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到用时方恨少

书到用时方恨少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书到用时方恨少”。想必大家对这句话一定记忆犹新,也同样明白这句话的深刻内涵。今天我想把这句话用我理解的方式展开来,说一说我的体会和不足,希望对大家会有帮助。

碎片化的阅读,没有带给我实质性的积累,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时代,我也和很多人一样,喜欢金句,喜欢网络软文,这一时的鸡汤文章,并没有转化为自己有用的储备。当我准备这篇演讲稿的时候,我问过几位老师,老师们给我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可我还是一时捉襟见肘,毫无头绪,正应了那句书到用时方恨少。

一个好的演讲,首先要有一个好的稿子来供养,剩下的还有许多功课需要步步完成。到了自己发挥的时候,才知道原原没那么简单,积累需要时间,更需要认真学习与思考。

那么如何可以像俱乐部的大神们一样,信手拈来,妙语连珠呢?这里,我想讲一讲我自己读书的故事。我觉得读书的数量固然重要,但质量更为重要。我写过很多读书笔记,但现在依然在我脑海深处,念念不忘的其实就是《曾国藩》、《活着》、《奇特的一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其实就是因为我做了精读,然后再写读书笔记的时候,我会写的很真诚也很熟悉,自己也会满意。每当想到曾国藩不断读书、记日记、不断反思,不断总结自己。那种吾日三省的功力,正是他取得巨大的成功的原因。不就是来自他反复阅读、反复写作、反复实践的结果吗?人最终拼的勤奋,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勤奋的力量。再比如余华的《活着》,这本书前前后后,很多细节,我现在都可以不加思索的描述出来,老人一生的坎坷和乐观,不就是再告诉今天的我们要感恩生活,活的通透而乐观吗?再比如阅读《奇特的一生》我阅读了三遍,原因也有文瑞的邀请,我个人也愿意做一个俱乐部读书分享。正是有了一些压力,你才会倒逼一下自己,把书重新再好好读一下,才会真正明白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时间管理,而是渗透这很多哲理,你比如说能控制时间、驾驭时间的人,一般都不会感觉到累,懂得生活的人,会很有质量,这都是书外带给我的启迪。

讲到这里,其实答案就在自己亲身的实践之中。读书是一个慢功夫,是个长期的功夫,同样写作和演讲也是一个慢功夫和长期的功夫。我突然觉得自己越发变得着急而功利。想想你们是不是也会有我这样的感受呢,如果有,说明是存在的,如果没有,说明你比我努力而厚重。

书到你读懂时,我想一定会写出不一样的文章和演讲稿,你只是太着急。这是我今天想告诉大家和自己的最近心得,书到用时,才知道到底真的学了没有,一眼看穿。忘自己和大家都能沉下心来,这样才能真正快起来。

书到用时方恨少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到用时方恨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