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扔东西

断舍离有它的工作机制,就像人们的新陈代谢,首先就是“出”。而“出”就是从扔东西开始。

知晓断舍离的工作机制,明白舍弃东西的效果,更新对待事物价值的观念,只有这样,身体才能觉醒,我们才会自觉地做出行动。  ---山下英子

如何扔东西,需要合理的方法。

在对居所杂物进行断舍离的同时,脑中也要进行断舍离的作业,即进行思想观念的整理。这样可以对我们自身进行“体质改善”,改变我们无法放手,总是囤积货物的毛病。---山下英子

比方我们减肥,需要控制饮食,多排毒,但是长时间进行减肥的话,就需要搞清楚“该吃什么东西”,“怎么吃”,“正确的方式应该是怎样的”等等。断舍离也一样。

断舍离-扔东西_第1张图片
整洁

首先我们需要观念上的断舍离:

1、认识现状:当我们决定断舍离作业开始,首先需要摒除让自己士气低落的旧思维和旧观念,我们需要清楚知道现在空间的现状是如何的,物品凌乱的情况,过量的情况,堆积的情况等等,我们需要开始对空间现状变的极其敏感,需要迫切改变的欲望,通过物品的量来了解空间的质,对现状有一个立体的认识。

2、停止自我否定:不再自我否定,必须激发断舍离的欲望,需要激发改变现状的急迫性。

3.、描绘家的具体构想: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完美家居空间的期望,有的希望简约式,有的希望民族风格,有的希望流行风格,功能性为主,人文性为主等等,每个人都希望拥有健康舒适的居住空间,但现实无情的破灭了这些美好的理想愿望,那么现在此刻,请把它们捡起来变成你的动力吧。

其次是物质上的断舍离:

1、拿出杂物,俯瞰:把杂物全部拿出来,摆在平面位置,然后对它们进行俯瞰。拿出来以后我们可以对空间物品的"体"进行理解,平常我们只看到放置的物品的“面”,而忽略了里面的“体”,全部拿出来,心中一目如新。在开始实践断舍离时,要从少量的,小单位的着手,不要一下子从大家伙下手,这样可以避免“受打击”。

2、扔掉“怎么看都是垃圾”“废品”的东西:顾名思义,废品,不能用的东西是断舍离的第一选择,这里还有一样是“忘却物”,它们无处不在,存在放固定空间,是被遗忘的物品存在,我们居住的空间,有80%是忘却物,在使用的东西只占了20%。就像商业上的“二八定律”,断舍离把这些忘却物比喻成“忘却的大叔”,它们无处不在。很现实的画面就是当你发现它时,就像此刻的提问:你还记得我吗?

3、以自我·时间为判断基准,考虑自身与物品的关联度,再进行取舍:此杂物筛选遵循以下原则,对现在的自己非常重要的东西,是否是现在的我喜欢并且想用,物品与现在自己的关联度是否是必要性为前提。物品与自己的关联度会随着时间而变化,同一件物品在不同人中会有不同的评判,也有不同的关联度,我们需要领会并逐渐树立正确的“人事物三者关系网”。

4、以必要·合适·愉快为标准进行取舍:对现在的我来说,那些“不需要·不合适·不愉快”的东西应该处理掉。不需要的东西,丢了也不发愁;不合适的东西,对现在的我不合适;不愉快的东西,使用会有违和感和不愉快的情绪。此类物品与“忘却物”差生鲜明对比,我们称之为“留恋物”。留恋物的特征:以前和未来都有用,但是现在无用。以此标准进行杂物筛选,坦然面对自己的感觉,有意识的进行取舍,有助于提升“断舍离EQ”。

5、收纳在杂物最适化之后进行:在断舍离的前提之下,收纳与传统打扫的区别就是扔东西和移动东西的区别。只有经过前面的筛选扔出过程,空间才会压缩至合适的空间,然后利用正确的收纳法进行收纳。收纳的原则:合理分类,751空间占比规则(看不见的空间如关闭的橱柜物品7成,看得见的空间如碗筷柜物品5成,展示性的空间如玄关1成),先出后进循环原则等。

断舍离分别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进行,两者同步才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思维方式也逐步更新,当物品数量减少到最适量时,再进行收纳。

你可能感兴趣的:(断舍离-扔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