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匠人辈出。匠人们的称谓,现在看来显然已是有些陌生:瓦匠、篾匠、木匠、铁匠、剃头匠、花匠、教书匠……其中一些已变换名称,比如“老师”、“发型总监”、“园丁”,而还有一些则慢慢消散在工业革命后都市的空气里。
如今还有匠人吗?在今天,匠人依然存在。
现在我们所说的匠人,就是那些愿意花一辈子的心血去做好一件事的人。那是一种很纯粹的,用整个的身心、灵魂、乃至生命去做好这一件事,去修行一种技法。
教书育人,并非简单地修行一种技术,所以不提倡做教书匠,但是,却需要做好这件事,那么以匠人之心而为,如何?
匠人之心,首先在于静心。
当下社会喧嚣浮躁,教育也是如此。评价学生的好坏、教师的成败都在于分数,若教师拿不出分数,没有底气;若教师眼中只有分数,又显得功利。一个分数,已经让教师心不得安!
何以静心?通俗来看,看淡名利,山坡上开满鲜花,牛羊把它当作饲料。但其实也难,人也许可以成仙,困难就在于难忘人欲耳。不妨换个角度,从教育的核心来寻求答案。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而非分数。学生的成功或幸福是一生的事,但不是一时的分数。当然,每个阶段的分数上的获得也是他踏上高一级平台的支撑,但他脱离学校进入社会后的时期更长,在学习阶段能为工作阶段做好多少准备,也是教育成功的重要一环。
于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其教学目标显得尤为重要。知识、能力、素养这“三味目标”要协调发展,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分数,更是学生发展需要的能力和终生依附的素养。
目标引领过程,境界决定眼界。课堂中,不妨从容一点,小步走、快节奏的教学模式,不妨改为合理提问、适度启发、耐心等待;一节课是否一定塞进这么多的题目,精选一二,慢慢讲透,让学生不断感悟,可否?课后的作业,要做的讲义,如长江之水,后浪推前浪,是否有必要呢?精选、删减,其实也无妨。
匠人之心,其次在于慢心。
匠人在乎的并非产品的产量,也不是价格,而是品质。在教育领域内,教师如果要从学生的成绩里跳出来,那么就不能太在乎知识的获得,而是能力的提升和素养的形成,尤其是不能把能力的提高和思想的熏陶,直接用知识的告知过程来替代,学生不是产品。
何以慢心?心定气安,无问东西。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专心致志,慢慢地打磨。不妨回归到起点,从教育的定义来寻求答案。
其实,教育的匠心不是体现在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一种悲天悯人情怀下的自我修炼,是自我完善下对学生的发展。
不是棰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得鹅卵石美轮美奂。
台东池上,台湾的慢城,池上的美,云最知道。云忘记时间,无所谓,无所事事,轻松地来轻松去。“云好像是在度假的慢郎中”,到池上的旅人看见山边一抹一抹的云说。
在池上从浩瀚稻海看远山白云,就是一场心灵洗礼。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稻田四季,人生如此,池上的速度,让它丰富。
池上的稻米也特别好吃,为了不受光线的影响,晚上的池上,竟没有路灯。
慢慢地、不受干扰地,这就是教育者应该有的慢性!
匠人之心,最后还需恒心。
慢工出细活,匠人最忌讳急功近利,最需要的是恒久的坚守。而从事教育,要做到这一点,何其难啊!
开学了,新班主任看到搭班老师,见有年轻教师就感到担忧;学校迫于家长压力,年轻教师如果不出成绩,就调整;三年的一轮初中教学,初一、初二中几次考试成绩不理想,但中考完美,和平时成绩不错,但中考失常,也许是后者受到质疑更少,可是有谁能理解前者三年的静心坚持呢?也许是别人看不到希望。
其实,不是因为看到希望而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能看到希望。
水滴石穿,基于两个要点,一是水滴在同一个地方,二是一直在滴。
在教育中,显性的成绩都让人等不起,更何况隐性的能力和素养呢?
所以,匠人之心,在教育中,更多的可能是一种精神、一个理想,是乌托邦!
但人的高贵之处,也就在于为理想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