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是中国版创客运动的技术引擎

开源是中国版创客运动的技术引擎_第1张图片

开源(Open Source)是1998年2月3日提出的概念,是开放源代码,并遵循开源许可证,可进行自由传播的软件。所谓自由传播指可以自由发布、自由复制、自由修改、自由使用。不同的开源许可证规定不同开源软件具有不同的自由度。自由软件(Free Software)具有最大的自由度。开源软件是有商业模式的,而自由软件没有商业模式。

自由软件创始人斯多尔曼为对抗私有软件或专有软件潮流,写出了《GNU宣言》,开启GNU计划,通过开发不受约束的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及编程工具,来推广自由软件模式。同时GNU建立了通用公共许可证,提出左版模式,作为自由软件的发行原则。

1984年10月斯多尔曼创立“自由软件基金会”(FSF)。自由软件基金会一直从事GNU系统编写工作,花力量开发GNU操作系统的内核Hurd,由于种种原因,Hurd的开发未及时完成,使GNU系统的编写工作也功亏一篑。

1991年林纳斯·托瓦兹开发Linux操作系统,将Linux在GNU GPL下发布,自由软件基金会就将Linux置换未成熟的Hurd作为GNU操作系统的内核,并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可运行的操作系统。斯多尔曼将其称之为GNU Linux。

1998年2月3日在加州的一次战略会议上由Chris Peterson首次提出了开放源码的概念,次日开源获得Linus Torvalds的支持并给他们以非常重要的版权许可说明,Bruce Perens发起建立www.OpenSource.org网站。1998年4月7日Tim'O Reilly主持“Free Ware高层会议”通过了传播“Open Source”的必要性。

1998年4月,Open Source和Free Software由于学术和意识形态的差异爆发了一场争论,最终Open Source占了上风。斯多尔曼开始是支持Open Source的,后来变成Open Source的反对派。

开源社区开发机制是开放环境、分布格局、社区组织、自由参与、大众开发、协调创新、资源共享、民主讨论、测试验证、对等评估、维护升级。开源文化以创新为发展基轴,具有开放(开放标准、开放环境)、自由(自由发布、自由传播、自由复制、自由修改、自由使用)、共享(共享资源)、协同(协同开发、协同作业、协作生产)、绿色(开源支持绿色可再生能源和绿色环境及零边际成本效应)和民主化(信息对称化、开源民主化)等基本特征。

开源是利他主义或共产主义的,专有软件或私有软件是利己主义或资本主义的,开源的商业模式也是利己主义的,开源只有与其商业模式结合才能作出贡献。

今天开源已成为软件的主流。据Gartner预测:到2015年,85%商业软件会使用开源软件;到2016年,95%主流IT企业或组织直接或间接在其“关键任务系统”方案中使用开源软件。

开源已成为今天分享经济的技术基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中国要发展分享经济,促使我国经济转型进入新常态;发展分享经济也成为今天美国总统竞选辩论的焦点)。

分享经济是使商品、服务、数据、资源、人才、体验等具有分享机制的经济社会体系。分享模式实质是产权革命,把传统所有权分裂为支配权和使用权,使用权高于支配权,流行的商业模式是以租代买,所有者出售的产品免费,向使用者收取服务月租费,云计算模式就是一种租赁式的分享经济模式。

笔者曾列出七个分享经济模式:开源模式、云计算模式、互联网企业经营模式(如阿里、优步、Facebook、Airbnb、微信)、硅谷1099模式(雇佣千类专业人员)、应需临工模式、绿色共享模式、金融领域的股权众筹和P2P等。

开源与互联网理念相通。互联网是基于开源的技术和应用建立起来的,如果没有开源文化就不会有现代互联网。开源已成为深度信息领域的主流技术和系统选择。举例来说,大数据的应用平台Hadoop、Spark、Storm等均是基于开源技术的。开源是“互联网+面向知识社会创新2.0模式”的优选项,作用、融合于传统工业系统促其重构智能工业体系(或新业态)。

面向知识社会创新2.0模式的运作机制是:在工业社会物理空间之外构建一个超越时代面向知识社会的虚拟空间,如此才能对传统生产方式产生颠覆性创新效果。虚拟空间是以互联网为载体,储存数据、知识资源,汇聚深度信息技术和适配的先进的体制/管理模式,为重构现实的物理空间中的传统行业或传统生产方式,要将虚拟空间与物理空间对接,将虚空中的数据、知识资源置换物空中的人力、自然资源,将虚空中的深度信息技术作用,融合于物空中的传统生产方式,促使其重构、提升为新的生产方式或新的行业形态。

相对于“工业社会创新1.0”模式,“面向知识社会创新2.0”模式是超越一个时代的创新引擎,可写成“互联网+创新2.0”模式,并扩展为定式为“互联网+创新2.0+传统工业系统重构新工业形态(或智能工业系统)”。创新2.0不光是技术创新,它包含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体制创新的综合创新。开源是创新2.0的优选项。

开源是创新的捷径。目前全球排名前10的IT企业,当其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时,有80%的软件创新成果来自企业外部的开源软件,而企业内部开发的自创成果只占20%。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版创客运动的技术基础是开源硬件+开源软件。

去年以来人工智能研发巨头先后宣布将人工智能的平台、引擎和工具包实行开源。如Facebook开源一组基于Torch的深度学习工具;Google将其全新的深度神经网络、深度学习引擎Tensor Flow开源;微软开源其机器学习工具包:分布式学习工具DMTK;IBM开源其机器学习平台System ML等。

国内针对核心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关键应用软件)组织基于开源的协同(含自主)开发创新,以达到安全可控。

鉴于此,国内外开源正在掀起大发展的浪潮,国内更是高潮迭起。但国内开源人才显得奇缺。去年笔者曾先后与Linaro CEO George Grey和开源创始人之一John Madogg会晤,他们正在接受华为、阿里巴巴、大疆、中兴、紫光等企业的一批工程师的开源培训,接受他们开发智能终端、微处理器的适配开源架构和软件,他们认为中国开源人才不足,愿意协助我们创办“开源大学”或以培训中心起步。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你可能感兴趣的:(操作系统,大数据,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