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博思:忽略常识的创业者,怎么可能走得远?!

“创业可以很简单”完全是误解。再简单的创业,背后都是对行业逻辑的深刻梳理,而且,往往越简单,背后的思考就越复杂。

在我看来,创业就像是一场即兴创作的爵士乐,技能不纯熟之前都是瞎扯。你可以说你在做音乐,但如果没有观众,就变成了一场自娱自乐。

创业又像是战场上的临阵指挥,你必须对现场突发的所有事件和遇到的所有问题,参考当下的背景因素、社会因素、人的因素以及武器装备、战争策略等,短时间内做出你认为的最优决策,而且最重要的是,你的对手也在猜想你的决策而做出他的决策,所以,最后胜负有时候是因为谁更聪明,有时候是因为实力更强,有时候是因为猜对了对手。最后,总有赢家,他有方法也有侥幸。

创业成功这件事,既不能复制,也没有绝对的坑可以避免。避免了坑也未必后续就会更容易。就算创业时你得贵人相助,帮你完成了最难的招聘,没有掉到坑里,但未来的发展中,如果让你独立招聘,你还是会犯错,而且错误还可能无法挽回。

既然这样,创业还有没有可以遵循的地方?我认为,创业中确实有恒定不变的东西,比如初心和愿景、个人品质、决策能力、思维逻辑框架等等。虽然看起来这些东西和创业关系不大,但它们决定了创业最后能走多远。当我们回过头看那些成功者,他们无一例外,都在这些方面做得不错。

现在,我想从务虚的角度谈一谈,创业者必须了解的一些常识。

常识1:做什么、懂什么。

很多创业者一头扎进自己并不懂的领域里去。比如有人看到美甲火了,就去做理发;看到汽车火了,就做电动汽车。就算你多懂一点互联网,也不意味着你可以颠覆什么。

需要说明的是,技术纯熟并不一定要求你年长,或者经验丰富。但是你一定在这个领域里居于领先,或者有独创的思想。而且要能逐渐想得透彻。乔布斯、比尔·盖茨都是第一次创业就成功了,因为他们在各自领域里都处于行业领先而且具有洞察。如果你进入不懂的领域,就算VC的钱维持生存,也未必能够真正撬动行业发展。

常识2:团队协作要重视。

100年前,创新都是来自个人的努力和灵感。50年前,实验室和研究所这样的团队创作开始风行。到今天,企业专门设立的创新部门并不流行了,整个团队人人创新才是主流。

而之所以会成立企业,而非单打独斗,就是因为团队协作会发挥超过个人的作用。一个可能是由几个街头小混混组成的乐队,有可能创造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而把四个最优秀的音乐人士拉到一起却有可能一事无成。

常识3:产品要拥抱用户的预期。

窃以为,“市场教育”是最贵的成本。像滴滴快的补贴大战完成“市场教育”这件事儿,基本上是因为当时滴滴和快的分属腾讯和阿里,所以双方死磕的副作用。对于创业者项目来讲,最好领先市场半步,别自己去完成市场教育,否则先驱就会变成先烈——因为你可能很难熬到成功那一天。

领先半步,你刚好产品成熟遇到需求爆发,这时如果你的产品还骄傲到让每个员工都对外宣讲。那么你就基本成功了。

常识4:必须找到盈利模式形成闭环。

一个只关心钱的企业,无法成为优秀的企业。举例说明:号称只为做最好产品,不惜在很多细节之处花钱,不考虑投入产出比的苹果,上一财年净利润550亿美元。而那些一心想着赚钱的企业,却逐渐被甩在后面。

但同样,如果创业者没想清楚怎样赚钱,又没有拿出最好的产品,这样的创业企业基本会死掉。愿景很清晰产品还不够好的企业或许能活下来;产品很受欢迎但没找到盈利的企业也有可能活下来,二者都不具备的企业——如果谁活下来了,请私信我。

常识5:创业的经验和教训,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看懂。

创业是可以不断修正未来路径的,同时也意味着过去都不可挽回。

高手之间的切磋,放在普通人那里是没有意义的。人的决策都是基于周围无数氛围和环境而定,任何细节变化都会具有决定性。任何坑也只具有参考意义,可能他成功时经历的坑,却是你成功的基础。过去人们都认为苹果长久不了,现在大家却反过来认为软硬件一体化是趋势。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高手之间看经验教训,看到的是决策和逻辑,而你若停留在表面,看到的那些东西就都是错误的。

常识6:没有常胜将军。

马化腾、李彦宏、马云、刘强东,再来一次能像现在一样成功?其实未必。但他们的视野、格局和胆识,决定了即便再来一次,他们成功的概率要比普通人大得多。

在我看来,创业最大的考验是创业者决策和运营的掌控力。他必须几年如一日的去做出无数个细节的决策,带领企业走向长远的格局。

最后,总结两句话与大家共勉:①创业的逻辑可以改进,但事实无法挽回。②复盘时要只有逻辑体系有用,规律和结论总是以偏概全——本文也是一样。

你可能感兴趣的:(赵博思:忽略常识的创业者,怎么可能走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