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与静

附耳倾听……


最近在玩一款高强度紧张刺激的游戏,可称之为刀尖上的舞蹈。跳舞就需要节奏,节奏错了,就会踩到舞伴的脚,动作不协调,搞得对方很痛苦,自己也很痛苦。更何况是刀尖上的,一旦方向和节奏错了,就只有被屠杀的结局,甚至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任何劳动都不仅仅是精神上的,更有体力上的,包括写作。连续码字12小时试试?除非是雪师那样具有大定力和超凡精力的,否则不累趴下才怪,难怪雪师每天都要锻炼三个小时,保持身体健康与活力。

我也曾连续写过好几个小时,那是写到酣畅淋漓停不下来的时候,忘记了自己,忘记了时间,甚至忘记了世界,进入了角色,就好像在天空自由飞翔,随心所欲涂抹那凌乱的轨迹。当然并不是说写得多么好,而是那个写的状态非常爽,巨大的快乐充盈身心,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可往往等一回头才发现已经过去大半天,那一瞬间有种如释负重的轻松,随即感觉深深的疲倦,是的,很累,很想闭上眼睛无忧无虑大睡一场,直到再次满血复活。

刀尖上的舞蹈更是如此。从小我就属于神经大条、慢半拍类型,平衡力和反应速度都不佳。有次高中上体育课,老师让我们金鸡独立,我站在明晃晃的太阳下东晃西晃,身子像棵摇钱树一般摇来摇去,影子在地上飘忽不定。体育老师歇着眼睛看我,撅起嘴嘟噜道“晃啥晃呀,你的小脑就一点没发育吗?”一语中的,我的动手能力极差,以至于小兜兜经常安慰我说,妈妈,不用担心,将来你看你的书,我做饭给你吃。好贴心的小棉袄啊!

扯远了,题目可是动与静啊!废话已经说了500多字,还没进入正题。其实也没什么正题,这就像一则自言自语的日记。最近感悟挺多,但无法动笔,因为那些感悟属于不可说的类型,让人欲辨已忘言,于是学会把好多文字滥在心里,让它们慢慢发酵吧!不写,只有一个理由——懒。写的理由却也有很多,比如其中最大的理由就是,每天与自己絮絮叨叨一番,倒也是一种自我疗愈,毕竟在生活中,话已经越来越少,能谈到一块儿的,也寥寥无几。

神经紧绷之时,就像一根橡皮筋,轻轻一扯就容易断掉。在它断掉之前,让自己静静地走几步,感受一下清新的空气,春日温暖的风,感受植物在慢慢生长,积蓄着力量。那朵昨日的黄花早已凋谢,在它最灿烂的一刻,遇见最美的爱情,义无反顾献出自己的所有,然后在春风中无悔地落入泥土,化为庄严的护花使者。一切都在消失,一切都在轮回。生与死,是一个过程。这是时间蕴藏的秘密,是时间开出的花,结出的果,一切在当下灿烂。

所以,急不来!累了,倦了,停下来,换一首曲目,这就是最好的休息。福尔摩斯说,交换工作就是最好的休息。就好像不同刀锋的轮动,你可以跳跃,也可以静静观赏其精彩绝妙。时间是人生最宝贵的筹码,运用好时间,就能在人生的不同舞台自由自在地舞蹈。

最后,引用雪师《真心》中的话自勉——“动静一如如,含笑看流萤。”愿动如脱兔,静若处子。

2018.4.16


使命完成

你可能感兴趣的:(动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