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边界才自由,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小培育孩子深入人心的规则意识

近日,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新闻:

有边界才自由,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小培育孩子深入人心的规则意识_第1张图片

飞机上,有乘客把脚放在小桌板上,被乘务员劝阻后却指责机舱管理不够人性化;女子骑电动车闯红灯与正常行驶的出租车发生剐蹭,未受伤的情况下竟索要高额赔偿;小区门口,未拴牵引绳的宠物狗吓到孩子,妈妈赶狗保护孩子,反遭狗主人拳打脚踢……

有边界才自由,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小培育孩子深入人心的规则意识_第2张图片

有时候,矛盾、误会乃至风险,常源于对规则的漠视。有的人在公共场所高声喧哗,是没意识到“自己声音大会影响他人”,稍加提醒还能改正;但也有人属于“明知故犯”,规则于自己有利就遵守,规则妨碍了自己就破坏;更有甚者,认为守规则是笨拙、迂腐、怯懦,绕过规则得了便宜,才显得聪明、灵活、有本事。有边界才自由,无规矩不成方圆,人尽皆知的俗语,今天依然值得我们深思。

有边界才自由,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小培育孩子深入人心的规则意识_第3张图片

在传统熟人社会,人的流动性不强,熟人之间的评价,构成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标准。现代社会,慢慢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人的流动性大大增强,“住了3年没跟邻居说过一句话”的情况也不鲜见。这样的“陌生人”社会里,人与人之间需要明确的规则来协调彼此关系,定义“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有边界才自由,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小培育孩子深入人心的规则意识_第4张图片

从楼道里“不准倒垃圾”的告示,到国家的成文法律,只有规则才能成为现代社会正常运转的“润滑剂”。也只有通过培育人们的规则意识和守则能力,才能推动我们的社会向着有序、文明的方向挺进。

而不遵守规则就要付出“代价”,才是督促人们遵守规则的重要动力。绝大多数人对法律令行禁止,是因为知道违反法律的严重后果。但法律只是规则的一种。

为什么有行人看到红灯亮起,仍不假思索地闯过去?为什么有人无视禁止吸烟的标识,转过头去就点上一支?为什么有人敢于“碰瓷”,信奉“越胡闹越有利”的歪理?很大一个原因,就在于违反规则的“代价”不高,有时候还能占“便宜”。这样的苗头不刹住,会影响全社会对规则的敬畏。

前些天,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牵动人心。这场悲剧以血的代价警示人们,很多时候规则是生命的“安全带”。“一个不守规则的乘客,一位处置不当的司机,让15条生命瞬间逝去。”

有边界才自由,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小培育孩子深入人心的规则意识_第5张图片

人们在愤懑、感慨、悲叹的同时也在反思,假如车厢里有人警示抢夺方向盘的法律后果,有人上前进行有效制止,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确实,当我们的社会氛围,能对不守规则的行为尽快给出否定评价和制止行动,公共场所的不文明行为就能大大减少。

在互联网、社交媒体的时代,不守规则的“代价”被显著提高了。无论是高铁上霸座,还是景区里破坏公物,只要被晒上网,就不得不承受来自舆论的谴责和压力。在不文明行为可能被随时随地“现场直播”的今天,每个人都需要培养一点尊重规则、敬畏规则的“镜头感”。不守规则的代价需要提高,守规则的意识更需要深入人心。

不久前,一位警察在给违规车辆开罚单时,发现6岁的孩子正在“教育”违规的父亲:“我爸该罚,喊他停在停车库他不听,到处乱停车,就要处罚他。”幼小的孩子不一定懂得违规的“代价”,但却从心底里认同“守规则才是对的”。这样的孩子,才是我们做父母的应该鼓励和值得骄傲的。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在孩子还小的时候,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在孩子心中播下规则的种子,以便他们可以将是非观念内化于心,形成真正的自律,这是尊重他们和被他人尊重所需要的,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养育出自信又自律的孩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边界才自由,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小培育孩子深入人心的规则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