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疫灭人爽去踏春

(原创)疫灭人爽去踏春_第1张图片
香山
(原创)疫灭人爽去踏春_第2张图片
野桃花
(原创)疫灭人爽去踏春_第3张图片
野桃花

疫灭人爽去踏春

文字 / 许   健

朗诵 / 王惠娟

摄影 / 许一鸣


      踏春第一站是香山,不是北京的香山,是陕西省铜川市的香山,这个季节也没有红叶。

      由关庄出G65包茂高速,车过柳林镇,翻山越沟,不久香山诸峰便入眼帘。一条不宽的公路沿着主峰对面的山脊直上景区西大门。于途中观景台上,可正面将香山的雄姿一览无余。三峰并峙,形如笔架,故香山又称“笔架山”,清人郭泌有诗曰:“更将三石三峰借,架我凌云笔一支。”大气!香山寺依峰而建,临空高瓴,颇具不凡气势。有人认为佛教含个人主义因素,追求自身的脱俗修为,故寺院多建于险峻清远之地,我想克己私欲而独善其身也是件很不容易的事,需要巨大的勇气。

      可惜因疫情的原因景区尚未正常开放,因而只得仰望仙山,遥感风骨,待11月份万山红遍再来领略香山另一幅容貌。

      继续沿香房路往照金方向前行,烂漫的野桃花在春风中开满一路,眼前不断出现整面的山坡都披了红妆。下车近赏,红色的花托上,粉白通透的花瓣拱卫着勃发的花蕊,渥然娇美,散发着似有似无的香气,勾起赏花人心底春情。抬头向山上望去,冬日枯黄的底色之上印满了春天粉红的足迹,戴上蓝天白云制成的饰品,只能用美不胜收来形容。身在荒野少人知,只为春心展花英,身无半点世俗心,一身轻松似风清。香山脚下的野桃花,竟然也是有些悟性的。前方两面绝壁相夹的石峡口,立着“红军兵营”的指示牌,属全国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峡口值守处却是人去房空。我们径直沿台阶走向峡内,不远便看到悬空的巨大山体被一张看不到边的大铁网罩住,显然是为防止落石。山体下便是天然石洞,洞口还筑有土墙工事。再向石峡更深处走,发现一个较大的洞口,进了洞里则大吃一惊,空间足有两个足球场大,脚下显然还有地下河流过的印迹。浑然一体的洞顶,夹杂着无数大大小小的卵石,竟如旋转的银河星空一般,给游人以巨大的压迫感。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难怪当年红军会选择此处作为营地。

(原创)疫灭人爽去踏春_第4张图片
红军兵营

      出了兵营沿着香房公路再向前,是陈家坡会议旧址。1933年红军在经历了重大挫折后,召开了决定西北红军生死存亡的陈家坡会议,统一了思想,壮大了队伍,为陕甘边苏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纪念馆参观中,有幸遇到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杜天祥同志,外貌是一位质朴的农民,语言却风趣而充满智慧,从建馆前他便坚守在这处革命旧址数年,是一位坚守信仰的人,他详细为我们讲解了陈家坡会议的来龙去脉和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意义。

      小小的陈家坡,也曾经是龙盘虎据的地方,在中国革命历史上书写过重要一笔。在纪念馆的介绍中看到,两位当年会议参加者后来都是百岁老人,在革命的风风雨雨中,他们的世界观已超越了普通人,可以说是另一种个人修为的升华。凡事等不来靠不着,最终还需要革命的英雄主义,不通则思变,对国家,对个人,革命传统带来的启发都有着永世的价值。

      这一条线路上的薛家寨红军旧址暂不开放,我们直奔照金镇,“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也在闭馆中。登上山顶参观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英雄纪念碑,从这里向西可俯瞰整个照金镇,向东则可尽览照金牧场全貌,眺望远处的薛家寨。

      相比夏季时,牧场上游人屈指可数,草场刚刚冒出浅浅一层绿色,真正是春风吹又生,谁也挡不住。据说这里是陕西夏夜能看到银河的少数地方之一,两年前的八月我们曾来过,可惜遇到阴天,留下了一份牵念。今年夏天我也许还会再来。

      国内疫情已被控制,而国外疫情还不明朗,未来难免令人尚存担心。今天走的这条线路,不是这个季节最佳的选择,但老区的宁静温馨与外面世界的喧扰纷杂,有种强烈的对比感。春天来了,访名山,观春花,忆传统,开阔视野,荡涤杂念,舒展身体,不枉此行。


(原创)疫灭人爽去踏春_第5张图片
纪念馆
(原创)疫灭人爽去踏春_第6张图片
纪念碑
(原创)疫灭人爽去踏春_第7张图片
照金牧场

本文原发于“西安市志远助残公益慈善中心”微信公众号,收听配音及分享更多原创,敬请关注支持。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创)疫灭人爽去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