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印象

我的“母亲”印象_第1张图片

愿天下母亲喜乐安康





很多人都知道今天是“母亲节”,可是你们知道“母亲节”的起源吗?




母亲节是美国法定的全国性节日。在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举行。为母亲过节最早源于古希腊的民间习俗。




母亲节起源于美国。1906年5月9日,美国费城的安娜·贾薇丝的母亲不幸去世,她悲痛万分。




在次年母亲逝世周年忌日,安娜小姐组织了追思母亲的活动,并鼓励他人也以类似方式来表达对各自慈母的感激之情。此后,她到处游说并向社会各界呼吁,号召设立母亲节。




她的呼吁获得热烈响应。1913年5月10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决议案,由威尔逊总统签署公告,决定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




从此就有了母亲节,这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母亲节。这一举措引起世界各国纷纷仿效,至1948年安娜谢世时,已有43个国家设立了母亲节。




所以,1913年5月10日是世界上第一个母亲节。




愿天下所有的母亲喜乐安康。









孩童时的“母亲”印象





小时候母亲一直都在身边,很庆幸自己没有成为留守儿童。即便是我记忆模糊,可能淡忘了母亲不在身边的日子。




但是我想,那也是很短的一段人生体验。因为我最清晰的记忆都是,母亲一直都守在我的身后。




那时候还小,每日能感受得到的“母爱”,就是母亲为我洗衣做饭,操持家务,以及母亲独有的“严厉”。




这便是我对“母亲”的初印象。




我小时候很少出去和同龄小伙伴们玩耍。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我总在我母亲休息片刻的时候,偷偷溜出去别人家玩。




当她醒来后,便是我的“灾难片”。




她拿着一根棍子,满村子找我,叫喝“芳酱,又去哪儿玩了,要回家写作业了!”




这个时候我一般和小伙伴们玩得最起劲,可是耳尖的小伙伴一听到我母亲的叫声,她便会立马停下游戏,“芳酱,快,你妈来了,快逃!”




于是在小伙伴们的掩护下, 我从她家的后门溜回了家。




等我妈全村找了一圈无果而回后,刚推开门,就发现我在家时,她憋着怒火问道:




“你这熊孩子,偷偷跑哪儿去了?从哪儿回来?”




那时候,我们家门前有一座沟桥,每次下完雨,便会冲得干干净净。那是我和来我家玩的小伙伴们捉迷藏的好地方。




“我一个人在家门口的沟桥玩啊......”




母亲听完后,一声不吭地回房干活去了。她肯定一眼就识破了的小伎俩。而那时的我,却被自己以为的小聪明沾沾自喜,“总算是躲过了她手上的竹棍子,逃过了一劫......”




现在想想,我都觉得特别滑稽,但又温馨无比。









少年时的“母亲”印象





少年时,我对于“母亲”这个词的稍微深刻点的印象,最先来源于课堂上学到的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语文老师在讲解这首诗的时候,动人深情处时,我发现她早已泪眼婆娑。




她是外地的老师。年纪也不是很大。但却只身一人在外地当老师。年幼的我,心里将这首诗和我的语文老师联想到了一起。




小孩子的想象力很丰富,他们或许是因为理解不透那种感情,所以很快会将眼前的人物代入进诗里画面。




我看见,暑假即将过去,语文老师就要离开她的老家,离开她的母亲,孤身一人来我们学校教学。




语文老师坐在她母亲身旁,默默地看着她的母亲,聆听着她母亲叮嘱她的每一句话。




只见她的母亲,戴着老花镜,一针一针的缝制着手上的衣裳。




她许是怕女儿深冬来临时,没有厚衣裳穿,她要赶在女儿动身之前完成这件衣裳,手上的针线马不停蹄的上蹿下跳......




哦,原来语文老师是想念自己的母亲了。年幼的我,终于有些理解诗人口中说的“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母爱了。




是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终其一生,都很难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般的慈母恩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母亲”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