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悟教练(一)

            —“无中生有”与“有中生无”

《道德经》中悟教练(一)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今天读《道德经》第十一章“ 有以为利,无以为用: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大意为:三十根辐条集结为一个车轮,正是因为它们拱成一个圆形的中空之处,才能连接车轴,成就了车轮的用途;揉和黏土制成陶器,比如:杯子、盘子等,正是因为它留有中空的部分,才成就了它的盛水、装物之用途。开凿门窗建成居室,正是因为它中间是空的,才成就了房屋居住的用途。所以,“有”给人方便之利,而真正发挥着作用的却是“无”。看到这段经典,激发了我对教练思维更深的领悟。


图片发自App


正好前几天刚从第五期商业教练课堂回来,作为一名跟过无数次管理教练和商业教练课程的资深助教,笨笨地边当着老写板书的“老板”,边从旁观察和体会学教练、做教练和教教练的不同角色感受,发现不论是学、做还是教教练,最最重要的就是教练思维的转换,而教练思维转换的关键就在于对“有”和“无”的深刻理解和相互切换。课堂中沈老师经常讲:一个优秀的商业教练头脑中应该除了架构之外别的什么都没有,就算有再多的知识也要放空……最初还真的不能理解,既然说什么都没有那架构又是什么呢?头脑中有架构不也是“有”吗?直到在课堂上看到一个现象:一些知识层次比较高逻辑性很强的学员教练思维转换得很痛苦,反而一些知识层次不一定很高但直觉较强的学员思维转换得自然很多,总结发现可能是因为知识化的头脑中方方面面知识很多,这种知识会将头脑塞满,自己的想法太多,习惯性地替当事人思考和想出主意,很难专注聆听当事人所说,做不到有效发问,而直觉较强的人头脑中更多的是结构化的思维框架,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有”,这种结构化思维类似于沈老师所讲的架构,就像杯子、盘子或者门窗,是有结构的“器”,它可以是不同的形状,但是有方向能容纳,形成一个个空间,这个空间就是“无”,只有当教练的头脑中搭建了这种有架构的空间,才能不带任何评判地专注聆听当事人,并运用有架构的简单问话引发当事人的思考,同时因为有架构又能把握当事人思考的方向,能敏感地捕捉当事人说话中的关键词,协助当事人提炼其价值。

有和无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从教练思维的角度来理解所谓“无中生有”,教练的“无”才能引发当事人的“有”,同时教练头脑中又要“有中生无”,这个“有”就是架构,其他一切知识性的东西在教练角色的当下都要清零,变成“无”,就像杯子和盘子形成的可使用的空间,则发挥了引发当事人智慧的作用,“有即架构”对应使用价值,像杯子、盘子等,可以盛水、装物,“无即放空”对应内在价值,之如杯子里的空间,价值在于引出当事人的“有”即智慧。

通过这几年企业教练的学习和实践,对于教练思维“有”和“无”的相互切换在实际操作中有些许感悟,我想分别从学教练、做教练和教教练三个角度来分享,不一定正确,抛砖引玉期待共同思考和探讨。

