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选择「隐私」还是「便利」?

你选择「隐私」还是「便利」?_第1张图片

大数据时代,我们几乎在使用每一个软件都会被获取个人的信息进行分析,这是这些软件为我们提供便利性的一个前提要求。

但是在便利性背后可能存在隐私问题。要你放弃「隐私」去追求「便利性」或者是死守「隐私」放弃「便利」都很难。这两者之间是得有一条界限的。当便利性对我们的一些重要隐私没有威胁时,我们还是会选择用一些较为无关紧要的隐私来交换。最重要的就是怎么找到这一条线。

个人数据与便利性

之前看到过一个视频,讲的是在以后的社会,有人会通过出卖自己的个人数据进行消费。每卖出自己的其中一部分数据,就会使自己变得更加透明。到了最后,你的隐私会被分析,你的任何个人数据都变得赤裸裸的。视频中拍的很让人感到恐惧。

很多人一谈到大数据可能会涉及到自己的隐私,会变得无比的警惕。但是我们无法因此拒绝向所有的软件提供任何自己的个人信息。比如当你打开美团点个外卖都得让它知道你点了什么、你的电话和你的地址等。

李开复认为:个人数据保护不完全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问题,重要的是,要找到界线。这个界限很重要,我们同时需要便利和个人隐私,有一些不涉及自己的隐私的数据完全可以拿出来换取便利性。

在获取数据便利性和个人数据保护之间,都需要做出权衡。每个人都能在两者之间画一条线,放弃一部分个人数据来获得方便。

数据保护与商业发展

再者如果个人数据保护如果过了头,可能也会影响商业价值的创造。如果大家为了保护自己的数据,不向外提供自己的一丁点数据,那么在这个时代,各种商业变现、价值创造可能会停滞不前。

欧盟理事会早在 2015 年 12 月时通过严格的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 —— GDPR,而且在 2018 年 5 月时正式生效了最近一次更为严格的修改。

在这之后,欧洲内的很多公司因此不得不退出欧洲市场,而留下来的公司也变得更加的小心。可以说这份条例虽然使得人民的个人数据得到保护了,但是同时也给欧洲的经济带来一次沉重的打击。

现在中国和美国在 AI 领域属于两个走在前列的国家。李开复还说,他相信未来 5 年,中美会在 AI 领域齐头并进,中国会在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机器翻译和无人机等领域领先;而美国会在自动驾驶、企业级AI、机器人等上领先。在那时可能会出现两大势力并争的局面。

在 AI 的发展之下,个人数据的保护势必会越来越被重视,而且也要求我们有保护自己数据的意识。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选择「隐私」还是「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