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老太太——记我的病友

    在我住院一年的时间里,我的病友是换了一拨又一拨,其中有几位个性鲜明的老太太,给我的印象很深,至今难忘。她们都七十岁以上。

    (一)不服老的“老顽童”

    山西老太太,记忆力特别好,二三十年前的事情,发生在哪一年哪一日都说得上来。她特爱赶潮流,没事儿时玩手机,听现代音乐,玩游戏。她还是个体育爱好者,谈起哪个体育明星,她是滔滔不绝。不管是足球、篮球,还是排球、乒乓球,她都懂。除此之外,她还是个追星族。哪个影视明星结婚了,生孩子了,拍什么新片了,她都门儿清。她爱上网,学的东西真不少。(当时还没有智能手机,否则她懂得更多。)

    入院时她的情况很糟,也气管切开戴呼吸机,可是她的毅力比我强,很快脱离了呼吸机,手术后恢复也很快。她每天早上早早起床锻炼身体,她自学的按摩刮痧,多年来习惯了,每次做一小时。我每天醒来都会看到她在锻炼,我很羞愧,也开始向她学习按摩手法。医生告知她可以出院时,她不想走,因为回家后儿女们就要各自去工作,没人陪她玩。在医院有孩子陪着不寂寞。真是个天真的老小孩。

    (二)爱“较真儿”的东北老太太

    东北老太年轻时工作是化验员,几十年严谨的工作作风使得她生活中也一丝不苟。医生每天给她打的什么针,多少剂量,治什么病的,她都一一问清楚。护士每天送病房的药,她也要细问。每次做完检查,她都主动去护士站查看结果,并且用小本本详细记录。如果两次检查的结果不同,她会马上去找医生询问。

    由于她的病已经好到可以出院了,医生建议她回家吃药休养。(毕竟北京医院的病房十分紧张,有好多病人排队住不了院。)这可惹怒了她,“我这么大年纪了,来趟医院不容易,这大老远的,你让我回家吃药,我吃到什么时候?我的病能好到什么程度?你至少让我在医院吃一段时间的药,化验一下结果怎样,我心里好有个数。”医生几次三番地讲解做工作,她才不情愿地出院了。

    (三)节俭的老干部

    一位军队上的老医生老干部,住院时带来的水杯竟然是她上学时的茶缸,上面还有几个鲜红的大字“大炼钢铁纪念”。天呐,这茶缸比我的年龄还大。主人用得很爱惜,一点摔碰的痕迹都没有。据她讲,她家里还留着一辆大轮的自行车,是她上中学的时候买的,现在还能骑着上路。再看她穿来的衣服,裤子还是斜开门的。(八十年代,女士的裤子和男士的有别,腰部开口连接处在一侧的胯部位。)这也太落伍了吧,她可是地道的北京人,又是部队退休干部,能差钱吗。

    闲聊中知道,她一儿一女都是做生意的老板,收入颇丰。她习惯了节俭,生活中始终保持军人的本色。当她要出院的那天,天不亮她就起床换下了病号服,偷偷出了医院。原来她是去医院附近的早市买水果了,买了好多,可都是送给我的,我很感动。对自己多么小气,对别人却很大方。

    (四)坐“三轮”的老太太

    北京老太太,三个孩子都在北京很好的单位工作,每次去医院看她,都跟着司机秘书的,惹得其他病人家属都在病房门口围观,羡慕老太太有福气。可是老太太跟我讲,她一身的病,经常住院,孩子们忙,平时保姆陪着,没觉得自己有福。别人说“大难不死 必有后福”,我认为她的福气可能都体现在孩子身上了。

    孩子们都那么有出息,出门都有好车接送,可是老太太偏偏晕车,坐不得,只能坐机动三轮车。她出院时,几个孩子都来接她了,还雇了一辆三轮车。你能想象到那个画面,前面几辆高级轿车开道慢行,后面三轮车上坐着老太太,也是路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十年过去了,今天又想起了她们,希望她们都好好的,我们都好好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四个老太太——记我的病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