首先从学教练的角度,我记得自己刚开始跟着沈军Colin教练学习的时候对于沈老师的问话设计并不理解,每次问话时都习惯性地夹杂着自己的语言和词语,并且自己在问的同时脑子里还在嘀咕“这话是这么问的吗?”“问这话当事人能听得明白吗?”“TA知道我是要问什么吗?”……带着这种将信将疑的态度弱弱地用自己理解的不标准问话去问当事人,结果当事人的回答往往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被各种演绎和描述带着如逛花园,非但事实没有呈现,连与当事人的教练关系都没有建立,自信心那个受打击呀!后来琢磨为什么同一句话沈老师问出来和我问出来区别咋就那么大呢?渐渐发现其实沈老师的问话每句都很简单,就那么几个字“发生了什么?”“这里具体指的是?”“实际上你这里要的是什么?”“都有哪些表现?”“你是怎么知道的?”“请举个例子”“这里要摆上数据的话我们该怎么摆?”“还有呢?”“我们先看哪一个?”……看似简单的问话却句句能让当事人思考,象剥洋葱一层层展开让当事人看清楚事实,多一个字少一个字或者语气轻一点和重一点,当事人思考的方向都会有变化,关键是火候的把握,什么时候该问哪句话,问到什么程度合适,何时要平铺何时要聚焦……这些都是沈老师23年来在教练实践中积攒下来的功力,已经完全变成了一种直觉,从他脑子里直接蹦出来的……作为学生我们只有先听话照做,课堂上认真听沈老师的每一句话,尤其是沈老师在案例点评时的每一句问话,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问?可往往我们会习惯性的忽略沈老师的问话,而去替当事人思考,总是替古人担忧,这还是说明我们脑子“有”自己的想法,此刻要全部清空,聆听沈老师有架构的问话,这些架构就有如前面说到的杯子,脑子里面要有个杯子(架构),当然这杯子是可以变换成任何形状的,也就是架构是灵活的,而杯子里要是空的,过往陈旧的经验和零散的知识就像是杯子里的浆糊,它只会占满整个空间,没办法再容纳新的事物,就像当我们有满脑子自己的想法的时候,当事人的话你是听不进去的,所以再高深的知识如果没有结构也屁用没有,满脑子浆糊就是这么来的吧,哈哈!只有将杯子(架构)里的浆糊(杂乱的认知)倒掉(清空),当事人说话中的关键词才能很容易地进入教练的脑海被及时捕捉到,顺着当事人的关键词发问,教练关系更好建立,学教练的关键是先清空以往的自己的经验和想法,严格按照教练导师的问话架构去先模仿、去练习,久而久之脑子里便储存了各种看不见的空心杯(架构),熟练运用后就能灵活掌握问话架构了……初期阶段有个磨合的过程,特别是很多知识层次很高的学员,从来都是好为人师的,突然要从知道转换成不知道,从给答案到问问题,的确有些痛苦,但这是必经的过程。只要坚持下来挺过这个阶段,有一天会突然发现自己的问话水平明显提升了,比如商业教练4期班的裴教练将沈老师课堂上说的金句记录了满满20页,专注的聆听和反复的练习让他的教练水平直线上升。

从做教练的角度对“有”和“无”的切换又有些不同,我说的做教练是学成以后进入企业进行教练服务时,我们面对的是当事人,而当事人的类型很多、知识层面也不一样,遇到的问题也会很多,教练自己要很清晰的是:教练并不是专家,当事人自己才是专家,教练的专业就是协助当事人看清,让他比原来做得更好,所以焦点一定是在当事人身上,这时教练是“无”,相信当事人“有”,有什么呢?有智慧!思考的主体是当事人,教练脑子里还是只有问话架构,没有别的,因为有架构,在当事人回答的过程中又能敏锐地区分出当事人思考的层面,协助当事人理清思路,教练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允许当事人有充分思考的时间,但有些当事人思考的确受阻时,教练可以进行适当的回应,这时的“无”又要切换成“有”,一种是可以以第三者的身份分享一些其他企业的成功案例,另一种就是抓住当事人说过的关键词做一些具有方向性的分享,但切记不能给出结论和答案,,分享的目的是引发当事人进一步的思考,结论和答案会阻断当事人的思考,更何况你给出的结论或答案就不是合适和正确的,会适得其反。所以在教练过程中真正回应的时间不能多,分享多了就不是教练而变成咨询了,这是教练的大忌。在课堂上经常有这种情况出现:导师在跟当事人做对话,当事人正在深入思考时,旁边一个资深咨询师同学控制不住自己的职业习惯性替当事人出了个主意,当事人立马陷入这个所谓的“好主意”中不能自拔,自己的思考即刻停止,所以我们说替当事人回答就是一个坑,截断当事人思考的深坑,教练时时刻刻要警惕!

