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上学后,80后妈妈蜕变记

儿子上学后,80后妈妈蜕变记_第1张图片
文 静静的含羞草

前两天我和Joan一通短暂的聊天,又促使我在育儿路上更需多多用心做教育。因为高产阶层都在努力的培育下一代,何况我们这种从外地来的升为中产阶层的无奈的80后呢。

Joan是八零后独生女,出生于高知,高干,高薪家庭,从父母到她,她的先生及先生的家人,无不是高阶层。

Joan身边还围绕着一群儿时青梅竹马的发小们,背景不容忽视,无论何时何事,绝对的一呼百应。

Joan从我们单位离职后进入高校至今,工作轻松,时间亦自由。

Joan的儿子和我家女儿同岁,同年入学,目前二年级。

Joan的儿子上的是他们那所大学的附属小学,一切费用从简。幼儿园时也是附属幼儿园,当时大家一起老笑说,你们这有钱的钱花不出去,而打拼一族却得想各种办法增加收入以支付孩子的高额学费。直到现在,依然是这种状况。

自从孩子入学后,都忙于各自的事情,联系的逐渐少了,而相见只在朋友圈。

只是偶尔会听到身边朋友聊起Joan,哪个周末见过她,在哪哪儿带着儿子上课。

心想是不是还是开着她那辆钢铁侠般的小红车疾驰在市里的各个辅导班呢!因为Joan开车可是神奇人物,让我不得不想起说上一句。

我一直以为像Joan这么好的家境和便利的社会条件,孩子学习方面可能差不多就行了。虽然从偶尔听到的信息都说她带孩子很上心,我却是怎么都想不来的。

不得不提一下当年我们共处一室,每天五点半下班,只要是没什么工作的事情,五点就开始把办公室的卫生打扫一下。我和另两位同事总是到点起身,扫地的,拖地的,擦桌子的,分头作业。很快就打扫一清。而往往Joan如坐佛像,手持“乔布斯”,手持“乔布斯”,依然是手持“乔布斯”。

后来习以为常,也知道这是独生女,在家娇生惯养。有次Joan起身劳作并说到,我都大半年没动过拖把了。这不是炫耀,我们都能想得来。每天不是婆家就是娘家,回哪个家都有老人帮衬,哪里需要她再去动手。话说回来,只是没人给机会吧。

就是这么一位女子让人怎样想象到,这位大小姐是如何管教儿子的。

直到前几天细细聊过后,改变了我对她的看法。

我的女儿今年从一所普通公办小学转到首屈可数的一所民办小学。各项功课都严格要求。自己能辅助抓的自己抓,自己顾不过来的就得另请高人指教。

一年级时,女儿的英语没有被重视,现在转学后,明显感觉吃力。而Joan的儿子是某外语大学的附属小学,学校把英语视为主科目。鉴于此,我肯定向她取经,详询英语学习方面的经验。

那是临近中午的时间。我俩聊了大约一个小时。

每听完Joan说完一件,都让我目瞪又口呆,我对孩子的付出又算什么呢?!我们都做着教育孩子的“事业”,可终究是有不同。

自儿子入学后,Joan就完全的接手了孩子的教育,爷爷奶奶很“光荣”的撤离对孙子的照顾。

她的观点是,爷爷奶奶可以管的只有生活,教育还是爸爸妈妈来监管。隔代亲是任人都挡不住的血缘亲,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谁疼谁爱谁护短儿,都门儿清。在老人面前,各种教育方式都会受阻。

做妈妈的就该有这样的霸气,家庭教育我当先,其他人员向后站。(前提是妈妈的教育方式得当,家人才会无话可说)。

于是,鉴于前六年的诸多经验教训,Joan很果断的把关系说清道明,然后换房。把爷爷奶奶接到双层的小墅,而他们一家三口在小学旁的家属楼“蜗居”(相对“墅”而言而已,其实依然很大)。

毕竟是高知家庭,经儿媳这么一说,两位老人也没纠缠,退居二线,说定周末一家人相聚,平时就各忙各的,若有需要可“伸手援助”。

就这样,Joan开始了妈妈主力爸爸辅助,带孩子的长途跋涉由此始发。

每天六点起床洗漱完毕,开始准备儿子的营养早餐 。

这对于曾经“两手不沾锅,饭毕起身走”的Joan来说确实是生活的挑战。但是她不畏惧,从点滴做起,收集各种食谱菜谱,买书籍看视频一点一点学起。每天把儿子的餐点做到合理营养搭配。

