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杂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
听完无戒大叔的第二堂课,我脑海中浮现出《平凡的世界》种这段话,久久不知道如何开篇。路遥笔下的这段描述,这个场景,从第一次阅读开始就驻留心中,久久都不能忘怀。我希望自己能写出这样的文字,也作出这样的描述,开启一篇经典而有力之作。
平平常常的日子很多,心中的千头万绪也很多。总是希望能够理出个一二三,能作出个五六七。总是希望能够调整写作的思维方式,跳出自说自话的困境,去万物复苏的春天里,遇见更为广阔的天地。
寻寻觅觅,却无冷冷清清。
一大早,忙完日常,打开手机,支起电脑,无戒老师的群里,已经百花齐放了。每个学员都很努力,分享的、思考的、争论的,都非常有建设性意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更是在奔跑的路上,遇见优秀的写作者,优秀的导师。
我觉得这样的记录本身,也是非常有力量的。我本身也是一个非常喜欢记录的人。正如加西尔·马尔克斯说的,“生命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还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
我是一个酷爱记录的人,因为我一直相信记录的力量。泰戈尔《流萤集》中有一段话,“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经飞过,思念是翅膀飞过的痕迹。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留下什么,只要你经历过,就是最大的美好,这不是无能,而是一种超然。”
可惜始终做不到这种超然,我仍然需要记录,来留下点什么,也是希望给出点什么。
微信朋友圈里,从2013年1月到2020年9月,7年7个月,一共发表了1359条朋友圈,其中文字239千字,照片2295张,相当于2.8本《论语》 的条数,32.2本《老人与海》的字数,21.9本《摄影》杂志的照片数,主题分为“馨萌琪缘”,亲子记录A4杂志页321页;“米兰书阁”、“米兰·在路上”、“米兰文萃”、“米兰文创”等读书、旅行、感悟、思考A4杂志页起码300页。
手机备忘录里,ICloud796条。米兰文萃407条,是自己阅读时随手抄录的;米兰心莹117条,是自己阅历时随手写下的。
创作里,113篇文章,18.7万字。坚持原创,少有转载。
记录了这么多,给出了多少呢?自己是丰盈的,但是仍感觉力量很微弱。
听了无戒老师的第二堂课后,我找到了另外一种自信,那就是我的素材矿已建立了。当我想要写日更文的时候,我会回去翻阅,去寻找,也许都记不起当时为何要这样写了,但是至少我能看到曾经走过的地方,想过的问题,看过的书籍,做过的挣扎,听过的故事。
2019年去北京参加总部举办的通讯写作培训班,一个权威报纸的编辑给我们说过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她说,不要担心没有新闻写作素材,尤其是在基层。“基层,有一座新闻写作的大富矿。”
对于企业来说是基层,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是日常。矿是建起来了,但东挖一下,西挖一下,不成体系,所以我需要做的就是深挖。
不仅要往内挖,还要往外挖;不仅要往自我挖,还要往大我挖;不仅要埋头挖,更要定向挖。
跳出自我的生命格局,去包容大千世界。根据不同问题,建立不同的素材库,多去记录新闻热点,聆听身边轶事,关注微博热搜,多往内心探索,日积月累,日夜行动,一步一步去发现、去遇见素材大富矿。
只是如何从矿里运出素材,如何将素材组织好,构建好,去写好一篇文,这可能又是接下来要学习和探索的了。
此时循环播放的歌曲从我写作的专注中而来,字字入耳:
“你看那盛放的花儿,来自期盼的种子;
你看那丰硕果实,来自耕耘的浪漫;
宽广的大河,来自八方汇聚的小溪;
奔腾向前的大江,来自高山的哺育;
和光同行,跌跌撞撞的摸索;
和光同舞,奋不顾身的坎坷;
和光同尘,不为盛名而来,不为低谷而去。”
我们期盼,我们耕耘,我们汇聚,我们奔腾,我们跌跌撞撞摸索,我们奋不顾身创作,不为盛名,不惧低谷。与千千万万爱好写作的创作者们分享、共勉!
(无戒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