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跨+二战+考前三个月换北大,我的特殊考研路

随着5月20日新媒体研究院公布拟录取名单,看着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名单上,我的两年考研生活也算是告一段落了。这一路承蒙许多人的关怀和帮助,希望将这份温暖传递,现将这篇经验贴奉上。鉴于对自己的认知并不属于聪明机智一点就通或是很容易举一反三的小机灵鬼。因此这是一篇来自一名蛮干型选手的亲身分享,希望能对之后的小伙伴们有所助益。


这篇经验贴大致分为个人背景,复习备考、复试准备以及二战小贴士四个部分。


1

个人背景:从跨专业到中途换目标院校,我的独特考研之旅

我本科就读于西安某211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于2019年6月毕业。最初萌生跨专业考研的想法是在2017年末 ,当时是想成为一名记者,所以看了一些简单的新传专业的入门书籍。正式决定考研是在2018年3月,花了一个周的时间从选专业到择校。最初确定的是上海某985mjc,大概准备到八月末,月底回家待了两天再返校无意了解到北大新媒体专业,再加上我爸的一句“要考就考最好的学校”。于是,在离考研仅剩三个月的时候我把目标院校换成北大新媒体。不知道当时哪里来的勇气,其实中途也有退缩过甚至后悔过,但是最后依然觉得为了北大博一次无怨无悔。

第一次考研初试成绩373分,在复试线的边缘徘徊,按照往年惯例似乎是进不了复试的,但是我选择再相信自己一次。没在家过元宵节就一个人提前返校了,每天就是抱着能进复试的心态从早到晚泡在图书馆。3月8号公布复试名单,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卡位进了。但第一次并没有收获圆满的结局。复试落榜总结的经验就是排名过于靠后,复试准备也毫无章法,导致事倍功半。

颓废(丧)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开始转变心态重新看待落榜这件事。于我而言,多一年的时间似乎是给我多一次的机会来沉淀自己,让我能够更有勇气也更有底气站在北大面前。而且我也相信,真正努力的人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大器晚成。因此我选择二战,将我的这个“晚成”期限最多延后一年。

二战成绩出来时比我想象的要差一点但是比前一年要好一点,一心一意开始准备复试。疫情拉长了整个复试备考的战线,中间也几度经历心理崩塌到心理重建,好在终于拨开云雾见月明,在2020520收获了自己的得偿所愿。至此,长达两年500多个日日夜夜的考研之路画上圆满的句号。


2

复习备考:从院校入门到知识储备

首先是了解报考学院及其目标专业

对学院及所报考专业的了解决定了你与院校的匹配程度以及在今后的备考过程中你的学习重点。这其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是所报考专业的历年真题,这个是重中之重,决定了你的整个复习方向。前期可用来了解本专业的考题风格及涉及的学科交叉领域。就拿新媒体来说,通过近五年的初试真题你能够了解到新媒体研究院的出题特色。注重学科交叉尤其是对于社会学的考察,注重产业发展以及学界和业界的热点追踪。后期的模拟练习也主要以真题为主,每一套真题能够应对自如就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最佳标准。

其二是学院老师近五年内发表的论文,论文中所涉及到的专题就是你需要关注的重点领域,在论述中灵活运用老师的一些核心观点和思想也会使你的答案脱引而出。


其次是知识储备,分科目来说:

英语=单词➕长难句➕阅读➕作文

单词➡️我第一年早期跟的朱伟的恋练有词和配套课程,对于刚准备考研的人来说可以在记单词的同时提供一些乐趣,后期开始按顺序熟记黄皮书的英语二词汇,分区域记忆,常考、冷门与自己的盲区。第二年为了扩充自己的词汇量,用的是托福考试用的橘宝书,从背诵到默写,反反复复过上几轮。

长难句➡️两年都跟了何凯文公众号的每日一句,第一遍通读第二遍抄写➕分析第三遍再着重记笔记,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坚持下来确实会有效果。另外,第一年还买了他的《长难句解析》,对于英语基础一般的同学来说,这本书突破长难句还是很有效的。

阅读➡️力推黄皮书的八十篇,刷完一遍就可以拿真题练手了(前期做真题似乎有些浪费了)。我是英一刷了两遍,英二刷了三遍,刷到后面答案肯定都记住了,就不要流于形式的做题,把每一篇文章分析透,逐字逐句的翻译并了解出题套路和正确选项的匹配程度。

