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檗断际禅师钟陵录(1)

师谓休曰:


“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此心无始已来,不曾生,不曾灭,不青不黄、无形无相,不属有无,不计新旧,非长非短、非大非小,超过一切限量、名言、踪迹、对待。


当体便是,动念即乖;犹如虚空,无有边际,不可测度。唯此一心即是佛,佛与众生更无别异;但是众生著相外求,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能得。不知息念忘虑,佛自现前。更无微尘许法可得,即心是佛。

如今学道人,不悟此心体,便于心上生心,向外求佛,著相修行,皆是恶法,非菩提道。供养十方诸佛,不如供养一个无心道人。何故?

无心者,无一切心也。如如之体,内如木石,不动不摇,外如虚空,不塞不碍;无能所,无方所,无相貌,无得失。趋者不敢入此法,恐落空无栖泊处,故望崖而退,例皆广求知见,所以求知见者如毛,悟道者如角。

文殊当理,普贤当行;理者真空无碍之理,行者离相无尽之行。观音当大慈,势至当大智,维摩者净名也;净者性也,名者相也,性相不异,故号净名。诸大菩萨所表者,人皆有之,不离一心,悟之即是。

今学道人,不向自心中悟,乃于心外著相取境,皆与道背。恒河沙者,佛说是沙,诸佛菩萨释梵诸天步履而过,沙亦不喜;牛羊虫蚁践踏而行,沙亦不怒;珍宝馨香,沙亦不贪;粪尿臭秽,沙亦不恶。


此心即无心之心,离一切相,众生诸佛更无差别。但能无心,便是究竟。学道人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被三乘功行拘系,不得解脱。然证此心有迟疾,有闻法一念便得无心者,有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乃得无心者,有至十地乃得无心者;长短得无心乃住,更无可修可证,实无所得,真实不虚。一念而得,与十地而得者,功用恰齐,更无深浅,只是历劫枉受辛勤耳。

造恶造善皆是著相,著相造恶枉受轮回,著相造善枉受劳苦,总不如言下便自认取本法。此法即心,心外无法;此心即法,法外无心。心自无心,亦无无心者。将心无心,心却成有,默契而已,绝诸思议,故曰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此心是本源清净佛,人皆有之,蠢动含灵,与诸佛菩萨,一体不异。只为妄想分别,造种种业果。本佛上实无一物,虚通寂静,明妙安乐而已。深自悟入,直下便是,圆满具足,更无所欠。纵使三祇精进修行,历诸地位,及一念证时,只证元来自佛,向上更不添得一物;邻观历劫功用,总是梦中妄为。


故如来云:‘我于阿耨菩提实无所得,若有所得,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又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菩提。’即此本源清净心,与众生诸佛,世界山河,有相无相,遍十方界,一切平等,无彼我相。

此本源清净心,常自圆明遍照,世人不悟,只认见闻觉知为心,为见闻觉知所覆,所以不睹精明本体。但直下无心,本体自现,如大日轮升于虚空,遍照十方更无障碍。


故学道人唯认见闻觉知施为动作,空却见闻觉知,即心路绝无入处,但于6见闻觉知处认本心。然本心不属见闻觉知,亦不离见闻觉知;但莫于见闻觉知上起见解,亦莫于见闻觉知上动念,亦莫离见闻觉知觅心,亦莫舍见闻觉知取法。不即不离,不住不著,纵横自在,无非道场。

世人闻道诸佛皆传心法,将谓心上别有一法可证可取,遂将心觅法。不知心即是法,法即是心;不可将心更求于心,历千万劫终无得日;不如当下无心,便是本法。如力士迷额内珠,向外求觅,周行十方终不能得。智者指之,当时自见本珠如故。

故学道人迷自本心,不认为佛,遂向外求觅,起功用行、依次第证,历劫勤求永不成道。不如当下无心,决定知一切法本无所有,亦无所得,无依无住,无能无所,不动妄念,便证菩提。

及证道时,只证本心佛,历劫功用,并是虚修。如力士得珠时,只得本额珠,不关向外求觅之力。故佛言:‘我于阿耨菩提实无所得。’ 恐人不信,故引五眼所见,五语所言,真实不虚,是第一义谛。

你可能感兴趣的:(黄檗断际禅师钟陵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