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惨剧,我能做什么?

从昨天中午开始,朋友圈和微信群都被世外两个无辜孩子被害的新闻持续不断地刷屏,各种报道、图片、推送,各种哀伤、心痛、悼念,还有各种反思、建议和对歹徒的诅咒……

身为同龄孩子的妈妈,我无法想象此时此刻及余生的日日夜夜,那两个孩子的父母(家人)要穿越怎样的疼痛才能继续坚强地生活下去。从看到新闻的第一刻起,我略过了所有现场的图片和视频,甚至刻意关闭自己所有的感受通道,因为即使只是想象链接到那种痛苦,都让人感到不寒而栗!

面对惨剧,我能做什么?_第1张图片

在这场惨剧引发的汹涌声浪中,我留意到有几种声音特别强烈并且得到了普遍的响应:

第一种声音:学校和社会有责任和义务加强安全防范工作,比如给学校保安配备电警棍、在学校门口安排警察执勤等;并且要更进一步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工作,教导孩子如何应对类似的突发状况,大人最好也学习一些急救知识和技巧。这些都是非常正面积极的应对措施,即便没有这样的惨剧发生,作为日常的安全防护也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在面对这样的突发恶性事件的时候,这些防护要如何起作用呢?我们可以把安保措施做到距离校门300米,甚至500米处,但是歹徒如果在800米处候着呢?我们可以教给孩子一些安全和自救常识,但是谁能时时刻刻绷紧自己的神经、留意周围有没有疯子和神经病呢?

面对惨剧,我能做什么?_第2张图片

第二种声音:要严惩歹徒,最好千刀万剐,让他生不如死。在悲痛欲绝的当下,我们有那么多的情绪需要找到出口,当然也包括对坏人的恨意,这是无可厚非的。可是我们是否留意到这样的发泄背后隐藏的是什么样的逻辑?以牙还牙、以血还血、有仇恨就一定要报复!试问:这话听起来是不是很像歹徒说的那句“我要报复这个社会”!不同的是,他用的是刀,而我们用的是嘴。这两者当然有着天壤之别,是罪与非罪的不同,可就信念本身来说是一样的,无非一个停留在语言上,另一个化为具体的行动。但是如果我们反过来想一想,若不是这样的信念在背后推动,歹徒怎会突破人性的底线做出那样的暴行?人的所有行为背后一定有一个信念在支持,无论我们是否能意识到那个信念是什么。那么他又是从哪里得来这样的信念呢?当我们在大喊“千刀万剐”的时候,又是否在为这样的信念的传播推波助澜呢?

面对惨剧,我能做什么?_第3张图片

那难道我们不能恨吗?当然可以!“恨”就如同我们此刻的悲伤一样,它是一种感受一种情绪,它自然地来,我们堵不住!也没有权利堵!可是,我们可以选择为这个“恨”做些什么。这里的我们指的是你、我、他,每一个自然的活生生的个体,而不是诸如学校、社会、有关部门这样抽象的概念,或者说得直白一点:回到自己。

作为一名妈妈,我能想到最多的是家庭教育,我能反思最多的是我该如何陪伴和影响我的孩子?

舆论习惯于在一些恶性社会事件发生的时候去责怪社会、责怪制度、责怪学校教育,却鲜少从家庭的角度去省察一个个体为何会成长为今天这个样子?学校教育和大环境固然承载着很重要的社会责任和功能,但那并不能替代全部。一颗没有被爱温暖过的心灵,无论接受再多的教育,始终是冰冷的!就像昨天那个歹徒,网上的资料显示也是接受过正规大学教育的;而一个哪怕没上过一天学的人,也依然可以是一个良善之人。若论“爱”的学习,家庭始终是最重要的基地。

每一个个体,都是从一个特定的家庭中走出来的,都是从孩子一点点慢慢长大成人的,包括那些所谓的“十恶不赦”的坏人。尽管先天的遗传基因决定每个人的气质、性格会有差异,但是观念、行为模式这些决定一个人在这个有形世界呈现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更多受后天成长环境的影响。他是如何被扶养长大的?他从小是如何被身边的人对待的?当他遭受伤痛的时候,接受到的是温暖的关爱还是冷漠的拒绝?当他孤独无助委屈愤怒甚至绝望的时候,是否有人能看见、理解和陪伴他?当他一步一步滑向人性反面的深渊时,有没有人拉他一把?……这些点点滴滴的经历,如同滴水穿石一般,慢慢塑造出一个个各具特性的人,每一阶段的呈现都与前面和后面阶段的经历互成因果。

都说爱教导爱,同样仇恨教导的是仇恨,暴力也是由暴力的方式教导出来的。暴力不一定非得是拳打脚踢,暴力可以隐匿在日常生活不起眼的一言一行中。马歇尔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如是说:“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人,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和“暴力”扯上关系。不过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现实生活中的谈话方式,并且用心体会各种谈话方式给我们带来的不同感受,我们一定会发现,有些话的确伤人!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隔阂、敌视……”

面对惨剧,我能做什么?_第4张图片

这两年在学习和实践亲子沟通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地觉察到,身为孩子最亲近的人,自己常常在无意识中对孩子施加上述“暴力”行为:随意否定孩子的感受(尤其是负面感受)、强行要求孩子接受我自认为“正确”的想法和做法、无视孩子那些在我看来无足轻重而对孩子来说很重要的需求、甚至蛮横地要求孩子做一些他不愿意做的事情……或许,我能为大多数行为找到“正当”的理由,但是无论如何这些行为引发的种种感受也切切实实地留在了孩子的心中。的确,父母是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难免犯错,但是一个健康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除了会犯上面的错误,更多的时候会努力给到孩子理解、接纳和支持。可对于那些成长的路上只有这样的伤害、从未感受过他人关爱的孩子呢?不论多大的恨意,最早可能只是始于一种委屈,进而演化为失望和孤独,最后才累积成为愤怒和想要报复的怨恨。不见得是他们的父母不“爱”他们,更多的可能是这些父母从未意识到自己在伤害孩子,觉得正是因为“爱”孩子,才对孩子有那么多的“管教”。就像我自己,在学习之前,我也是这样想的,可在学习之后,才越来越汗颜自己在孩子面前的“恃强凌弱”,才开始反思自己可以做什么样的调整和改变。

从昨天的事件说到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乍看起来有些牵强,甚至有点荒诞,而且谁都不会认为一个孩子长成这样全是父母的问题,但是反过来看,如果身为父母的人能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能多放下一些父母的身段,能多些与孩子平等的沟通,能真正多理解一些孩子的感受、看到孩子的需求,能让孩子真正感受到自己是被接纳和被爱的,那么哪怕未来的生活有再多再大的坎坷和磨难,他也会更有力量选择用正向的方法去应对和克服,而不是选择用极端甚至残忍的手段去报复这个社会。再进一步说,身为一个社会人,当我们的生活中出现有着不幸生活遭遇而行为不端的孩子时,我们是否能试着怀抱善意去理解他的行为和背后的动机,而不是厌恶、歧视、讨伐和远离他们,会不会就能让他们多一次重新选择和改变的机会?

在面对一个庞大的社会问题的时候,个体的力量总是显得很微弱,让我们想要求助更强大的机构的力量,可是说到底,社会最后还是由无数个体构成的,而且这些个体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在无法确认机构是否能给我们带来想要的保护之前,作为个体的我可以思考的是现在的我可以做些什么,以及从哪件事开始马上去做。

你可能感兴趣的:(面对惨剧,我能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