作文➡️练习➕默写➕形成自己的框架和语料。前期就多练习,从写句子到写段落再写整篇文章。后期我是两年都默写了王江涛老师的作文预测二十篇,从背诵到默写,话题的押中率挺高的,不默写的话也可以记一些相关话题的语料。


政治=选择➕论述

选择题➡️两遍基础知识➕配套练习题;第三遍错题整理➕重点难点知识点归纳;后期模拟除了肖四肖八的选择题需要完全掌握,市面上徐涛腿姐的题也可以买来练手,但切记贪多嚼不烂还会增加焦虑,量力而行就好。

论述题➡️肖四必备,肖八选背,徐涛或者腿姐的小册子就各取所需吧。另外,论述题练习也很重要,从手速到格式排版以及避免错别字,都需要一遍一遍地练习。我第一年政治就栽在了论述题的格式和答题速度上。

**(加重点)➡️关注一个“政治考研余峰”的公众号,这个人似乎是近两年政治考研押题黑马,不管是选择题还是论述题押题都非常值得拥有。后期押题卷余四加上肖四,效果更佳!

专业课=基础知识➕热点分析➕模拟练习

基础知识➡️首先是传播学的基础理论主要是各种传播效果的理论需要熟记以及灵活运用。其次是新媒体时代的相关理论提法以及一些网络社会学学者、新媒体学者的相关研究和理论观点。此外是新媒体考研中占据大头的社会学知识,一方面是社会学研究方法,注重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老师能考到的点真的是出其不意,所以需要全面掌握➕重点突破双管齐下;另一方面是社会学理论和学者,学者的考察集中于名词解释部分,相关理论的掌握用于论述的升华。

热点分析➡️新媒体非常注重各种业界和学界的热点,相关分析主要通过论文和公众号文章摄取,相比之下公众号的时效性更好但学术性不足。对于热点的选取也要有的放矢不能全盘吸收,选取原则以热点的社会影响力以及学院研究领域相关性为主。

【一些公众号】爱传播、艾瑞咨询(行业报告为主)、传媒圈、CNNIC互联网研究、德外5号、DT财经、虎嗅APP、界面新闻、刘德寰、全媒派、燃财经、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钛媒体、Tech星球、腾讯研究院、文化产业评论、新京报传媒研究

【一些大佬】新媒体研究院老师的论文肯定是必看的,田丽,谢新洲更新最频繁,李玮、王秀丽、刘德寰、杨伯溆。其他院校的有彭兰、喻国明、张志安,以及与网络文化、新媒体产业、互联网治理、新媒体与社会相关的论文都需要重点关注。

模拟练习➡️练习可以分为只写大纲、写全题以及仿真模拟三种。只写大纲的部分我是用的一些北大新传其他专业的近三年真题以及一些名校近一年考研真题,锻炼答题思路的同时还能了解一下学界关注的重点。写全题的部分是新媒体研究院历年真题,分名解、简答和论述不同的题型练习。同时也会根据当年热点自己出题或是从公众号里找一些新题来做。仿真模拟就用学院近三年的题,挑周末的时间,早上一套下午一套。闭卷模拟,之后再复盘一些思维卡顿的地方。


3

复试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

复试虽然还很遥远,但还是想趁热打铁说一下自己的一些体会。

首先,复试真的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不论分数排名高低都不能忽视。

其次,复试准备大概分为英面➕专业问答➕个人材料。英面准备就是搜集一些常考题练习以及日常的英语口语练习,这是一场持久战,不建议短期突破。专业问答要关注考前的相关热点分析并形成自己的见解,这个就可以借助上述公众号的文章。另外专业答题需要快速反应,因此形成一些自己的答题套路以及每日模拟口述也很重要,可以找研友练习,也可以试着给身边的人讲一讲一些热点事件,这样压力可能会小一点。就我个人经验而言,两次复试似乎都是个人材料部分问答时间持续的最长,老师会抓住你的本科背景或者个人材料中的点一直提问。我第一年就被日本新媒体给难住了。第二年还是同样的配方,日本新媒体日本疫情日本媒体报道等等,好在都准备过也就不慌了。