从教教练的角度对“有”和“无”的切换是最要有水平的,沈老师总结教练学是一门智慧的学科、一门实践的学科、一门发展的学科,的确,真正的教练核心在于引发他人的智慧,而智慧的引发不是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就能做得到的,很多知识点还不能随意用一些狭隘的定义去描述,以免框住了学员自己的理解和思维,所以沈老师的课程设计都是在一个个实际案例操作中让学员们边操作边领悟,在不断犯错的过程中去总结提升,其中会有小部分学员不太适应,认为老师就应该在课堂上将知识点的定义很清晰的讲给学生听,让学生一听就会,很快就能掌握,殊不知教练的理论重在思维构建,就像道可道非常道,其核心原理很难用文字去定义,一旦定义了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并且教练真的不是学会的,而是练会的、做会的,它就像游泳和开车,理论水平再高只要不下水、不开车照样不会,所以就算教练知识点定义得再清晰,貌似当时懂了,哦,这就叫价值公式、这就叫价值链、这就叫表现目标、这就叫成果……可到实际操作中就傻眼了,比如说:价值公式是价值的最终来源,这句话到实际操作中能协助当事人做出价值公式吗?不去先模仿沈老师的架构问话进行实操是没法做出来的……对于如何更好的让更多人能尽早尽快地学会这门技术,我一直也在思考,如何将教学和实践结合得更好,作为教练导师什么时候应该“有”?什么时候必须“无”?每个章节的实操练习前的架构问话设计必须有,对问话设计的原理解读也可以加强,同时鼓励教练大胆去做,大胆犯错,严格地讲也不叫犯错,教练课堂上没有对错,也没有不好,只有更好,当学员问话不准确时,导师接过来:“这句问话不够准确,怎么问会更好呢?”时刻强调在学习期间,教练问话不准确是正常的,鼓励大家都能勇于尝试,多做练习。其实我很欣赏那些随时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疑问,同时又时刻敢于上台不怕被否认被打击坚持做教练演示的学员。在进行教练案例实操示范时,导师面对当事人问话时是教练的角色,头脑中除了架构其他都是“无”,同时要求旁边的学员绝对不能替当事人回答,此刻的学员需要仔细聆听的是导师的问话,而不是当事人的回答,因为是课堂教学,教练导师需要在教练和导师两个角色中恰到好处地相互切换,切换成教练角色(此刻是无)与当事人做完每一个阶段的对话示范以后,马上又要切换回导师角色(此刻要有)给下面的学员讲解刚才问话中的原理和技巧,如果说做教练,思维的转换不容易,那么做一名好的教练导师更是要有相当的水平呐,这种水平不是学出来的,一定是长期的日积月累在实操中磨练出来的,没有个十年八年是不行的,要想练出真把式就从当老写板书的“老板”开始吧,本人就是这么过来的,掐指一算离十年八年还差个两三年呐……当然,每个人资质和对自己的要求不一样,还是有人学完以后马上就可以去讲课、去变现,但是否能持久我是打问号的……

写到这里,突然对于“有”和“无”又有了一个新的理解,也可以理解为有形和无形,沈老师致力于研究的价值链教练体系更多的注重的有形的价值链,记得他经常说:“要搞定一个人,靠的是价值观;要搞定一个组织,一定要统一价值链。”,包括问话也会经常问到“看到什么……“而不能问”感觉到什么……”,强调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以及明确组织中各个层级的岗位成果和有形价值,很快能让组织中的人更清晰看到自己的工作现状与公司要求之间的差距、问题点和优势,从而激发其醒觉性与尽责感。而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也同样重要,这种无形的驱动力是有形的价值链无法替代的,真能成大事的人都是因为相信(信念,无形的)才会看见(成就,有形的),两者必须兼顾,当然如果没有有形的客观事物的存在,那么中空的“无”也不能发挥决定性作用。我们看待问题正确的态度是:以“无”为本,以“有”为末,崇本而举末。“有”虽赖于“无”的作用,但“无”如果没有“有”也不能发挥作用。所以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偏颇任何一方。

最后还是以我最喜欢的孔子《论语 子罕篇》里的这句话来结束本篇分享:“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一知半解的人常以为自己无所不知,而大彻大悟的人却认为自己一无所知,古圣先贤的大智慧正是我们教练需要领悟的精髓所在,一直在探索的路上……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中悟教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