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毕业美国留学生12年春节不归: 谈谈家庭创伤

亲爱的小孩,

快睡吧,好长大,长大把弓拉响。

【1】

红星新闻前些日子发表了一篇文章:《北大毕业美国留学生万字长文数落父母 12年春节不归决裂拉黑父母6年 值得所有父母反思》。

事件的主人公王猛(化名)是个外人眼里相当优秀的人才,是普通人家的餐桌上的那个“神话”:市高考状元、北大、美国top50的研究生......

然而,王猛与父母关系却很糟糕,从文章标题我们都看到了:12年春节不归、拉黑父母6年......到底是多么深的积怨呐?

王猛同学在一篇15000余字的长文中,详细地控诉了父母在成长过程中对他造成的创伤。受伤的时候没有安抚啊,被欺负的时候没有站出来撑腰啊,管得太严让人透不过气啊,诊断出心理问题却依旧不为所动啊......

这多年来,王猛一定在深夜反复咀嚼、消化过这些往事,自我挣扎许久但依旧无法和解。It still hurt.

红星的推送截止到今天,有1w转发,1w评论,3w点赞,数据比别的新闻好很多很多,且至今热度不减,逐渐酝酿。其中原因,除却“北大”、“状元”、“美国留学生”等吸睛关键字,更是因为:这个话题,简直戳中了众多年轻人的痛处。

【2】

不知道你们看《甄嬛传》的时候有没有注意过一个细节。

太后病逝了。雍正独自在太后塌边,他垂着眼帘,轻声说:

皇额娘,

快睡吧,好长大,长大把弓拉响。

这样哄孩子的歌,您从来,从来未对我唱过,

您能为我唱一遍么?

我历史学得不好的,看的电视剧也不多,不大熟悉这个据说穿梭在各大清代古装戏里的“四爷”。当时看到这个场景时脑子里就闪过一个念头:呀,雍正是个缺爱的小孩儿吧。

古装剧对历史总有诸多改动,但这一个小细节看起来非常真实。

后人根据历史资料甚至加入自己的想象猜测:那些帝王之家的孩子,在童年时代也受到了巨大的心理创伤,以至于耿耿于怀,在知命之年依旧会在脆弱时流露出受伤的小孩模样。

帝王的言行总是异于常人,因此人们习惯性将其杀伐决断、勤政至极、无缘无故的爱和突如其来的恨合理化。这是错误的。如果大环境都陷入了病态,那么在其中看似“不违和”的个体,也是病态的。

同样的,我们国家教育子女的方式多半简单粗暴,素有“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理念。但不能因为这种不大友善的行为家家户户有之,就将其合理化,甚至奉为教育金句。

家庭创伤不分贵贱、古今有之。

你说十几年、几十年过去了,小时候的记忆都模糊遗忘了,还会影响吗?不一定,但有可能。你能从很多不太自信或是很极端的名人上看到过去创伤的影子,相关的文学人物、影视作品更是数不胜数。前些天看了陈天星老师的《童年就是硬道理》,书里多类案例表明,许多心理障碍都可以追溯到童年创伤。

【3】

今天我写这篇文章,主要目的是呼吁大家重视家庭教育、日后好好对待自己的子女。现在计划着生育的多是经历了素质教育洗涤的90后,但凡稍微懂一点点心理,都不会表现得太糟糕。

我更想讲讲如何处理。

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命题,久未愈合的创伤不是几行字能治愈的,根深蒂固的执念不是几句话能改变的,而那长年累月的沟壑更不是一篇文章能填平的。但我希望这些文字能作为一个和解的起点,哪怕只是起慰藉作用也好。

我想这篇推送也不会有多少家长看到,对家长只有两句话:有没有造成创伤是子女说了算而不是父母说了算,不能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沙子里重复着“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妄想这事儿就这么过了。要有勇气和担当,能支持子女来挑战自己的权威,才能把过去挖的坑犯的错埋上。

而对于子女而言,的确,任何创伤既然存在了,就要正视它,尝试修复它。不能像那受伤的小老虎一样一遍遍把伤口剥开来给自己看、给别人看。

要正视创伤。首先要明白,没有多少人是像奶粉和尿不湿广告里的baby一样,被无微不至地呵护着长大的。

真的,在单位工作的时候尚且会搞砸任务被领导骂,何况是生儿育女这种劳心费神的苦差事。同在一个屋檐下,谁都不想互相伤害的,只是回到家卸下面具,多少会有任着性子的时候。

然而,不能沉溺在被者的角度看问题,在负面情绪中愈陷愈深。停一下,停一下,像一个成年人一样站起来思考“创伤”这个问题。这是不是真的有那么严重,有没有缓和的办法,能不能沟通解决,不能达成共识是不是就不能相处了?

Relax, it’s not that serious. 放轻松,你可以跨过这道坎的。

要相信自我的力量。其实与自我和解、与他人和解比看心理医生有效多了,毕竟后者还要花时间和金钱找专业靠谱的,而前者只在一念之间。人的主观能动性很强大的,一定要调动起来。毕竟人生很长很长的,只有卸下无用甚至有害的包袱,才能走得快、走得远。

你长大了。你可以的。

愿岁月待你温柔。

你可能感兴趣的:(北大毕业美国留学生12年春节不归: 谈谈家庭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