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夜半持山去”

“有人夜半持山去”

——刘禹锡创作诗境的境遇与分析

摘 要:刘禹锡是一位将哲学理性寄托于文学感性之中的诗人,自顺宗永贞元年 (公元805年 )永贞革新的失败,至宝历二年 (公元826年 )罢和 州刺史,在其二十二年的贬谪生活中,刘禹锡借助其充满韧性的创作思力极大地表现 出了在 维持 自我心性方面的力量 本文通过对其诗歌 与境遇的分析比较 ,展示 出诗人在荣辱得 失不定的境遇 中的通达而释然 的心境 。

关键词:刘禹锡 人生境遇 心境 达观

《庄子 ·内篇 ·火宗师第六》有 膏:“夫减舟于壑 ,藏山于泽 ,消之于山,谓之固矣 !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 ,昧者不知也。”庄子在这里对世间万物无休无止的干瞬万变进行了形象的哲学思考和人文关怀。人总是对人生的易变充满了无力感 , “夜深人静时,从人壑深泽中负舟而走的 ‘有力者’是一 个强劲的意象 ,代表了死不可抗拒的力量”。】然而 ,有这类诗人却拥有着更加有韧性的思维状态和维持自我心性

本源平静的力量,这仗得他『可以拥有一种豁达的胸襟来抵抗对人生无常和人世兴衰的恐惧 。而刘禹锡就是这类诗人中在唐代历史时期中出现较早的一位 。他所拥有的智慧和坚韧的思想力,可以使其感悟到庄子对 “有力者 ”更加有力量的打击 : “……藏小人有宜 ,犹有所循 。若夫藏天下 于天下 而不得所循 ,是恒物之大也。” ( 《庄

子 ·内篇 ·大宗师第六》)在这里 ,时间与空间所独有的那种超乎人类思索范围的永恒,使得人世间的一切兴哀荣辱的轮同变得渺小而荒唐,而刘禹锡则正是将这种哲学家的理性寄托于诗人的感性之中,从而在荣辱得失不定的境遇中获得了通达而释然的心境。

一、 “前度刘郎今又来”——流离辗转下 的个人心境

就刘禹锡的个人境遇而言,发生在顺宗永贞元年 (公元805)的永贞革新的失败,为刘禹锡人生中二十二年的贬谪生活拉开了序幕,被贬的还有与其同年进士及第的莫逆之交柳 宗元。因为柳与刘相互之间的人生经历与仕途境遇极其相似。柳子厚自己也曾为此相似感慨不已:“二十年来万事同” (《全唐诗》第351卷032首 《重别梦得》 ),因而

将刘诗与几乎相同境遇下的柳宗元所著诗文进行对比,将更能体会刘禹锡对个人荣辱不 以为意的豁达观念和其通透了然的人生观 。

自永贞元年 (公元805年 )刘与柳分别被贬为朗州司马和永州司马,到元和 十年 (公元815年)二人返京,再到分别复出为柳州刺史和连州刺史,十几年的时间里 ,柳宗元所写的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江雪》、 《溪居 》和 《永州八记》

一个 “怒 ”字 ,一个 “烹 ”字 ,就揭示了项羽的残忍 。不仅简略而且十分传神。发展至变化的时候,已经开始省视细节描写和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以反映人物的性格。例如: “霸干帐中盛寝之次,不觉精神恍惚,神思不安,突然惊觉,遍体流汗。”这表现出项羽多疑的性格 。又如:王陵偷袭楚营前, “遂乃揭却一幕,捉得 更官健 ,横拖竖拽,至王陵面前。陵左手揽发 ,右下抬刀 ,头随刀落,含舡洒流叫方 ”这就是一段细节描写,表现出汉将王陵的将材。

通过对 《汉将王陵变》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史学叙事和文学叙事的异同确实是很 明显的,但是如果分开看待,孤立的、未经组织的素材则如同一堆砖石块。如果说我们

把历史著作或文学作品比作高楼大厦,那么如同砖瓦石块只有经过了构建组合才能建成高楼大厦 一样。 一部完整的历史著述或文学作品,也离不开事实素材的连接组合 。历史叙事,以真实素材出发,在 “ 言之有据 ”的基础上,力求“言之成理”。文学叙事从虚构素材 出发,也以 “言之成理 ”为标准,也能达到 “言之成理 ”的效 _粜。 岂不是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二者不可等同,但是二者也不是对立的关系。

参考文献 :

【1】张耕华. “言之有据” 与 “占之成理”: 史学叙事与文学写诗的唯物辨证关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人夜半持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