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被我们过分高估的“美式教育”

那些年,被我们过分高估的“美式教育”_第1张图片
image

撰文丨大胯


写在前面

一旦提到“美式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我们的脑中可能会立马闪现出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等常春藤名校的大名。

由于这些常春藤名校大都为私立大学,很多人潜意识里还会将“私立大学教育”等同于“美式教育”,甚至有“如果到美国就要读私立大学,否则还不如不读”这样的说法。

正如那句俗语说的:

外国的月亮比较圆。

虽不明说,但在我们很多中国老百姓心里,还是很羡慕以常春藤名校为首的“美式教育”的(以下简称为“美式教育”)。

甚至很多人觉得“美式教育”哪都好,最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哪怕是比较理性的人也会用“瑕不掩瑜”来夸赞“美式教育”。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么?“美式教育”是否真的被我们过分高估了?

如果你看过之前的一篇文章《换个角度再看“纠结”》会发现,选择一个好的学校算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儿”了。

想要做好这个“选择”,我们应该换个角度重新审视“美式教育”,用更客观的视角来重新刷新一遍我们对于“美式教育”的固有认知。


正文

1

原生家庭才是起跑线

我们总是习惯把国内的教育称为“应试教育”,把“美式教育”中的常春藤名校提供的教育称为“素质教育”。

表面看起来,的确是这样的——能够入选常春藤联盟的大学,几乎是全世界公认的好大学,从这些大学里走出来的很多学生都成了社会名流。

这就或多或少给我们传递了这样的信息:因为从常春藤盟校出来的社会名流素质都很高,所以常春藤盟校就能够提供非常好的素质教育。

但是如果深挖一下:

我们现在经常听见的那些牛得冒烟儿的学校,比如,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最早的时候,它们并不是很大的学校,而是一些地方贵族建立的区域性学校,仅招收本地的贵族子弟。

从“本地”和“贵族”两个限定条件上来看,会发现

这些大学最初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普及”,而是为了“隔离”。

后来,到了19世纪后半叶,美国的铁路开始普及,逐渐把美国各地联系起来。这就促使各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更加紧密。

这些区域性学校的贵族们意识到,该和其他地区的贵族们相互结交一下了。具体怎么结交呢?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方式就是:让不同的贵族子弟上同一所学校。

于是,原先的那些贵族学校开始面向全国招生,但是招收的学生依然要求是贵族家庭出生。

为了排除平民子弟,这些大学设置一个门槛,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希腊语和拉丁文。但是由于这些平民子弟高中读的都是公立学校,根本不教这些内容,所以他们就“天然”被排除在外了。

而那些贵族子弟想要进这些名校就非常容易,几乎是提交申请就能录取,跟今天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完全没法比。后来,贵族精英意识到了两股变化:一是社会新势力不断冒头,依旧选择闭关锁“校”,可能危害到他们的统治利益;二是贵族学生的学业成绩普遍不佳,让名校脸上无光。

于是,他们做了下面几件事情:

首先,在1910年,部分贵族大学率先取消希腊语和拉丁文的考试,让公立学校的平民学生有机会被录用。但是这一开放就不得了了,他们发现犹太学生成绩太好,很容易就通过考试,他们就不乐意了,

然后,他们做了几个“微调”:

  • 光成绩好不行,必须要有老师的推荐信;
  • 光有推荐信不行,必须要通过校友面试;
  • 光通过校友面试不行,必须要有一项体育特长;
  • 光有体育特长不行,如果你是校友的孩子,再加个分……

最后,因为这些“微调”,最终“逼得”这些学校“被迫”重视体育。到1965年的时候,常春藤联盟成立,这是一个由美国东北部地区的8所大学组成的体育赛事联盟。

对!你没有看错,常春藤联盟最早的时候是一个大学体育赛事联盟。最后的结果,就是今天的样子——他们既重视考试成绩,也“要求”体育特长这类的“素质”。

从这个角度望过去,你就会知道,这个联盟哪是为了促进美国青年的体育运动,常春藤联盟的本质是,供美国上流社会子弟上大学、社交的地方。

到这个时候,你会发现:

这些大学的初心,不是为了“素质教育”,而是为了“稳住血统”。

站在这些大学的角度来看,确保贵族子弟的录取比例更重要,所谓的素质教育或是培养品格并不是他们的重点。

更重要的是,他们需要的并不是普遍的“素质”,而是“贵族气质”——必须是美式传统精英阶层的素质,比如大提琴、击剑、萨克斯之类的。

也就是说,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就很难达到这个条件。即使你达到了这个条件,也是因为这些大学的要求逼得你“假装”贵族。

从这个角度望过去,一个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

对于所谓的美式教育来讲,原生家庭才是起跑线——你有什么能耐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你来自哪儿。

