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 - 审查一下你的工作篮:事务比你想的更多!

当我按照《搞定I》中来进行收集时,第一次列出所有未尽事宜,连自己都惊了一下,竟然列出了有100多行(有的拆分至事情的第二层级)!而且那会儿还是我感觉不太忙的情况下列出的。

拆 - 审查一下你的工作篮:事务比你想的更多!_第1张图片
居然打堆了。。。

重新浏览这个工作篮时,我也有了新体会:

1)不同层面的事务

我们的大脑居然思考了这么多不同层面的问题!

从完善培训体系的重要步骤,培训资料存档系统的建立-》需要到总部去进行空间申请,和自行界面设计;到告知招行更换发新信用卡的地址(看起来2分钟做完的事,其实花了我半小时)!

这样各个不同层面的事务多达20多件,混杂在一起,很难说现阶段的我能够一口辨清价值和影响,及该投入的精力,如何做的更好等。

2)乐于做,与不愿做

大多数人都喜欢捡自己爱做的,对那些不想做的就晾在一边,眼不见心静。事实上,它象一个未爆的炸弹,当时机成熟,这种折腾的感觉,让你加倍体验。

对于我不愿做的,我对每月培训报告,以及在一培训项目中寻找指定环节的替代方案就很不想做,一拖再拖。它始终存放在我的大脑某个隐藏位置,时不时跳出来让你心口堵一下。

现在想想,对于月度培训报告,我每次做完一个小项目,或者进行中的大项目,就在这个原始报告里记录一笔,后面就不会积累成到处收集资料,变成一个复杂项目的大负担了。

3)事务和事务之间相互交叉与关联

仔细看下工作篮,会发现某些事务看似不同层面,但都属于一个大类别,相互有重叠或交集。

比方说我临时接到一个重要培训IDEO的支持工作,一方面需要参与总部会议,明确各项事务,另一方面需要立刻协调行政,做好多个division的后勤(酒店,外借培训教室,午餐茶点)等事宜,还需要考虑其他division的住宿预算,外地时间安排,接送,帮他们考虑晚餐等事宜。

在这个交给工作篮的过程,虽然还没有扩展到“下一步的行动”,但我的胸口已经稍微舒服一些。而且把这些东西全丢到显示屏幕上,一目了然,比大脑搜索起来容易的多。

处理前,先提问

如前面提到的,事情的不同层面,对自己的价值也不相同,在理清每个事务时候,可以先问自己:

1. 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2. 你是否要承诺完成?你的目标是什么?

3. 下一步行动计划。

拆 - 审查一下你的工作篮:事务比你想的更多!_第2张图片
蛋黄君:一定要做吗?
什么时候再次收集?

从我目前的经验来看,收集工作不需要每天都做,也不需要把任何一件事情马上丢到工作篮中,什么时候做?

当你又觉得一堆事情心理隐隐的有些压力的时,你的感觉会提醒你,又该做一轮收集工作了。(我第一次做,差不多花了1个多小时)。

你可能感兴趣的:(拆 - 审查一下你的工作篮:事务比你想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