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劳死这个词,我最早是从一则关于日本的新闻里了解到的,从此发现,原来工作太辛苦是可以出人命的。
紧接着亚健康这个词被广泛传播。
事实上日本也的确是世界上过劳死高发地区之一。从过劳死到亚健康,再到疲劳,这是一整条死亡链条,所以我们应该从疲劳这个起点来杜绝自己进入这种悲惨的结局。针对这个问题,《斯坦福抗疲劳法》这本书提供了一些思路。
这本书的作者是来自日本的山田知生,他是一位斯坦福大学运动医学中心的副主任,主要的职责分为两点,第一点是为中心制定发展和未来的规划,第二点是作为一名专业的运动防护师,帮助运动员避免出现身体和心理伤害,从而保证他们在赛场上可以出色地发挥个人能力。
相比于其他讲解职场抗疲劳的书,这一本的亮点在于:预防疲劳和消除疲劳。
这是因为作者站在专业运动防护师的角度,经历过无数运动员的预防、康复过程,这让他理解了运动员在解决疲劳问题中,各个环节的衔接关系,最终可以帮助运动员建立起良好的抗疲劳体质。
这本书分为了疲劳预防法和疲劳消除法两大部分。但是在这里,我的关注点并不是各种实操性的环节,而是这背后的种种逻辑和整个抗疲劳体系。这是因为,如果一个人只学习了某个环节的某个技巧,固然可以快速达到效果,但实际上会出现快速的反弹。这就像很多健身馆里的健身者们,当他们和私教一起锻炼,控制饮食,可以快速的达到健身效果,但是当他们放松了健身节奏,很可能导致体重报复性的变形。
所以与其在这里罗列某个具体的技巧,还不如从底层逻辑层面梳理清楚抗疲劳会遇到的种种问题,这样当我们以后实施各种技巧,可以对各种有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做到心中有数。
现在我们看看书中关于抗疲劳的观点:
导致疲劳的原因是乳酸堆积,比如运动后身体到处酸痛。
这是前几年的一种主流观点,甚至有人将这一层观点沿用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认为普通人的早上刚起床没力气、稍微动一下就感到累都是乳酸的问题。
其实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因为乳酸并不是导致疲劳的原因,充其量是为了缓解大量运动后的肌肉疲劳形成的,也就是说普通人那点运动量和日常的疲劳,和乳酸并没有啥关系。
那么疲劳究竟是什么形成的呢?
作者认为肌肉和神经使用过度或者状态不佳,都会导致身体机能出现问题,也就是疲劳。
一个人如果长期保持不良的体态,比如坐在椅子上翘着二郎腿,歪七扭八,最典型的是躺在沙发上摆出葛优躺的姿势,这些都属于不良姿势。姿势不正确,会使得中枢神经发出的指令无法抵达身体各个部位,久而久之,肌肉的正常姿态被不良体态所限制,于是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被加上了不必要的负担,最终出现的情况是:我们很容易因为身体姿势不良而疲累,甚至即便我们用标准姿势坐立,也会各种不舒服。
正是出于这个观察,作者在第二章内容里,列举了很多保持正常体态的方式,图例和解说文字门类齐全,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上手。
导致疲劳的另一个原因是神经使用过度或者状态不佳。
这是因为人一旦觉得自己承担了较大的压力,就会导致自律神经失调,于是体温调节失衡,血压上升,甚至产生呼吸紊乱的现象。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诊断自己是否处于疲劳的状态。作者提出了四种情况,只要符合其中一项,就可以判定自己处于疲劳状态。
首先是脉搏是否出现异常?
我们静卧地测量脉搏,接着在没有感到疲累的时候测量,以此来得出“每分钟脉搏数”作为“脉搏基准线”。
接着在我们运动后测量脉搏,如果停止运动后一段时间,脉搏数依然没有降下来,那么可以判定身体处于疲劳状态。
第二种方式是睡眠时间不规律。
不论是工作日还是休息日,如果睡眠时间不规律,容易导致副交感神经功能减退。正是基于这一点,专业运动员都会选择在休息日也按照训练日的时间睡觉和起床。
第三种方式是观察自己是否腰疼。
这一点是基于医学观察来判断的,人的大脑需要时刻维持身体平衡,如果肩膀朝前,中枢神经就会下达指令,让腰椎过分前凸来弥补。但这容易导致身体受到各种内在损伤,所以一旦出现腰疼,那么不论自己是否按时睡眠、脉搏数是否正常,都意味着很可能已经达到了身体疲劳的临界点。
第四种方式是用错误的位置呼吸。
这是因为常规的胸式呼吸无法高效地摄入氧气,这会影响大脑和肌肉正常工作,于是身体容易出现疲劳状态。
作者对呼吸问题做了深入的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养成抗疲劳体质的关键就在于呼吸”。因此在第一章的内容里,用了大量篇幅介绍世界最前沿的IAP呼吸法。
另一个影响抗疲劳的重要因素是思维模式,这也是很多同类书籍里所忽略的。书中提到:两个实力相同的人如果思维模式不同,那么他们最终发挥出来的水平也会不同。这里的逻辑是:一个人如果有成长型思维模式,他们面对疲劳会想“虽然现在我有点疲劳,但是只要按照规律消灭疲劳,我就可以恢复实力,而且可以发挥得更好。”
而那些保持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他们会被疲劳所打败,最终只能拖着疲劳的身体应对挑战。
那么怎么才能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呢?书中提到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式:告诉自己一个词“尚未”。
当我们面对一个目标,只要告诉自己“目标只是因为某些原因尚未实现”。那么我们会将注意力集中在解决问题上,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摆脱精神疲劳感。
当我们理解了这些抗疲劳的底层逻辑之后,就可以通过这本书落实系统性的抗疲劳方法,打造属于自己的“抗疲劳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