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人格心理学,不给自己设限,人生才有更多可能性

1

哈佛大学是美国本土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因其在多个领域拥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享誉世界。

今天想跟大家谈及的,不要给自己设限,人生才有更多的可能性。

在哈佛大学的人格心理学课堂上,教授布莱恩·利特尔询问了学生一个问题,“你是什么样的人?”

大多数的学生都写下了相同的答案,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聪明”和“不聪明”,还有一些是关于自己性格上的形容词,答案千差万别,却又各有特点。

而有一个名叫杰拉尔·德的学生除外,他用一对词形容自己,“在军队中”和“不在军队中”。

可能刚刚听到着一对词汇的时候你会觉得奇怪,可了解他的生活之后你就能够恍然大悟。

2

当其他同学都留着短发、穿牛仔裤的时候,只有他他穿着军训受训学院的军装,日常的走姿作态也都是如同军人一般。

可在某一天,他却因病缺课,甚至还住进了医院。

原来是由于某些纪律原因,他被军官训练的项目开除,并且还引发了严重的焦虑症。

由此我们能够产生一个问题,杰拉尔·德为何会变成这样,他的身上发生了什么呢?

3

首先,我们可以按照哈佛心理学教授布莱恩·利特尔那样,问自己同样的问题。

如果用词汇描绘“你是谁”,你会怎么形容自己?

当我们在脑子里快速思考,并且可以花费几分钟把对自己的印象写下来的时候,看一看答案都会是什么。

人格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往往会创造一些特质,选择用自己的一套“个人建构”来评判自己。

这些个人建构会呈现两极分化,常常用一对一对对比鲜明的形容词出现。

人们的潜意识当中,不仅会用这些词汇来形容自己,而且还会用来描述自己所爱的人或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各种人或事。

当我们在描述自己并得到答案之后,这就是我们对自己的“个人建构”。

杰拉尔·德对自己的个人建构是“在军队中”和“不在军队中”,仅仅用一对词就概括了全部的自己。

4

个人建构越单一越容易焦虑。

从事人格心理学的专业已经发现,个人建构对我们的情绪和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影响。

从杰拉尔·德的身上,我们也能够很好印证这个观点。

我觉得,当我们用来理解世界的建构或视角越多的时候,我们的适应性就越强,就越不容易感觉到焦虑不安。

反之,如果建构太少,或者建构没有得到充分证实便会造成问题,尤其是当生活快速运转,而自己试图去理解的时候,我们自身的建构就会束缚自己,使生活磕磕绊绊,没有办法像原有应该的那样顺利。

我用职场新人做一个例子。

许多的职场新人在入职初始,对自己的个人建构系统会围绕“工作出色”和“工作不出色”形成,并且将这个建构同样应用于他们身边的同事身上。

同样地,对于这些入职者来说,围绕这个建构也很容易衍生出形成“成功/不成功”、“美好的工作前景/不得不做毫无希望的工作”等等词汇。

但如果一次的失败,就让原本所构建的特质被推翻,那么人也只能够朝着一个方向前进,沿着相同的建构在两极之间来来回回地变化。

换句话说,他们已经在固定的范围内给自己设限。

对于杰拉尔·德来说,“在军队中”和“不在军队中”就是他个人非常核心的建构。

而当他被训练军官开除项目之后,他的个人核心建构也随之失效,导致了他整个自我建构系统的崩溃。

就如同身陷在雪地当中的汽车一样,来回滑动得时间越久,所形成的车辙就会越深,越无法跳脱到安全的领域。

5

要以自由的姿态看世界。

由此可见,个人建构既是框架也是牢笼,它虽然可以为复杂的生活提供可以预测的道路,但同时也会将你禁锢在刻板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当中。

哈佛人格心理学教授布莱恩询问学生自我印象的初衷,就是在帮助他们建立起不同样的建构。

我觉得,如果你可以拥有许多的个人建构,那么就可以用多种不同的视角来预期事情的发生。

当其中一个视角效果不好或者变得无效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转换到另外一个个人建构中,用另一种视角来看。

这就要求,我们不要给自己设限,用自由的状态去看待整个世界。

我们不妨想一想,如果杰拉尔能够引入其他建构,不拘泥于“在军队中/不在军队中”这一点,添加一些“学习勤奋”、“做事认真的学生”等等建构因素,他就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来看待自己以及自己在这个世界当中的价值。

那么就算一个核心建构的失效,也还会有另外的建构为自己提供动力,倒不至于因为心绪不宁而彻底崩溃。

6

因为只有充分的自由,才不会令我们对他人进行狭隘的界定。

当我们不拘泥于将别人划分为简单的“聪明”、“愚蠢”之分,那么我们也能够更客观地去评价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从而可以自由的重新评价自己和他人。

不要给自己设限,才能够让人生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为自己设定框架完成建构,却不要拘泥于一个建构当中,将自己局限于其中,画地为牢。

只有这样,人生会有更多的选择,生命也会出现更多的惊喜。

那么现在,回到最初的那个时刻,如果在哈佛大学人格心理学的课堂上,教授布莱恩·利特尔对你提出了“你是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你现在会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哈佛人格心理学,不给自己设限,人生才有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