2

所谓的“素质教育”,并不是常春藤名校的专长

如果你的原生家庭勉强及格,想要上这类的名校,你还必须在高中阶段完成7至8门选修课,参加9至10项课外活动,也就意味着你的高中生活就是在各种选修课和课外活动中度过的。这和国内的应试教育强度不相上下,甚至“更胜一筹”。

更值得深思的是,这些准备参加美式教育的孩子和国内应试教育成长下的孩子类似,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过日子,从小被灌输的价值观就是“不能输”——他们也怕被别人超过,他们的自信心同样建立在外人对自己的评价上。

如今的美国精神,看起来的确挺崇尚个人主义的,但是在教育这块,貌似并不是这样。美式教育从古至今好像没有本质的变化:

就好像是中世纪的贵族包括孩子们在内,几乎没有自己的独立卧室,他们睡觉的地方就是在宽敞的大厅里。他们总是活在众人的目光下,总是要注意别人的观感和意见。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年轻人,自然会觉得:个人真正的价值是由他的社会阶级以及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而确定的。

另一方面,不是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么:

国内名牌大学难进,国外名牌大学难出。

很多人会认为国内的应试教育会让孩子缺乏独立自主的意识,只知道考试,却不知道为什么考试。

事实是,这种现象放在美国学生上同时成立,上了国外名校的学生,大学生活和中学的时候差不了多少,仍然是各种选修课和课外活动,论文的压力不输国内,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拿一个好分数,让自己的简历看起来更有分量,从而走向人生巅峰。

“素质教育”核心是“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核心点是“人群多元”和“发展兴趣”。也就是说,学校应该吸纳各种类型的学生,而不是只要贵族;学校的任务应该是发现学生身上的不同,帮助他们发现和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从这一点上来看,国内的“应试教育”距离“素质教育”的确很远。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所谓的“美式教育”走出来的优秀毕业生,他们的简历往往具有这样的特点:

  • 几乎都是学霸;
  • 几乎都担任过学校社团干部;
  • 几乎都擅长某种乐器和体育运动;
  • 几乎都去过某知名基金会或是慈善组织实习过;
  • 看起来特别正义……

甚至,他们把这种素质叫做“领导力”。

回头看,这种“领导力”难道真的符合素质教育的两个核心——“人群多元”和“发展兴趣”吗?

从这个角度看,从前我们眼中那所谓的“美式教育”不也正是一种“变相的应试教育”么?

实际上,说得高大上一些,就是:

这些名校的真正诉求是,希望培养出这类有“领导力”的学生,让这些学生进入上流社会或是统治阶层,从而巩固住自己的“统治血统”。

说得接地气一些,就是:

如果高校的任务,只是帮助学生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那常春藤名校和职业培训学校好像也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唯一的区别可能只是:一个是国际名牌,一个是“广告名牌”(比如蓝翔)。

更“有趣”的是,这种趋势还有增无减,各大美国名校还在主动迎合这种趋势。它们的KPI或许已经不是“素质教育”,而是“就业质量”。

而一旦提到“就业质量”这类可量化的指标,美国名校和国内高校也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它们都共同追求大学排名。

这里就出现了“死循环”:

  • 学生和家长通过排名来选学校一目了然;
  • 排名越靠前的学校,报考人数越多,对应的录取率就越低;
  • 录取率越低,学校的排名就越靠前;
  • 排名越靠前,学生和家长就越挤破头报考;
  • 最后的结果就是,越难考,排名越高。

学校为了迎合排名需要的统一指标不断去调整,导致了各大名校的教育方式越来越大同小异,培养出来的学生也越来越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这不正和我们很多人平时所说的——国内义务教育培养出来都是“流水线学生”挺类似的么?

如果你真的是为了追求“素质教育”的理念或者是想塑造健全的人格品质,那么,以常春藤为代表的美式教育可能并不适合你。

但是,如果你就是瞄着“领导力”或者是“贵族气质”去的,那常春藤为代表的美式教育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


写在最后

以前,我们总是会过分高估“美式教育”,认为它就代表“素质教育”。但是,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

从培养学生的逻辑上看,中国式“应试教育”和以常春藤为代表的“美式教育”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就好像,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都要吃饭,但是他们都不知道要吃什么饭。

比如,中国学生吃的是馒头;美国学生吃的是汉堡,或者是牛排。

只不过,美国学生的吃相看起来貌似“贵族”了些,但是大家实际上都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这正是现代教育的问题所在。

更可能是真相的是:

最发达的美国如今面临的教育问题和中国不相上下,两国教育市场的相同点可能远远多于不同点。

说句可能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有失偏颇的话:

从长远来看,我挺看好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的。

祝吉安!


题图:大胯Keynote自制

往期回顾:

  • 换个角度再看“纠结”
  • 换个角度再看“中年油腻”
  • 大胯的10篇春节好文在这里,请笑纳!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些年,被我们过分高估的“美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