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网络体系结构(1)

本系列笔记基于谢希仁编著的《计算机网络》第7版


目录

  • 网络基础机构
  • 互联网通信方式
    • 互联网核心-路由器
  •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 物理层
    • 数据通信系统
    • 传输媒介
    • 信道复用


网络基础机构

当前互联网已经形成了多层次ISP的结构

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从互联网管理机构申请大量IP,用户向某个ISP缴纳费用获取某个IP的使用权(IP只能租不能“零售”)
在我国,大的ISP就是电信、联通和移动了。最近中国广电也加进来了,但还是通过和移动合作,目测成不了气候。

根据服务覆盖面积,ISP可以分为主干ISP、地区ISP和本地ISP三个层次
【计算机网络】网络体系结构(1)_第1张图片
                           图1. 基于ISP多层结构的互联网
图中IXP称为互联网交换点,作用是允许两个网络直接相连交换分组,不需要通过第三个网络(主干ISP)连接起来了,可以有效减少分组转发耗时。

截至2016年,全球有226个IXP,主要分布在欧美。


互联网通信方式

可以分为两大类:客户-服务器方式(C/S)和对等方式(P2P)

在C/S中,客户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
而P2P并不区分服务请求和提供方,通信双方即提供服务也请求服务

互联网核心-路由器

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
1)电路交换
电路交换的特点是: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通话的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

建立连接(拨号请求建立连接,被叫用户接受连接请求)-> 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 -> 释放连接(归还通信资源)

2)分组交换
可以看到,其实电路交换模式下,线路的传输效率比较低。而计算机通信一般是突发性的,不会一直上传或者下载。

分组交换将待发送的全部数据称为报文,首先将报文等分成一个个数据段,在每个数据段前面加上控制信息(目的地址,源地址等)就形成一个个分组(也称为包)

路由器收到一个分组后,先暂时储存,检查其和控制信息,查找转发表,根据目的地址确定合适的接口转发出去,把分组交给下一个路由器,直到最终的目的主机。

因此路由器需要及时更新网络拓扑的变化(加入、阻塞、节点故障等),创建和维护路由器中的转发表,才能在网络中找到最优的转发路径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3年提出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也就是所谓的“七层协议体系结构”

但因为历史原因,非国际标准的TCP/IP(四层协议)最终被广泛应用
【计算机网络】网络体系结构(1)_第2张图片
                         图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 应用层
    应用层协议定义的是应用进程间通信和交互规则
    如域名系统DNS、支持万维网应用的HTTP、支持电子邮件的SMTP等
    应用层交互的数据单元为报文
  • 运输层
    运输层负责向两台主机进程间通信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
    运输层主要使用以下2种协议:
    1)TCP(传输控制协议)- 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2)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的数据传输服务(不保证数据传输可靠性)
  • 网络层
    网络层负责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
    网络层把运输层生成的报文段(TCP)或用户数据报(UDP)封装成分组(也称包)进行传送
    在TCP/IP体系中,网络层使用IP协议,因此分组也叫
    IP数据报
  •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将网络层产生的IP数据报组装成,每一帧包含数据和控制信息(如同步信息、地址信息、容错控制等)
  • 物理层
    物理层传输的数据单位是比特
    其任务是确定多大电压表示“1”和“0”,以及连接电缆的插头应当有多少根引脚,各引脚应如何连接
    【计算机网络】网络体系结构(1)_第3张图片
                             图3. TCP/IP体系的表示方法

物理层

数据通信系统

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可以分为3大部分:源系统、传输系统和目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网络体系结构(1)_第4张图片
                               图4. 数据通信系统模型
信道表示向某个方向传送信息的媒体
因此一条通信电路一般包含一条发送信道和一条接收信道

  • 单向通信
    又称单工通信,无线电广播、有线电广播和电视广播属于该类型
  • 双向交替通信
    又称半双工通信,一方发送另一方接收,过段时间可以反过来
  • 双向同时通信
    又称全双工通信,通信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一般将来自信源的信号称为基带信号
基带信号往往包含较多低频成分,而许多信道无法传输低频因此必须对基带信号进行调制
1)基带调制
仅对基带信号的波形做变换,使其与信道特性相适应,也称编码
变换后的信号仍然是基带信号(数字信号)
一般有不归零制、归零制、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几种方法
【计算机网络】网络体系结构(1)_第5张图片
                               图5. 基带调制常用的几种方法
2)带通调制
使用载波做调制,把基带信号的频率范围搬移到较高的频段,并转换为模拟信号
一般有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3种基本调制方法
【计算机网络】网络体系结构(1)_第6张图片
                               图6. 带通调制常用的几种方法

传输媒介

分为引导型传输媒介(有线)和非引导型传输媒介(无线)
1)引导型传输媒介

  • 双绞线
    可传输模拟/数字信号,传输距离10公里,再远需要加信号放大器,超5类线可达到125MHz带宽。成本低,应用非常广泛。
  • 同轴电缆
    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性,带宽接近1GHz,目前应用不多,基本被双绞线取代。
  • 光纤
    利用光脉冲通信(有脉冲为1,否则为0)
    光纤包层折射率低,纤芯折射率高,从而使得光线发生全反射,沿着光纤一直传输
    【计算机网络】网络体系结构(1)_第7张图片
                                 图7. 光纤通信原理
    光纤传输速率高,损耗小,可达到3000GHz的带宽
    抗雷电和电磁干扰性好,无串音干扰保密性高,体积小重量轻

2)非引导型传输媒介

  • 微波通信
    频率范围为300MHz~300GHz,在空间中直线传播,因此需要中继站
    可传输电话、电报、图像、数据等信息,信道容量大,传输质量较高
  • 卫星通信
    频带宽,信道容量大,通信距离远
    传播时延高,成本高

信道复用

1)频分复用(FDM)
用户在分到一定频带后,在通信过程中始终都占用这个频带
所有用户在同一时刻占用不同带宽资源
2)时分复用(TDM)
将时间分为等长的TDM帧,每个用户在每个帧中占用固定序号的时隙
所有用户在不同时刻占用同样的带宽资源
3)统计时分复用(STDM)
是TDM的改进,集中器缓存每个用户的数据到一个STDM帧(没有就不存),存满了就发送
4)波分复用(WDM)
针对光纤通信,指用一根光纤同时传输多个频率接近的光载波信号
5)码分复用(CDM)
也称码分多址(CDMA),每个用户可以在同样的时间使用同样的频带进行通信

你可能感兴趣的:(web,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