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巧克力都不让我吃,生命还有什么意义?

连巧克力都不让我吃,生命还有什么意义?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亮亮最近两个周连续拉肚、感冒、发烧、呕吐,为了调理肠胃,在一次呕吐后,我告诉他,不能再吃巧克力了,要多喝小米粥,这样对肠胃好。他点点头,那一刻,我为孩子这么懂事,看重健康,愿意控制自己对美味的渴求,而感到高兴和释怀。因为近期他对巧克力正处于热衷时期,连圣诞礼物都祈愿得到“奇趣蛋”巧克力。

下班回来,我一边给他推拿,一边跟他聊聊一天的生活,想把关心和体贴给到他。但是话题并没有向我期待的方向展开。

“你现在还难受吗?生病是不是很不舒服?”

“我没有觉得不舒服,我觉得生病挺好的,比健康好!”我从他的语气中,感觉到他在生气。

“哦?你是不是有些生气?”

“我没有生气,我挺高兴的。”(从他气鼓鼓的小嘴上,看到了他的言不由衷)

“哦”(简单的一个字,告诉他,我收到了来自他的信息,也愿意继续听他表达自己。)

“我就愿意难受,我就愿意生病!”

“哦,你愿意生病?你是有点害怕吗?”

“我才不怕呢?”

“哦?”(还是简单的一个字,告诉他,我很好奇,他的这种反应,在他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停顿了一会,小家伙呜呜的哭了起来,鼻涕眼泪一起流出来。“连巧克力都吃不上,我一点都不开心,呜呜呜…………”“连巧克力都吃不上,我还不如死了算了,呜呜呜……”

哦,听到他这样发自内心的真诚表达,不禁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他在答应我不吃巧克力的时候,并不是心甘情愿,那样的答应里面,包含了很多的不情愿,也许是对感冒的害怕,也许是呕吐面前的无所适从,让他选择答应了妈妈,但是,他真的真的非常想吃巧克力。那么,吃巧克力,会带给他什么呢?

“哦,你很难过,如果吃了巧克力,你会怎么样呢?。”

“我会特别特别开心,特别特别幸福。”

“哦,原来是这样!”我特别开心的看着他,仿佛受到了鼓舞,他开始想象,笑容开始浮现在他的脸上,他逐渐笑成了一朵花。

“我要吃很多很多的巧克力!什么形状的都有!有像一根棍儿一样的,长长的;有圆形的,像棒棒糖一样形状的……很多很多的的巧克力,家里都装不下了;那么那么多,连地球都装不下!”

“哦,天哪,那么多巧克力!”我们俩一起高兴的笑起来。

看着他沉浸在需要得到满足的喜悦里,我知道,吃不吃巧克力对他来说,都不重要了,此时此刻,他的喜悦,和吃了巧克力是一样一样滴!他自己做出了决定,等感冒好了以后,要吃很多巧克力。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会说》中有这样一句话“所有感受都是被接纳的,但某些行为必须受到限制。”我理解的,在非暴力沟通里,可以是这样一种情况,当我们认为孩子的某些行为必须受到限制时,我们一定有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当看到这些未满足的需要,并且和她建立起连接后,所有的事儿都不是事儿了,那会是一个轻松自在的状态。这样的时刻,孩子也愿意朝着满足彼此需要的方向去行动!

紧紧的拥抱需要,轻轻的触摸策略,陪孩子看到吃巧克力背后的更美好的东西,这样的感觉,很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连巧克力都不让我吃,生命还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