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分对错,大人看利弊,你愿选哪个?

前两周有同学问我,结果和过程哪个重要?该如何权衡?

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认为结果和过程是两个维度的事情,没有办法相比,而且可讨论的角度也很多,这里,我选了一个角度来分析思考,欢迎大家一起探讨。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有一道用来测试儿童和青少年认知水平的测试题:

海因茨太太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只有本城有个药剂师新研制的药能治好她。配制这种药的成本为200元,但销售价却要2000元。海因茨先生到处借钱,最终只凑了1000元。

海因茨恳求药剂师,他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帐。药剂师不仅没答应,还说:“我研制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

所以,海因茨应不应该趁夜晚药房没人的时候,偷走这种救命药?为什么?

你问小朋友、小学生他们就会说:“应该偷,因为这东西也不贵。”或者“不应该,警察会抓住他们的。”他们考虑的只有后果。

问青少年,他们会说:“应该偷,不救自己的妻子还是人吗?”或者“不应该,破坏了法律会惹来更大的麻烦。”

所以,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

你是更看重过程的对错,还是看重结果的利弊?

这个问题正好踩上了最近大热的电影《我不是药神》,里面也出现了这样的一个矛盾现象,违法销售走私药和救人,哪个重要?

说实话,这也是个非常纠结,引起很大讨论的问题,想讨论一个结果,或者哪一方正确,非常难?但这却是一个重新思考我们思维模式的好机会。恰巧,本周的学习,也让我认识到了这两种思维模式,镜子式思维模式和灯式思维模式。

那什么是灯式思维和镜式思维呢?

大家可以先想象一下,镜子是什么样的?它能够照到我们自己看不到的真相,我们能够看到身边的一切,但是看不到自己,所以,我们需要镜子照到自己看不到的真相。中国古代的照妖镜就具备这样的功能,在中西方,镜子都带有这种发现真相,判断正伪的功能。

所以,镜式思维,就是那种去找到真相,分辨真假的思维倾向。

然后我们看看灯,灯能照亮周遭的事物,但不是全能的, 它照亮的范围是有限的,即使是太阳,照亮的东半球,也照不亮西半球。而且,·我们使用灯的目的不是照亮事物,而是让我们看到事物后,知道如何行动,也就是说,灯只是我们达成目标的工具。

所以,灯式思维,就是那种更关注目标,相对忽略过程的思维倾向。

这两个思维倾向,在哲学中有相应的专有名词,事实主义和实用主义。事实主义关注真假,对错,是镜式思维;实用主义,关注是否有用,效果,是灯式思维。这两个派别之间的争执,至今未休。

举个现实中的例子,很多夫妻因为装修的事情而意见不合,有一部分人认为,意见不合是双方品味或者观点是不相符的,然后陷入漫无边际的争吵之中,直至感情破裂,成为路人。而有的人知道,他们装修房子的目的是幸福的生活,那就会将自己抽出对错的争吵的细节,关注两个人的和睦关系,相互忍让。这两种类型,那个对呢?

我想到了日本神话中的一个英雄——须佐之男(哈哈,看动漫知道的),他身上有两件宝器,一件是一面镜子,一件是一把神剑。镜子有盾牌的功效,但更重要是看清真相,破除幻境;那把神剑能够披荆斩棘,直接解决问题,就像灯式思维一样,达成目标。须佐之男就是一手持镜,一手握剑的英雄。

这个英雄的设计,值得我们学习。两种思维,我们不应该只选择一个,而是两者都要兼有之。我们不应该像个孩子一样,只讨论对错,只在乎真相,而忘记了我们的目的是什么。同样,我们的眼中不能只有目标,而忽略了达成目标过程中的规则。

比如因装修争执的夫妻双方,可以先尝试去理解和忍让,因为两个人在一起的目的是幸福生活,但如果真的因为原则性质的问题,那最终分手,对双方也是一种解脱。或是向上面的海因茨先生的测试,为了救自己的太太,无可选择的情况下,先偷了药物,但之后必须要承认错误,前去自首,接受规则的惩罚。

这里,还必须提醒的是,我们在思考做选择的时候,千万不能陷入虚假两难的选择困境。难道没有第三选择吗?夫妻双方在保持自己的偏好情况下,找到共同点是第三选择。海因茨先生也可以考虑用众筹、借款的金融工具,暂时先渡过难关等等也是第三选择。

总之,过程的对错和目的的达成这两个选择的时候,我们不能只陷入对对错的纠结,或是为了达成目的不择手段,而是应该同时具备镜式思维的明辨是非,也要有灯式思维的目标行动。同时,还要避免陷入虚假两难选择的困境。

这个世界是复杂的,我们也应该具有灵活合理的应对方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孩分对错,大人看利弊,你愿选哪个?)