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的选择,要么换行不换岗,保留了一技之长,能够专注某一些本事;要么换岗不换行,最好能就在同一家公司,熟悉不同的岗位,对以后晋升做管理层有帮助。
最下的选择是换行又换岗,无论现在年龄几岁,对于陌生行业岗位,你的工作经验都是重新开始。
没有谁可以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刚毕业的那几年,可以多尝试,多试错,多换岗位或城市,这时的成本也是最小的。
换多了之后,总能找到感觉,找到内心的需要,内心的安定能守得住寂寞和繁华。
有没有在一家公司从一而终的呢?
体制内单位比较多,公司集团也肯定是有的,60后70后80后会比较多,能在一家公司一辈子从一而终,要么这家公司整体待遇在业内不错,即使不能给高薪,给你的社会身份也是不错,比如很多人在华润,一呆就是一辈子。
要么是个人因素,在大公司呆长了,自己也没那么多野心,大公司细分岗位的技能,不是外面所有的公司都能适合,加上每个月的房贷车贷,就算做孙子,也要忍住。
志平有天和我说,想要做证券投资,我听到后表示很高兴,至少他找到了一个方向,同时也表示担心,毕竟股票投资不只是零和博弈,更是时间博弈,对于换行换岗来说,挑战更大。
大学的时候,志平的专业是海航轮机,这也是我们学校比较王牌的专业,对口方向通俗说是跑船,毕业后他也是选择了对口专业,跑国际航运路线,运输原油。
跑船确实能攒到钱,一年10个月,几乎都是在船上渡过,吃穿住都在船上,没有其他额外消费,不像我们陆地工作,同样是10万一年,到年底一看,我们还能负债30万。
也有人跑了几年船,没攒到钱的,比如一到码头,内港休息的时候,跑去玩女人,领略不同国家女人风情,大家都是荷尔蒙最旺盛的年龄,也是生理本能需求,这样一年到头就容易一场空。
缺点也是比较明显,很少和家庭团聚,和陆地有点脱轨,总是会慢几拍才能跟上社会节奏,如果都不玩手机,不看资讯,几乎就是与外面的世界隔绝。
过去有人可以在船上工作到退休的,因为过去的钱更值钱,跑船的待遇也高,现在选择和诱惑也更多,跑船的待遇显得没那么多竞争力,很多人都是毕业后跑几年攒点钱,然后选择陆地的工作谋生。
志平跑了7年,赚到了所在老家城市的一套房,这两年和哥哥开始接触股市,时不时喜欢和我分享收益,看来还不错。
我还指望以后有一个同学是船长,也好骄傲骄傲,志平思考了很多,最后选择了做股票投资,幸运的是他哥哥也是做这块的。
股票投资钱来的快,一天的收入抵过我一年的收入,亏起钱来连内裤都找不到,所以我也是很佛系,买了股票就把软件删掉。
门槛进入越低的行业,进阶难度也越难。就像很多人开小卖部,开餐饮店,做保险等等,最后持续赚到钱的,都是非常少数。
买股票谁不会,动动手指的事情,但真实情况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群体大多数选择从事金融。
对于绝大多数人,都是非科班出生,金融钱来的快,但赚到大钱则是少数,重点是这群人又特别低调,你也不知道那些大佬钱有多少。
很多有钱人都是上福布斯排行榜的,做金融这群人,则是有钱人背后的有钱人,对资本隐藏得更深。
就像段永平这样的股票投资水平,国内也有不少,但是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出来分享,在私募内圈绝对是王者。段永平有多少钱,可能他自己都不知道。
金融的科班出生最好是本科数学,研究生金融,是比较好的组合,也更受投行喜欢,从业资格证,则是基本准入门槛。
国内很多城市都可以考从业资格证,我推荐他要多用B站,90%以上的知识点,都可以通过B站学习,可以不用浪费钱报培训班,最后考过了。
志平也找到家基金公司,做市场行情分析。这几年用真金白银买来的血本经验,足以让我对股票投资能有些自己的心得感悟,时不时我就和志平分享我的观点,还有些好的资讯。
他也常说,你这定力不做股票投资太可惜了。
我也是虚荣成份比较多的一个人,我不想要以后孩子写爸爸的职业是炒股的。
股票接触多了,最大的感悟就是远离股票,就像远离毒品一样。
个股的波动太大,尽管是理财股著称的股王茅台今天能到3000,明天能到5000,后天都有可能跌倒1000,黑天鹅无处不在,谁都不知道市场会怎样。
很多人幸运抓到只创业板,一天能赚10%的收益,乘以年化基数,是不是很牛逼,但是一年到头,年化10%的绝对是厉害的。
远离个股,多选择稳定基金,不求暴富心态,但求稳定增长,就已经很无敌了。
对于我们这样普通百姓,股票就好像是赌场,只要一天还在桌上,总会把你赔得找不到内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