停。

认知行为治疗(CBT)可纠正患者对停药反应的不良看法,进而有助于减轻这些反应。

此外,以下要点同样需重视:

患者需明确,抗抑郁药停药反应不等同于酒药的戒断症状,也不意味着抗抑郁药具有依赖性。

部分研究者强调针对停药期患者采取密切监测,主要出于对此阶段患者自杀倾向的考虑,尤其是使用SSRIs者。

有研究者指出,逐渐减量也无法完全避免患者出现停药反应,所以一些患者可能仍然倾向于突然停药,以期「长痛不如短痛」。

部分患者的停药反应可能与抑郁复发相混淆,尤其是持续存在时,须警惕。

四、观察随访,巩固胜利果实

停药后,仍应进行数月的监督随访。若症状复发,应再次接受完整疗程的急性期治疗。

答读者问

牵连观念和关系妄想是一回事吗?

曾遭受童年期情感忽视(CEN)的七个表现

参考资料:

1. 李凌江,马辛.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2015年

2. Keyloun KR, et al. Adherence and Persistence Across Antidepressant Therapeutic Classes: A Retrospective Claims Analysis Among Insured US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 CNS Drugs. 2017 May;31(5):421-432.

3. Mayoral-van Son J, et al. Clinical outcome after antipsychotic treatment discontinuation in functionally recovered first-episode nonaffective psychosis individuals: a 3-year naturalistic follow-up study. J Clin Psychiatry. 2016 Apr;77(4):492-500.

4. Ho SC, et al. Clinical and economic impact of non-adherence to antidepressants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 systematic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成功停用抗抑郁药物?《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