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澜阁与于谦祠

造物主太过于偏爱西湖,褪去附加于其上的一切历史,单是风景也足以担得起这盛名。而上苍之手又假借这美景,安排了一代又一代文化巨擘前来,持华夏文明之笔,为西湖的美丽画布涂上了一层又一层历史积淀。唐代白居易,宋代苏东坡,明代于谦,清代文澜阁的丁氏兄弟。每一层都足以支撑一个朝代的盛世百年。

文渊阁与四库全书

也许是命运的安排,我们冒昧造访时西湖在下雨,水洒银线青山飘渺。湖面雾气荡开留得丝丝涟漪,这是否就是“文澜”的来源呢。

文澜阁位于西湖北侧,从浙江博物馆进入,安静地坐落于院子西侧,心甘情愿的偏居于一隅。我们穿过一个圆形的月亮门,分花拂柳曲直阡陌,一座假山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一切有点像白居易笔下的琵琶女: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我轻轻的侧身,她终于露出清秀古典的容颜。那一刻,我很激动。

文澜阁与于谦祠_第1张图片
文澜阁

乾隆自诩十全老人,我想他的文化自豪感肯定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四库全书的修订。没有文化的盛世不能称之为盛世,于是他举倾国之力,聚大清最优秀的文人于故宫武英殿编纂《四库全书》。从乾隆四十六年到四十九年(1782-1785年),共计成书四部,分别放置于北京故宫文渊阁、沈阳故宫文溯阁、圆明园内文源阁和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此也即北四阁。

北四阁是王气和政权的文化加码,而乾隆帝做事情喜欢做到极致,为了福佑江南广大文人儒士,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又组织文人抄成三部,分别放置于镇江金山行宫内文宗阁、扬州天宁寺行宫内文汇阁和杭州圣因寺行宫内文澜阁,也即南三阁。

这七座藏书阁犹如北斗七星,坐落于东方琼宇。乾隆以为七座藏书阁是七重锁,是大清江山万代盛世的文化镜像。奈何呀!仅仅过去66年,一个甲子的黄粱清梦,中华大地上战火兴起,内忧外患,无论是北方龙兴之地还是南方福泽之土都再也安放不下一部图书。

咸丰三年(1853年),南方太平军攻破镇江,战火中文宗阁书阁俱毁;咸丰四年,太平军像蝗虫一样洗劫扬州,文汇阁书阁俱毁;咸丰十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文源阁与藏书在那些强盗眼里分文不值,于是一炬之下皆成焦土。

每读至此痛心不已。我甚至希望那时的英法联军有当年偷骗敦煌经卷的洋人那样“识货”,这样至少能保证文源阁的藏书“活着”,而不是现在这样,骨灰都找不到。

还剩四部。1949年,国民党逃往台湾时带走了故宫里最珍贵的文物,其中包括文渊阁的四库全书。那么我们还剩三部。

其实是两部半。

太平军的战火燃起,杭州也没能幸免。文澜阁内四库全书像是离开母体保佑的婴儿,散落于街头,践踏于野蛮人的脚下。此时杭州有个喜爱藏书读书的文人叫丁丙,偶然间捡起泥泞脏污的散页,忽然间浑身颤栗:书页边的款识明白无误地标识着自己身份,这是四库全书啊!

于是丁丙联合自己的哥哥丁申倾尽家财,收买散页,查抄补录,历时十余年竟补齐了一多半。补好的书先是回归文澜阁,后因战火动荡,几经流转,现藏于浙江省图书馆。像一个金枝玉叶,历经战火几遭劫难,最终因善缘既定残存于世。

推开文澜阁门,踏入槛内的青砖,书柜书橱一排排陈列着。苦闷,寂寥,像被剥夺了胎儿的子宫。我有抽出一个抽屉看看的强烈欲望,那一声空响一定摄人心魄。

而这样的母胎还有另外三处:文源阁的藏书在台北故宫,文溯阁的藏书在甘肃省图书馆,文津阁的藏书在国家图书馆。

国力强盛才配有文化,当年中国之羸弱,受尽屈辱。七个备份又怎样呢,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呜呼哀哉!

于谦祠

如果你告诉我看到这个名字只知道相声演员,快去面壁。

大约二十年前(时间过得真快),有一个人一套书迅速火遍了大江南北,这个人叫当年明月,这套书叫《明朝那些事儿》。由于这套书的可读性和史实性,明史在广大国人中迅速普及。其中有一场战役令人没齿难忘,这便是明英宗的土木堡之变。耻辱啊!大明皇帝居然被北方的游牧民族活捉了!可见英宗不“英”。

就在皇帝“北狩”期间,蒙古人瞅准时机,准备将大明都城一举拿下。那时徐珵主张都城南迁至南京,眼看大明要步北宋后尘,生出一个“北明 南明”来。危机时刻,于谦站了出来,痛斥主张南迁者,并以弥天之勇抵挡了京城的北大门德胜门,挽救明朝于危难之间。

然而这事并未以英雄凯歌而终。由于英宗被也先送回,囚禁七年后,在代宗弥留之际发动“夺门之变”重新登位。夺门之变的功臣徐有贞也即改名后的徐珵(这事很不可思议),他对当年于谦大堂之上厉声斥责其南迁主张怀恨在心。于是花言巧语说服英宗,冤杀于谦。

在这件事情上,英宗的“英”字就是个笑话。死后的于谦葬于故土,幸好英宗儿子看得明白,为其正名,谥号“忠肃”。

十几年前我读《明朝那些事儿》时,总是对当年明月的描写惋惜不已。他说西湖岸边游人如织,倒是于谦祠却门可罗雀,倒是有几个外国青年慕名祭拜。后来我一个同学曾信誓旦旦地跟我说“我去西湖一定要去于谦祠”。

这次走了一遭后对世人有所体谅,确实于谦祠离湖有些距离,人们忙于断桥雷峰塔,自然顾不上这处安静肃穆的青冢。前几年学习强国的推广普及,也使得“千凿百炼出深山”深入人心,说起于谦,很多人都能联想到《石灰吟》和土木之变后明朝力挽狂澜的民族英雄。

就在我们立于墓前祭拜时,一位妈妈问身边的少年“你知道他吗?”“当然啦!他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我们课本上讲得很清楚的。”

忠肃公,你听到了吗?你拼尽全力保佑的国家和少年,都不曾忘了你。请你的英魂继续福佑你爱的民族和土地,千千万万年。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澜阁与于谦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