忙碌的清晨开始了一天的陪学陪读。儿子起床饭毕送到学校,然后Joan奔赴在上班路上。

上午的时间总是很匆忙,忙完单位的事情,中午还得回家陪伴儿子午休。中午儿子在托管班把饭吃毕回家小睡。

我好奇为什么不在托管班睡觉?Joan回答,在那儿学生多,孩子休息不好,影响下午上课的效率。

因为中午时间太紧张,来不及回家给儿子准备丰盛的午餐,只好把午饭安排在托管,休息就在家里。托管班和她家是楼上楼下,儿子吃完饭直接回家,基本上和她从单位回来时间差不多。如果不回家,她又担心儿子一个人在家不安全。而她自己的午饭都是速速的能节约时间的快餐简餐之类。殊不知她曾经对自己的饮食是多么挑剔的一个人。

这个妈妈的脱胎换股让我一次又一次的大跌眼镜。

儿子下午两点半上课,Joan基本在两点钟把儿子送到学校,自己再返回办公室。

上午时间若说快,下午的时间更是仓促。

五点半下班回到家,匆匆把晚饭准备好,六点半到学校把儿子接回来。

这一天最紧凑的时间在晚上。帮儿子辅导功课。听读写背加预习,样样都得过关。等把儿子安顿好后,Joan至少还得两个小时后休息,一般时间都在凌晨以后。

曾经不做家务,不做饭的她,现在家中一切大小事务都得自己一一承揽。一天时间最珍贵的就是儿子睡下后的两个小时,白天的时间属于儿子和工作。

深夜里,打开书本来点精神食粮,净化心灵。因为她也需要独处的时间,需要不断的看书提升自己,同时以备明日对儿子进行更好的教育。

周末,也不得空闲,除了和老人约定的一家人聚会,就是带着儿子穿梭于各大辅导班。乐器,画画,写字课,把儿子的时间安排的十分充实。

暑期除过旅游的时间,Joan一边给儿子在外面上着课,一边自己在家辅导。为了开学的轻松,只有假期把该补充的落下的知识给补上。儿子学校注重外语,英语肯定不是问题,而数学和语文相对薄弱。她就找来其他名校的学习资料,在家专门辅导。

Joan说,她现在的生活重心就是儿子,一切以孩子学习为前提。那个曾经称为“吃货”,“购物达人”的少女一去不复返了。

我告诉她,曾经“吃”的经验变成了儿子餐桌上需要的“色香味俱全”,以前的“购物达人”变成了儿子所需要的“学习资料”。

Joan把她多年从长辈处得到的爱,满满地传递给儿子。家境优越,依然奋斗。儿子在她的合理教育下也是待人接物落落大方,各个方面不拘谨。儿子不是别人眼中的“小皇帝”,不是弱弱弱的小少爷。

Joan把一个妈妈该做的都做到了极致。为人母者,唯有此方可成就孩子。

后记

Joan说到:哪里有该玩儿的年龄, 任何时候都需学习,任何时候都该学习,只有适宜的劳逸结合,没有完全的纵欲。

应该说是儿子改变了妈妈,同时也是妈妈成就了儿子,两代人是互相补充的。孩子的成长需要学习,妈妈也在不断的完善自己。妈妈把好的教育实践于儿子,儿子从中受到优质的教育。妈妈和儿子都在提高,都在成长。

从Joan的育儿中得出,教育面前,一定要有一个主力。如果当时她没有坚持自己带孩子,如果她没有坚持和老人合理分开住,如果她没有在孩子接受教育的同时自己也坚持学习,我想,孩子应该不会达到现在她想看到的成果。

可谓教育也需“天时地利人和”,Joan的家庭符合了这三个条件。“天时”是儿子该接受入学教育的年龄 ,“地利”是家里有足够的房源分配,老人可以和子女分开。“人和”是关键,家里有再多的房,如果老人不放手,他们就要带孙子不离开,这就会导致家庭内战,Joan就无法有效管理儿子。所以老人知情达理,是他们一家的关键,Joan有效的把儿子管教的学礼仪讲道理,老人都看在眼里。三者之间的互相补充,才有助于她对儿子进行一个完满的教育。

对Joan的变化吃惊之余,是对她所拥有的这个大家庭的合理分配的之敬。

Joan作为一个妈妈,她给孩子做的事情,是我们正处这个年龄,作为“母亲”一职再正常不过的,可是并不是每个家庭都可以做到合理分配。作为职场中的母亲是否可以完美的接手孩子的教育,作为老人是否可以做到合理理性的“离开”。

教育需要空间,老人亦需要空间,但愿每个家庭都合理理性分配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合理有效的对下一代实施教育。

你可能感兴趣的:(儿子上学后,80后妈妈蜕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