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占叶|培养安全感,从断舍离开始

李克富‖传播科学的正能量

今天的作业:希望认真阅读后掌握我所谈到的6部分内容,尤其从心理学角度思考:张悟本为什么能用一把绿豆就忽悠了那么多的中国人?为什么那么多的名人对于“大师”王林会顶礼膜拜?曾治死过市长并蹲过大狱的“神医”胡万林,怎么可能在出狱不久还会如法炮制继续祸害人?……再看看铺天盖地的“养生”泛滥,多少人正因愚昧而心甘情愿被奸商所骗!



老师一连串的提问,真把我搞晕了。细想,这好几个问题可以归结为一个:之所以上当受骗,还是被骗子抓住了小尾巴。这个小尾巴就是一个人求生、求长寿的欲望。


说起寻求长生不老之术,最著名的就是显赫一时的秦始皇嬴政。为了寻求长生不老术,他可谓无所不用其极。结果呢?仍然在50岁那年死了,也不知道他是寿终正寝还是被各种各样的仙丹毒死了。不过在当时那个年代,50岁也不算太年轻啦。


想起《黄帝内经》里面关于寿命的说法

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何失而死,何得而生?岐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
黄帝曰: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黄帝曰:人之寿夭各不同,或夭寿,或卒死,或病久,愿闻其道。岐伯曰: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腑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
黄帝曰:人之寿百岁而死,何以致之?岐伯曰:使道隧以长,基墙高以方,通调营卫,三部三里起,骨高肉满,百岁乃得终。
黄帝曰:其气之盛衰,以至其死,可得闻乎?岐伯曰: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荥货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若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黄帝曰:其不能终寿而死者,何如?岐伯曰:其五脏皆不坚,使道不长,空外以张,喘息暴疾;又卑基墙薄,脉少血,其肉不石,数中风寒,血气虚,脉不通,真邪相攻,乱而相引,故中寿而尽也。

这基本说明了一个人从无到有、自始至终的过程。归结起来就是,随着年龄增长,40岁时,人的身体的五脏六腑达到最鼎盛时期,一切都是非常平定的状态。物极必反,此时也是身体走下坡路的时候。从50岁开始,肝、心、脾、肺、肾依次开始衰竭,一个人的正常寿命是100岁。


为什么现在人们未老先衰?像刷信用卡一样提前预支了呗。内有七情六欲的无端消耗,外有风寒暑湿的人为干预(冬季暖气夏季空调),内外夹击,我们的身体备受摧残。什么是老?老是指生理状态,什么是衰?衰是指心理状态,有些人50岁,却有30岁的精神状态,求知上进;有些人30岁,却毫无生机,整个状态还不如70岁的人,得过且过。


有个笑话:一个人比较胖,问:吃点什么可以减肥?减肥是先止住不吃,他想到的却还是“吃”点什么。可见,思维方法不变,生活方式不会变,身材也就不会变。


话说回来,为什么那么多人上当受骗,就是不舍得那份“欲”,总想抓住点什么才行,许多人患上了“囤积症”,我们虽然没有那么严重的症状,是不是也总想买买买,把衣柜填满了,才觉得心里舒服些?这是一个人安全感缺乏的表现。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都熟悉,最基本的需要是生理的需求,生理需求满足了才会达到第二个需求——安全的需求,之所以对安全需求那么强烈,就是生理需求还没满足。对于安全需求还没满足的人,说爱和归属的需求就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我们给不了别人自己没有的东西。前几天老师让我们挖掘、开发自身的资源,唤醒内心深处被爱的力量,就是希望我们找到各自的安全感。


培养安全感的一个办法就是时下比较流行的“断舍离”。把必需品留下,其余的物件能打包就打包送人,能扔就扔,先舍才有得,当家里愈来愈宽敞,内心就愈来愈富足。心里是富足的,还需要那么多外在的物品吗?一下子理解了“一箪食一瓢饮”的颜渊,原来他是一个安全感十足的人,才能做到“在陋巷,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普通人怎么会喜欢过苦行僧的生活呢?


想起云上精舍的学习经历,生活上极其简朴,精神上非常富有,喜乐常充满心间,这不就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吗?可是,放下所有,重新让自己来过,我们能做到吗?难,很难,非常难。重新培养安全感,任重而道远。


做不到把家里的乱七八糟全扔掉,先从源头上截止,不买那些不是必需品的东西。

你可能感兴趣的:(穆占叶|培养安全感,从断舍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