最后是心态问题,老生常谈,但我还是要说。你相信自己可以你就一定可以,最大的恐惧莫过于恐惧本身。我也曾经历过自我否定和自我怀疑,也曾在深夜一个人害怕到大哭甚至在考前一段时间日日食之无味。但是,这些都不能影响你的正常复习。可以紧张可以焦虑可以害怕,但是这些情绪之后你要明白自己应该干什么。踏踏实实按照自己的计划去做,这种充实感才是消磨焦虑和害怕的良药。

【此条建议同样适用于初试】

最后最后,复试的方向和重点真的真的很重要!第一年复试我就是全盘抓,结果到了考场被老师问的哑口无言,准备的东西和考到的东西完全两个方向。第二年复试班里各种学长学姐的指导模拟等等真的会带给你很强的方向感,会使你的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于北大新传考研的一手信息,无论是初试还是复试,猫哥班绝对占据压倒性优势。因此,如何选择报班就根据自身情况来选吧。


4

二战小贴士:给二战小伙伴的若干建议

去年我决定二战时苦于为何没有一篇专门的经验贴指导二战的同胞们。相对于一战我们确实有些许经验,但是对于二战我们也是第一次啊,我们也需要指引啊。因此,在这篇经验贴中,我想专门花一些篇幅给二战的小伙伴们一些建议。


1如果你此刻还在纠结是否要二战的话,那你需要先考虑清楚自己想要的或者追求的是什么。我想说的是二战其实没有那么可怕,只要每天按部就班,在原有的基础上慢慢明确自己的计划,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这样就会收获很大的成就感。焦虑紧张烦躁之类的统统都不是事儿。


2一定要找研友!!!这个真的很重要,关乎你整个备考过程的心态问题。我一战的时候也是独行侠,感觉学习不需要同伴,但是二战就真香了。好的研友不仅会在学习上相互鼓励,也会让你不那么孤单,给你带来很多除了学习之外的生活烟火气,这有助于使你从紧张和压抑中适时地解放出来。但是,要有自己的安排,不能被研友的负面情绪影响或带跑偏。


3一定要找人倾诉,不管是家人还是朋友。二战确实会经历更多的心理崩塌和心理重建,因此遇到情绪就要及时发泄,长期积压的话会在后期爆发,这样会造成更糟糕的影响。如果有人不想倾诉就写日记吧,记录每天的收获以及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后期你觉得很慌的时候翻一翻日记能看到自己是怎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就会带给你很强的踏实感。


4休息时间也很重要。短暂的调整会让你精力充沛,也能让你有个盼头。十月之前我是每周五休息一天,做家务逛超市或者吃好吃的,这一天就不谈学习,尽量放松。后期感觉时间不够用就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通常都是熬到坚持不下去了才会休息一下午或者一晚上。但是这样其实并不可取,伤身又伤心,反而会更紧张。该休息休息,该学习学习,这样才是最好的状态,考研也一样。


5后期尤其是十二月份进入倒计时可能会感觉自己一无所获甚至什么都学不进去。但是一定不要慌,这都很正常,只要前期认真学过那知识一定都储存在脑子里不会丢。是在觉得压抑就一个人哭一哭,哭完再继续背政治就好了【亲身经历】。要不然只是哭的话也觉得浪费时间哈哈哈



以上,大概就是我这两年备考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吧。有些事情只有自己去亲身体会了才会明白。考研经验也是如此,每个上岸er的经验都是建立在自己的实践基础之上的,没有万金油的东西,一切都需要自己慢慢摸索。只要你在行动,那脚下的路就一定会越来越清晰。


第一年备考的时候曾经看到有一位上岸学姐在经验贴中写下这样的话:

“考研是个漫长的过程,经历过四季的沉淀才会在下一年的春天开出花来。在这个过程中你学到的知识、锤炼过的勇气、你煎熬过的时光都会在将来变成珍贵的财富。”

对于我来说,多了一年的时间,我终于也在这个春天收获到了自己的花。

希望此刻想考或是已经在复习的你,也能耐得住考研的寂寞,吃得了学习的苦,经受得住身心的疲惫和压力,最终收获属于自己的花。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跨+二战+考前三个月换北大,我的特殊考研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